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9期

中药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16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中药煎剂。输卵管阻塞。联合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确定为输卵管阻塞不孕者168例,用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2~6个疗程后行阴道B超下通水实验,并追踪随访1年。...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不孕症;中药煎剂;超短波理疗;输卵管阻塞;联合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确定为输卵管阻塞不孕者168例,用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2~6个疗程后行阴道B超下通水实验,并追踪随访1年。结果  总有效率86%,年妊娠率41%。结论  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的理想方法。

    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手术操作增加,输卵管阻塞已成为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3年来我院采用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1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5月—2005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68例不育者,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HSG)确定为输卵管阻塞,年龄22~38岁,平均(26.8±2.5)岁。不孕年限1~13年。原发性不孕58例,继发性不孕110例。人工流产病史61例,盆腔炎病史40例,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史21例,妇产科手术史18例,无明显病史者28例。168例不孕者共333条输卵管(因宫外孕或其他妇科手术切除1侧输卵管),其中间质部阻塞64条,峡部阻塞60条,壶腹部及伞部粘连积液180条,通畅32条。

  1.2  方法

  1.2.1  中药煎剂制作  茯苓15g、苡仁15g、红藤30g、败酱草30g、丹皮10g、桃仁12g、赤芍10g、乳香6g、没药6g、三棱10g、莪术10g、延胡索12g。将上药方15剂用BZY150A-3型自动煎药包装机煎成30包(每包15ml)备用。

  1.2.2  治疗方法  患者在月经间期进行治疗。每次用中药煎剂1包口服(服前适量加温),2次/d。同时每天取中药煎剂1包预热至40℃左右,排空大小便后取侧卧位,用一次性肛管插入肛门约10cm,将中药煎剂缓慢(10~15min)注入,然后取仰卧位,用DL-C-B超短波治疗仪(广东省汕头市医用设备厂出品),采用下腹腰骶部对置法理疗35~40min(使用前预热3min),1次/d,10d为1个疗程,连续2~6个疗程后行阴道B超下通水实验,并追踪随访1年。

  1.3  疗效标准  每治疗2个疗程后在月经干净3~7d(月经周期8~11d)行阴道B超下输卵管通水试验。通水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药液用生理盐水30ml、庆大8万U,地塞米松10mg。插管后阴道B超监视下推注药液。推注时无阻力,B超下可见附件有药液快速通过并到达子宫直肠凹陷为完全通畅;推注时稍有阻力,稍加压后B超下可见附件有药液快速通过并到达子宫直肠凹陷为通而欠畅;推注时阻力明显,施加适当压力后药液可推入,B超下可见附件有药液通过并到达子宫直肠凹陷为通而不畅;推注时阻力明显,施加压力后药液难推入为不通;推注时无阻力或有阻力但加压后药液可推入,B超下见药液渗透肌层进入盆腔,双侧附件未见药液通过亦为不通;如B超下见附件区有蜡肠样无声区为输卵管积液。

  2  结果

  168例患者治疗2~6个疗程后,333条输卵管经通水试验,通畅243条,占73%,通而欠畅27条,占8%,通而不畅17条,占5%,总有效率为86%(287/333)。不通36条,输卵管积液10条,无效率为14%(46/333)。失访5例,随访163例中,一年内妊娠67例,占41%,其中异位妊娠2例,占3%,未妊娠96例,85例接受HSG复查,结果双侧通畅20例,一侧通畅21例,通而不畅30例,再次阻塞14例,再阻塞率16.5%。

  3  讨论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根据中医辨证分析,病因病机多属湿毒蕴结、瘀阻胞脉、气滞血瘀、经脉郁阻所致。其治疗机制为祛痰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西医病因病机多为病原体感染,输卵管、盆腔组织充血水肿,胶原纤维渗出,致输卵管多发性腔内粘连、纤维化、管壁变硬增厚、从而致输卵管梗阻。其治疗机制为抗炎、改善盆腔微循环、促使炎症软化吸收。中药煎剂中茯苓、苡仁具有健脾渗湿、祛痰行水的作用;三棱、莪术具有破血、行气的作用;丹皮、桃仁、赤药具有活血、化瘀兼清瘀热之功;红藤、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瘀生新的作用;乳香、没药可活血、理气、祛瘀;故本方具有祛痰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口服中药煎剂作用于全身,标本兼治。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可经直肠粘膜的吸收直接作用于盆腔组织,易达到病变部位,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环,消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炎症吸收。超短波的治疗机制是利用超短波的高频电能作用于人体进行的。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机体患处的分子和离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动,并相互摩擦而产生热效应。此种热效应的作用其一使患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提高新陈代谢;其二使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其三使局部的钙离子增加,钾离子减少,消除了组织的酸中毒,减少局部炎症的渗出,利于炎症的吸收消散。所以超短波理疗具有消炎、改善盆腔微循环,促进炎症软化吸收的作用。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可有效改善盆腔、子宫、输卵管局部血运,促进输卵管积液、粘连等吸收分解,恢复输卵管通畅。文献[1-6]报道,介入疗法总有效率74%~92%,本法为86%。年妊娠率各家报道虽高低悬殊,但大多在30%~50%之间,平均为36%,本法为41%。介入疗法异位妊娠率为2%~3%,本法为3%,介入疗法再阻塞率为15%,本法为16.5%。介入疗法多数进行一次或数次即可,本法疗程较长须2~6个月。介入疗法特点是微创性、可重复性,定位准确、疗效高、见效快,但技术要求条件高,比较复杂,同时也有其局限性和出血、感染、穿孔并发症存在。如单纯介入在宫腔镜下插管,一般仅适于输卵管间质部与峡部阻塞[7],对远端粘连、积液及盆腔粘连等需借助腹腔镜行松解扩张[2]。王玉洁等[8]报道穿孔率为13%。因此介入疗法尚有一定风险,中药煎剂口服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育有其独特优势,不受设备、技术、防护、输卵管阻塞部位等限制,没有并发症,安全、高效、无毒副作用,与介入技术比较,不失为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李群英,周雪莲,秦惠萍,等.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1 006例随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2):80-82
 
  [2]  孙燕,蒋晓莉,江莉,等.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性不育113例分析[J].生殖医学杂志,2002,11(4):236-237
 
  [3]  陶洪昌,宋敏,杨长瑞,等.宫腔镜下输卵管间质部疏通200例报告[J].生殖医学杂志,2003,12(5):294-295
 
  [4]  裘华兴,张建英,蒋宁.介入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62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3,32(11):1537-1538
 
  [5]  聂晓辉.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放射介入治疗3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6):103-104
 
  [6]  胡小玲,范洁贞.电视宫腔镜输卵管插管注药术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04,15(3):15-17
 
  [7]  张玉华,杜景生,马莹,等.输卵管导管介入技术治疗输卵管阻塞不育6例[J].生殖医学杂志,2001,10(4):233-234
 
  [8]  王玉洁,何芳,刘志红,等.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不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1):57-58

  广东省梅州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黄玉梅 蓝美霞 叶锦欣 罗鸣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