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4期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痛经92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痛经。少腹逐瘀汤。疗效观察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2008年12月,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9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痛经;少腹逐瘀汤;疗效观察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典型症状为经期腹痛,失治或误治易导致不孕,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笔者自2005年4月—2008年12 月,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本病9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2例均为痛经,年龄最大46岁,最小18岁;病程6个月~10年,均为门诊观察治疗。已婚60例,未婚32例。

  1.2 痛经分度 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为3度:(1)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要服止痛药。(2)中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3)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1.3 治疗方法 药物配方:小茴香(炒)30g, 干姜(炒)15g, 延胡索15g, 没药(研)10g, 当归30g, 川芎15g, 官桂20g, 赤芍20g, 蒲黄20g, 五灵脂(炒)15g。伴气虚加党参、黄芪;腹胀加砂仁、莱菔子;便干,加大黄3g。上方每日1剂,常规水煎取汁500ml,分早、中、晚3次服用。每次月经来潮第7天开始服药,连服15天停药;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最短3个月,最长9个月。

  1.4 治疗结果 痊愈:诸症状完全消失,60例;好转:经期腹痛诸证明显减轻,32例。

  1.5 典型病例 患者,女,33岁。2005年5月2日初诊,主诉经期腹痛1年余。自2004年3月行人工流产术后,每至月经来潮前两天,出现下腹疼痛,痛如针刺,月经来潮第一天痛势最剧,而后逐渐减轻,经期6天,经量偏多,色紫黯,多血块儿;伴腰骶酸痛,乳房胀痛,急躁易怒,舌紫黯,有瘀斑,脉沉涩。妇科检查见子宫略大,质硬,压痛(+)。子宫B超见子宫均匀性增大,大小8.1cm×7.2cm,肌层回声不均。诊断:痛经。方药:上方加元胡25g,丹参15g,砂仁10g。服用1个疗程后,经期腹痛明显减轻,无腰骶酸痛等自觉症状;上方去没药,加薏米30g,苍术15g,连服3个疗程后,自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子宫正常。以上方去没药,加薏米30g,黄芪20g,丹参20g,连服2个疗程。 随访两年未复发。

2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痛经系因冲任瘀阻,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导致不通则痛。由于月经前或月经时,气血下注冲任、子宫、胞脉造成壅滞,塞而不通,所以会痛。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小茴香、干姜、官桂散寒通阳,温暖冲任;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活血祛瘀,散结定痛。诸药相配,共成化瘀散结、温阳散寒、调经止痛之功。

  


作者单位:1 130600 吉林长春,长春市双阳区中医院 2 吉林吉林,吉林市中心医院  3 吉林长春,长春市双阳区庄家诊所

作者: 王伟,王银华,邢 勇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