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4期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体会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方之一,具有清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在临床上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如鼻渊、狐惑病、胁痛、黄疸、头痛、眩晕、遗精、疝气、腹痛、血症、带下、皮肤病等。笔者临床工作近30年,对属肝胆实火,肝经湿热之诸症者,以该方......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临床应用;举例;体会

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方之一,具有清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在临床上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可用于内、外、妇、五官各科疾病,如鼻渊、狐惑病、胁痛、黄疸、头痛、眩晕、遗精、疝气、腹痛、血症、带下、皮肤病等。笔者临床工作近30年,对属肝胆实火,肝经湿热之诸症者,以该方为基础,用之确具良效。兹介绍部分典型病例分析于下。

1 临床资料

  1.1 治黄疸 患者,男,19岁,农民。1981年2月27日初诊。临床表现:身黄目黄,其色鲜艳,小便色黄如菜油,发热口渴,胸胁胀满,疼痛,头昏头闷重,口苦口腻,恶油,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黄疸(阳黄)。

  辨证:肝胆湿热。

  处方:龙胆泻肝汤合茵陈蒿汤加味。药用:龙胆草18g,栀子15g,黄芩12g,柴胡9g,板蓝根30g,茵陈18g,泽泻15g,藿香12g,木香12g,云苓15g,枳壳12g,大黄9g,甘草6g,车前仁15g。

  服上方3剂后,1981年3月3日复诊,诊:身黄目黄消退,胸胁胀满减轻,疼痛消失,头昏头闷减轻,未再发热,食欲增强,大便已下,日解2~3次,小便色淡黄。目前腹中隐痛,微感怯冷,恶风,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处方仍宗龙胆泻肝汤化裁。药用:龙胆草15g,郁金15g,白蔻仁10g,白芍15g,栀子12g,黄芩12g,柴胡6g,泽泻15g,藿香12g,甘草6g,防风12g。

  服2剂后,患者未再复诊。后访得患者述,病情痊愈。

  1.2 治乳头皲裂 患者,女,25岁,农民。1981年4月2日初诊。患者为哺乳期妇女,述近三、四天来右乳头发痒,干裂起痂,痂剥去流黄水,黄水浸润致乳头皮肤溃损,乳头皲裂加重,乳房疼痛,不能触及,吮乳疼痛更甚,心烦胁胀,口苦,舌质红,苔黄,脉沉弦。

  诊断:乳头皲裂。

  辨证:肝胆湿热。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用:龙胆草15g,栀子12g,生地15g,柴胡6g,赤芍12g,泽泻12g,丹皮12g,木通12g,当归12g,蝉蜕12g,白术12g,地丁草15g,地肤子15g,生甘草3g。

  患者服药2剂后,乳房疼痛减轻,乳头腐肉结痂,无黄水滋溢。守原方再进2剂后,病情痊愈。

  1.3 治鼻渊 患者,女,50岁,退休。2007年4月10日初诊。患者既往有慢性鼻炎多年,有鼻息肉史,曾2次行鼻息肉摘除术。症见:鼻流黄稠浊涕,腥臭,鼻塞不通,前额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鼻渊。

  辨证:肝火上炎。

  治法:清胆泻火,化浊通窍。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味。药用:龙胆草15g,栀子12g,生地15g,黄芩12g,车前仁12g,泽泻15g,当归10g,辛夷10g,连翘12g,白芷10g,川芎12g,薄荷12g。

  患者服上方2剂(并配合服青霉素V钾片)后,症状明显改善,头额疼痛减轻,鼻塞缓解,黄稠涕减少。再服3剂后,症状消失。

  1.4 治子肿 患者,男,46岁。2008年8月10日初诊。患者饮酒后,出现右侧睾丸肿痛灼热,症见:阴囊肿大,较潮湿,右侧睾丸肿大,质较硬,无波动感,扪之灼热,触痛。伴口苦口腻,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子肿。

  辨证:肝经实火,湿热下注。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味。药用:龙胆草15g,栀子15g,黄柏12g,黄芩12g,苍术12g,丹皮12g,红藤15g,赤芍15g,橘核15g,金铃子15g,牛膝12g,紫花地丁15g,生甘草6g。

  服药5剂而愈。

  1.5 治带下 患者,女,43岁。2009年1月12日初诊。患者因为白带量多,小腹隐痛,腰骶部坠胀不适半月,经静点氨苄西林钠、替硝唑1周,病情未见显著好转。症见:白带量多,色偏黄,有异味,小腹隐痛,腰胀,口苦口腻,心烦,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湿热带下。

  辨证:肝胆湿热。

  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味。药用:龙胆草15g,栀子12g,黄芩12g,归尾12g,柴胡9g,泽泻12g,木通9g,白芍12g,苍术9g,黄柏12g,白果15g,玄胡12g,芡实15g,鱼腥草30g。

  服上方3剂后,带下转为白色,量减少,无异味,少腹疼痛消失。

2 体会

  龙胆泻肝汤中的龙胆草大苦大寒,能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具泻火除湿功效;黄芩、栀子二药苦寒,泻火,可助龙胆草之力;泽泻、木通、车前仁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而排除。方中苦寒之品多,易于伤及阴血,且肝主藏血,肝火又最易伤耗阴血,故方中加生地、当归以滋阴养血,以顾其本;柴胡为引经之品,便诸药直达病所;甘草调和诸药,故全方虽以清火除湿热为主,但其泻中有补,利中有滋,标本兼顾,是治疗肝胆实症热症的有效良方。正因其为清热之剂,方中苦寒之品较多,故治疗上不可久服、多服;因苦寒易于损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弱、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龙胆泻肝汤运用于临床各种疾病,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是异病同治的具体体现。运用该方时,虽病机相同,治法一致,但对不同疾病,不同的部位,要在运用该方时灵活加减药物,能取得更好疗效。如治鼻渊时可加通窍化浊之辛夷、苍耳、浙贝、川芎、菖蒲等;治带下则加山药、白果、白术、芡实、龙牡等以固涩止带;治疗头痛时可加藁本、川芎、白芷、蔓荆子等祛风胜湿止痛之药;治疗湿热下注之盆腔炎则可加红藤、鱼腥草、黄柏、白花蛇舌草等清热凉血,清热解毒药或酌加丹皮、丹参、红花、桃仁、郁金、延胡、青皮等活血理气止痛之品;治疗黄疸则加大黄、茵陈、榔片、滑石等;治疗血证则加止血之白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参三七、侧柏叶、血余炭等药。

  


作者单位:644000 四川宜宾,宜宾市第二中医院

作者: 杨根树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