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7期

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内皮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百草枯。急性中毒。内皮素我们通过动态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初步探讨上述物质在APP时的变化状况及意义。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2—2005年我院确诊的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共68例,男29例,女39例,年龄14~57岁,平均(28。...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百草枯;急性中毒;内皮素

  我们通过动态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初步探讨上述物质在APP时的变化状况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2—2005年我院确诊的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患者,共68例,男29例,女39例,年龄14~57岁,平均(28.9±10.5)岁。所有患者均为自杀口服中毒,服毒量5~250ml,服毒至就诊时间均在12h以内,排除心、肺、肝、肾及其他感染性疾病。68例APP根据预后分为病死组31例和存活组37例。

  正常对照组29例为本院健康体检者,男11例,女18例;年龄22~55岁,平均(29.4±10.1)岁。

  1.2 标本采集                                    

  APP患者分别于入院即刻、中毒后24,48,72h采集静脉血2ml,注入10%依地酸二钠(EDTANa2)30μ1和抑肽酶40μl的试管中混匀,4℃下离心10min(3 000r/min),分离血浆,置于-20℃冰箱中保存备用。检测时标本置于室温或冷水中复融,再次在4℃下3 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浆测定。正常对照组于健康检查次日晨抽空腹静脉血2ml,样本方法保存同上。

  1.3 测定方法                                   

  ET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试剂盒由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提供。全部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及与入院即刻比较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1)病死组患者较存活组患者血浆ET水平明显增高,二组之间比较以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治疗过程中存活组血浆ET呈下降趋势,而病死组则呈进行性升高。中毒后72h的血浆ET较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1 存活组、病死组与对照组ET测定结果比较(略)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存活组同期相比,△P<0.01,与本组入院时相比:#P<0.01

  3 讨论

  百草枯中毒患者常伴有多系统损害[1],引起呼吸衰竭,严重者可出现肺纤维化。 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和释放的缩血管物质,并常在应激情况下升高[2]。组织缺血、缺氧和多种细胞因子可刺激ET的表达和释放,收缩微小动静脉使微循环缺血,引起组织脏器功能障碍。

  本组结果显示:APP患者ET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百草枯农药及其代谢产物直接对组织器官的刺激和损害,导致组织器官内皮细胞受损,刺激ET的过度表达和分泌;②百草枯为电子受体[3],在细胞内活化形成过量超氧化阴离子自由基(O2)及过氧化氢(H2O2),可引起肺和器官功能损害,而低氧的刺激可导致肺血管内皮分泌和合成ET增加,清除减少,使血浆ET明显升高;③百草枯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造成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使ET升高收缩肺部血管,肺部微循环缺血而出现出血坏死性改变。④刺激自主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释放大量介质[4],从而导致ET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增加的ET又与相应特异受体结合而起作用,加重组织器官进一步损伤,释放更多的ET,形成恶性循环,提示ET可能参与了APP的发病过程。

  APP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因不宜使用氧疗和机械通气,其缺氧程度较其他危重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更加严重;ET浓度呈持续性升高,且升高幅度更为显著[5],这可能是APP患者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组结果显示:APP患者病死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治疗过程中存活组ET呈下降趋势,而病死组则呈进行性升高,且中毒后72h显著高于入院时。提示ET与其病情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APP患者肺部组织损伤可能与ET水平增高密切相关,检测APP患者血浆ET的含量对判断其中毒程度、指导治疗及估计预后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随玉.思密达及大黄联合血液灌流防治百草枯中毒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9(5):305-306

  [2]张在其,梁仁,黄韬,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血管活性物质及炎性介质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12):762-763

  [3] Maglia B D,Belenguer J E.Paraquat poisoning:a study of 29 cases and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aribbean scheme[J].Med Clin Bare,2000,115(14):530-533

  [4]Lneureux P.Survival in a case of massive paraquat ingestion[J].Chest,1995,107(2):285

  [5] 陈月云,王伟华,章辉,等.急性百草枯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人内皮素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4):297-298

  河南省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救中心                                    

作者: 李春凤 朱秀英 郭小刚张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