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10年第8卷第1期

2,4-二硝基苯酚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表现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2,4-二硝基苯酚中毒患者中毒的特殊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对入院的2,4-二硝基苯酚中毒的17例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与结论发现2,4-二硝基苯酚中毒的患者除一般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外,大部分患者还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及明显的血脂异常。【关键词】2,4-二硝基苯酚。...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2,4-二硝基苯酚中毒患者中毒的特殊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对入院的2,4-二硝基苯酚中毒的17例患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发现2,4-二硝基苯酚中毒的患者除一般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外,大部分患者还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及明显的血脂异常。

【关键词】  2,4-二硝基苯酚;中毒;临床分析

2,4-二硝基苯酚系工业原料,其急性中毒在临床上少见。我院于2009年9月14日-10月15日收治2,4-二硝基苯酚急性中毒患者17例,经全力抢救,14例痊愈,3例死亡,本文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患者共17 例,年龄12~65岁,因搬运装有2,4-二硝基苯酚的编织袋,9例通过肢体接触和吸入粉尘,8例通过肢体接触,在接触毒物6~12h后送入医院,其中7例病人病情严重,3例死亡。

  1.2 临床表现 患者起病急,以发热、大汗淋漓、胸闷、气促、心悸、烦躁、肌肉强直、昏迷、皮肤灼痛等为主要症状(见表1),分别经过10~15天治疗后,急性症状基本消失, 14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除死亡病人余下14例均出现高脂血症以及肝功能异常(见表2)。表1 17例患者临床症状注:H表示High,L表示Low

  1.3 治疗与结果 入院后予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静脉使用速尿,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头孢类抗生素抗感染,护肝降酶治疗。病情危重的使用大剂量甲强龙(500mg/d)静脉滴注3天,逐级减量,后改泼尼松片口服,病情较轻者小剂量甲强龙(40~80mg/d),逐级减量至停用。其中除3例死亡病例外,其余14例病人根据病情分别予以3~9次的血液灌流治疗。经2~3周治疗,14例患者基本治愈出院,随访均未发现明显中毒后遗症。

  2 讨论

  二硝基苯酚(CAS:25550-58-7)是有高度危害的高毒类化学物质[1],共有5种异构体,主要用于染料、显影剂、药物、指示剂、杀虫剂及木材防腐等工业,其中毒性最大的是2,4-二硝基苯酚(CAS:51-28-5),为黄色晶体,有霉味,是可燃性固体,在密封容器中加热能引起爆炸。在生产、使用和搬运过程中以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为引起中毒的主要途径。 2,4-二硝基苯酚属于原浆毒,毒性很大,人经口最低致死量LDLo为36 mg/kg。其中毒机制主要是直接作用于能量代谢,刺激氧化过程,抑制磷酸化过程。急性中毒时,多表现为皮肤潮红、口渴、大汗、全身无力、高热(可达40 ℃以上)、烦躁不安、心跳和呼吸加快、抽搐、肌强直以至昏迷,最后可因血压下降、肺及脑水肿而死亡。2,4-二硝基苯酚毒性大,一旦中毒后果相当严重。由于目前2,4-二硝基苯酚使用量相对少,故急性职业中毒比较罕见。

  在临床症状表现方面,患者除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外,大部分患者还出现了窦性心动过缓(82%),未见患者有精神症状出现。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有部分患者出现了肝脏功能损害,并在治疗后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血脂异常,表现在甘油三酯(43%)和总胆固醇(79%)的升高。肾功能检查、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均未见异常。关于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的可能机制,国内外文献均报道不多,笔者推测可能与2,4-二硝基苯酚所致的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有关,有待于今后在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加以回答。

  2,4-二硝基苯酚是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它不能阻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而是拆散氧化和磷酸化的偶联过程,使电子传递过程照常进行而不能生成ATP。2,4-二硝基苯酚能将H+从线粒体内膜外侧运至内膜内侧,使形成的质子梯度受到破坏。成年哺乳动物体内有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白色脂肪的主要作用是将体内多余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而棕色脂肪主要通过细胞内脂肪酸的非偶联氧化磷酸化分解产热。在氧化磷酸化解偶联时,白色脂肪减少,同时也抑制了原位脂肪酸的合成[2],导致了本组病例的脂质代谢异常。

【参考文献】
   1 国家经贸委上海化学毒物咨询中心. 化学事故技术援助数据系统. 0745, 二硝基酚[DB/CD]. http://chemaid.com/htj.htm .2002.

  2 Rossmeisl M, Syrovy I, Baumruk F ,et al. Decreased fatty acid synthesis due to 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in adipose tissue. FASEB J,2000,14(12):1793-1800.

  

作者: 王 威,章渭方,俞 莹,刘志泉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