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7期

三磷酸腺苷与维拉帕米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不良反应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阵发性室上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长时间快速的心率可导致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本试验比较三磷酸腺苷(ATP)和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疗效和安全性。1病例选择选择1998年6月—2005年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7例,症状起始突......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维拉帕米;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不良反应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阵发性室上速)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长时间快速的心率可导致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故需要及时终止。本试验比较三磷酸腺苷(ATP)和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1998年6月—2005年2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67例,症状起始突然,部分患者有突然起始与终止史,心电图为窄QRS波型心动过速。其中男35例,女32例,年龄26~6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TP组36例,男19例,女17例;维拉帕米组31例,男21例,女10例。二组患者年龄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                                    

  ATP组用ATP 10~15mg快速静注(1~2s完成),2min内无反应,15mg再次静注;维拉帕米组用维拉帕米5~10mg缓慢静注(5~10min完成),如无反应,15min后可重复静注5mg(5min完成)。二组治疗前后均行血压及心电监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阵发性室上速终止。无效:阵发性室上速不能终止。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二组疗效比较                                   

  ATP组共36例,有效33例,有效率为91.7%。维拉帕米组共31例,有效27例,有效率为87.1%。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二组疗效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                                   
 
  ATP组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胸部压迫感、呼吸稍促。维拉帕米组4例出现窦性静止,最长R-R达6s,其中1例发生晕厥, 1例出现心功能不全,经及时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促使ATP迅速变成腺苷,作用于突触前膜的嘌呤受体抑制交感递质的释放。从而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和房室结的传导性,对房室旁道无明显影响。临床主要用于终止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及某些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的室速。维拉帕米阻滞心肌细胞膜钙通道,阻断ICa-L依赖性折返和中止早后除极和晚后除极的触发活动。故能抑制慢反应细胞如窦房结、房室结舒张期的除极化,降低其自律性并抑制动作电位0相除极上升速率和振幅,减慢冲动的传导,延长房室传导时间,尤其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由单向阻滞变为双向阻滞,从而消除折返型心律失常[1]。维拉帕米对心肌收缩力有抑制作用,可加重心力衰竭。

  本观察结果显示:尽管二组终止阵发性室上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TP终止阵发性室上速的疗效略优于维拉帕米,且副作用相对较少。ATP对心肌收缩力抑制作用较弱,对心功能不全、低血压者亦可使用。由于ATP体内代谢迅速,作用短暂,半衰期<6s,可以反复用药。如果不能中止室上速,对改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亦无明显影响。对于宽QRS波心动过速,尚未明确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时亦可选用ATP静注[2]。且ATP作为一种辅酶有改善机体代谢的作用,参与体内脂肪、蛋白质、糖、核酸以及核苷酸的代谢。同时又是机体能量的来源,故临床应用普遍,取材方便,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尽管本观察未发生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但ATP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和房室结的传导性,可能会导致心脏停搏。故应用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用药前必须行心电监测,并准备好阿托品。②剂量不宜过大,最大单次剂量<20mg为宜,否则副作用增加。③ATP体内代谢迅速,作用短暂,故必须快速静脉注射。④对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哮喘者禁用。

  参考文献

  [1]陈修,陈维洲,曾贵云.心血管药物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58-462

  [2]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90-197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作者: 杨清泉 薛周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