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3卷第4期

5.12汶川大地震极重灾区青川卫生工作概况

来源:成都医学院学报
摘要:【摘要】汶川大地震,青川县是极重灾区,卫生系统幸存人员与国内外援救人员一道,在应急抢救、灾后救治、防疫、卫生监管、灾后重建方面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但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逐步展开,暴露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关键词】汶川大地震。卫生系统。healthservicesystem作者简介青川县卫生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汶川大地震,青川县是极重灾区,卫生系统幸存人员与国内外援救人员一道,在应急抢救、灾后救治、防疫、卫生监管、灾后重建方面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但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逐步展开,暴露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青川县; 卫生系统; 困难

Work Report of  Qingchuan County Health System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Qingchuan County Health Bureau

    (Qingchuan County Health Bureau,Sichuan Qingchuan 628100,China)

    【Abstract】  In Wenchuan earthquake, Qingchuan county was an extremely severe disaster area. The survivals in the health service system and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succors carried out their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fields of emergent salvage, disease prevention, health monitoring and reconstruction after disaster. Along with the reconstruction, some difficulties were exposed and needed to be solved.

    【Key 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Qingchuan county; health service system

     作者简介  青川县卫生局5.12特大地震导致青川卫生系统的医疗卫生机构遭受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幸存医务人员在面临大灾之际,不顾个人安危,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服从统一调度,坚守工作岗位,在第一时间转移病员,搜救伤者,组建临时医疗救治点,认真履行了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取得了抗震救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1  医疗救治

    1.1  转移住院患者

    5.12地震发生时,在岗幸免遇难的医务人员就地展开施救,有的转移病员、有的继续工作、有的用身体保护患者。地震发生后,全县广大医务人员视灾情为命令、视时间为生命,冒死冲进摇摇欲坠的危楼转移病员、抢运药品,驾车或徒步搜寻伤员。在垮塌的废墟中,他们用手刨、用肩扛,尽力搜救着每一个生还者,仅5月12日下午,全县医务人员共搜救转移伤病员500余名,无1名病员因灾伤亡。

    1.2  抢救因灾受伤人员

    5月12日下午4时许,青川县卫生局在以副县长任指挥长的卫生工作分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相继建立县城区、竹园、马鹿、木鱼等39个临时医疗救治点,使众多伤病人员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紧急救治。在“灾后黄金救治72小时”内,全县医务人员忍饥挨饿,在缺水断电等艰苦条件下,始终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用手电照明,把工作服撕成布条当绷带,从废墟中找来竹片作夹板,担架不够用手抬,车辆短缺用人背,尽最大努力抢救伤病人员。在没有药品、食物和任何保障供给的情况下,广大医务人员通宵达旦、鏖战灾场,用良心和责任延续着每一个宝贵的生命。许多医务人员顾不上家中的妻儿老小,也顾不上深埋废墟下的亲人,边流泪边抢救,争分夺秒同死神赛跑,先后成功救治地震伤员12 700人次。

    1.3  灾后伤病员收治转运

    截至9月底,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共收治伤病人员155 155人次,其中门诊151 270人次,住院3 885人次,出动救护车5 730台次,向广元、绵阳、成都等地安全转运伤病员1 121人次。

    1.4  恢复卫生服务

    经过5个月的艰苦努力,我县的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基本恢复,医疗机构覆盖率百分之百。现有在职医务人员638人,其中:执业医师183人,执业助理医师113人,注册护士100人,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15人;现有床位总数338张,其中县级医疗机构136张,各乡镇卫生院202张。各级医疗机构科室设置基本齐全,门、急诊工作正常开展。县级和乡镇卫生院都开展了住院医疗,一般乡卫生院以门诊业务为主,村卫生站有医有药,能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基本医疗和防保工作能开展。基本医疗制度正在逐步恢复完善,医疗质量管理逐步加强,医疗安全“百日行动”正有序开展,医疗服务、医疗收费和医保费用报销已恢复正常。截至发稿时止,孕产妇死亡仅1人;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3‰;麻疹强化免疫率达到95%.孕产妇死亡率≤50/10万,儿童死亡率≤13/千,新生儿疾病筛查达45%以上(400)人。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百分之百,参合率达到87%以上,县内新农合住院病员实际报帐比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统筹基金沉淀≤25%,次均医疗费用比去年下降5%.

    2  卫生防疫

    2.1  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县立即启动灾后防疫应急预案,迅速建立县、乡、村、社四级防疫监控网络。坚持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全力开展防疫消杀、应急免疫、疫情监测和环境整治。组建了36支758名专业卫生防疫队,组建了2 600余人的村社防疫消杀队伍和1 860人的卫生保洁队伍,全方位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参与人数达到3 324人,发放宣传资料22万余份,制作悬挂标语821幅,办墙报989处,210个居民安置点均设立了防疫工作小组,全民防疫理念基本形成。科学整合外援的37支687人防疫队伍,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对防疫消杀工作做到了“三确定”(定人、定点、定量)“三控制”(范围控制、重点控制、用药控制),实现全县灾后卫生防疫全覆盖。制定并印发了《棚户区卫生管理制度》、《公厕卫生管理制度》、《临时居民安置点公共卫生守则》等公卫管理制度,形成了部队、医疗队、广大群众、基层干部“四位一体”卫生防疫体系,按照“五定一挂一督一保”工作机制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全力抓好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实现了无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发生。从外援队伍中挑选资深专家组成防疫消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两个专家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为防疫消杀工作方案和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了防疫消杀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截止发稿,全县出动疾控和消杀人员36万人次,发放杀虫药和消毒药18 005件,环境消杀44 718万平方米,应急免疫接种24 876人,灭犬400余只,投放鼠药6.1吨,处理遇难者遗体4 579具,无传染病疫情发生,守住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工作底线。

    2.2  国家CDC驻青川工作组制定了“一纲两建议”(即《青川县灾后过渡期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规划纲要》、《居民安置点集中式供餐食品安全及餐饮具消毒卫生措施的建议》和《青川县地震灾后学校和幼托机构复课后加强卫生防疫措施的建议》),促进了全县卫生防疫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县疾控中心于8月中旬全面完成了理化、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工作,现已到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信仪、浊度仪、恒温孵箱、离心机、食品检测快速箱等设备,能开展浑浊度、色度、臭和味、二氧化氯、总大肠菌群等5个项目的水质应急检验。灾前的35个网络直报单位中有10个已恢复了网络直报。各集中安置点均建有医务室、防疫室,通过日常监测和巡视开展传染病和症状监测报告工作。截至9月底,全县共报告发生乙、丙类传染病14种416例,无甲类传染病发生,报告发病率164.64/10万,死亡2例,死亡率0.79/10万,对发生的监测传染病进行了详细的个案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制措施,有效防止了扩散蔓延,无重大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目前,全县己有36个接种单位利用板房或帐篷恢复接种。已配置冰箱47台,开展了甲肝、乙脑疫苗群体性接种工作,接种甲肝疫苗20 023人次、乙脑疫苗8 850人次。7月20日,全县正式启动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各乡镇按照《青川县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及时落实各项措施,目前此项工作正有序进行。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470/10万,完成艾滋病、地方病、SARS、霍乱、麻风病和人流感狂犬病乙肝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任务。

    3  卫生监管

    坚持预防为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水源保护和食品卫生监管。

    3.1  水源保护

    提出“寻、修、消、管”的管理原则,寻找安全水源195处,抢修集中式供水工程36个,饮用水消毒面百分之百,落实40名专业人员进行饮用水水源和消毒管理,监测饮用水样2 248件。

    3.2  食品卫生

    全面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670多家,禁止出售过期、变质和不洁食品,对25个临时食品加工点进行全程监督,对3家违法经营户进行了依法处理,严把“病从口入关”。

    3.3  传染病控制

    指导监督医疗机构做好门诊登记和医疗废弃物、院内感染控制,实行传染病疫情日报告制和零报告制。规范蚊、蝇、鼠密度监测。对疑是麻疹、风疹和流腮、手足口病等疫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600余次。卫生监督工作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县36个乡镇中有22个乡镇驻有监督员,其余14个乡镇实行巡回式监督检查。全县已体检食品从业人员945人,查出“五病”人员2例,及时建议调离了原岗位。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4  协调保障

    4.1  科学协调外援

    截至6月底,来自浙江、山东、天津、上海、广东、青海、辽宁、黑龙江等15个省市和韩国、日本等外援的124支医疗、防疫和卫监队伍,近4 000人先后赶赴青川支援抗震救灾。我县积极有序安排调度好外援队伍工作,按照各队伍特长和各乡镇需求进行分组调配,同时,为外援队伍协调药品器械,搞好后勤保障服务等各项工作。6月27日,浙江省262名卫生人员全面接管支援青川卫生工作,与先期支援的各支医疗防疫工作成功实现了无缝衔接。

    4.2  物质收发帐清物实

    根据工作需要,先后在竹园、乔庄两地设立了捐赠物资接收分发站、红十字物资接收站。先后接收各类捐赠药品、物资、器材和设备146 673台(件)。落实了专门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建立了物资保管分发制度,收发工作台帐,物资往来帐目清晰,帐物相符。先后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成功处置不合格“三无”药品180吨,处置报废药品500件,县内调剂药品140件,向广元、江油等地外调药品400余件。到目前为止,所接收的物资设备已全部分发到各个医疗卫生单位和广大受灾群众手中,无滞留、囤积等现象发生。

    5  灾后重建

    5.1  临时医院建设

    截至9月底,36个乡镇卫生院已建成业务用板房867间,14 690平方米,6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建成业务用板房221间,4 420平方米,已全部投入使用。其中县中医院建成板房82间、恢复病床80张,为目前规模最大的过渡期医院。全县现有救护车23辆,中医院、县医院CT及X光机已投入使用,其余单位配备了部分常用医疗设备。8个中心卫生院及三锅乡卫生院配备了B超机、心电图机、多参数监护仪、母亲胎儿监护仪、尿液分析仪、近红外乳腺诊断仪、喷塑产床等医疗设备。

    5.2  科学编制重建规划

    按照全县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在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浙江省对口援建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青川实际,合理规划,科学布局,设置规范,建设合理,进一步增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出台了灾后重建时期的医疗、疾控、卫监和妇幼保健四个工作方案,成为灾后重建医疗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全县规划建设医疗卫生机构311个。总体布局为:①县城恢复重建5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和1所中心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监督执法大队统一区域规划,相对独立建设,共用附属设施,实现资源整合,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分区域规划建设;竹园镇卫生院规模适度压缩,履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功能以康复保健治疗为主。②恢复重建35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分三个层次建设,重点加强9个镇中心卫生院,适度恢复19个一般乡镇卫生院,尽量缩减7个小乡卫生院;乔庄镇建强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原惠民医院资源建好社区卫生服务站,适当配置个体诊所。③恢复重建268个村卫生站。实现村级卫生站全覆盖,规模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④县卫生进修学校、县红十字会、县新农合管理中心与县卫生局机关纳入政权建设范围进行恢复重建。全县卫生系统规划总建筑面积77 680平方米,规划建设资金19 181万元;规划设置床位599张,编制人员1 426人;规划购置设备14 204台件6 600.12万元;规划器械和网络建设1 538万元;规划人员培训资金1 553.5万元。全县卫生系统三年恢复重建规划投入28 872.62万元,后五年(20112015)发展提高规划投入13 238.73万元。

    5.3  积极做好首批启动项目前期工作

    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地震受灾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统计,受损房屋面积90 016.67平方米,其中:倒塌17 712.53平方米,严重受损72 304.14平方米,房屋受损金额11 727万元;设备损失6 597台件,受损金额1 813.5万元;药品器械受损927万元;其他损失160万元,全县卫生系统共计损失14 627万元。全县医务人员因灾伤亡64人,其中死亡9人,重伤30人。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房屋受损情况已通过专家鉴定,出具了房屋安全鉴定书。与浙江对口援建指挥部和各援建单位一起深入调查研究,落实了35个乡镇卫生院重建选址和全部前期工作,其余乡镇卫生院有望在近期破土动工兴建,16个乡镇卫生院已开工建设。

    6  红十会工作

    县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其赈灾济灾、贫困救助、社会募捐等作用,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①组织、募集、接收和分发大量救灾物资和资金。先后在广元、金子山、竹园、乔庄等地设立物资接收分发站,组织专门人员接收、保管、分发抗震救灾物资32万余台(件),接收捐赠资金920余万元,并及时拔付到了相关单位和部门。②加强捐赠物资、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实行了专人、专帐管理,做到了帐物相符,发放及时,无损坏、囤积、滞留等现象。③协调落实一大批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4 268万元。其中:争取到由中国红十字总会援建260个村卫生站,总投资2 308万元;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援建茶坝、苏河两所学校,总投资1 000万元,援建沙洲、观音两所乡镇卫生院,总投资280万元,援建两个新村民房建设,总投资680万元。目前,四方协议已经签订,征地、地勘和初设方案均已完成,即将开工建设。

    7  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7.1  医疗服务功能大幅削弱,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剧

    地震后,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虽已建起了临时医院,由于受场地、房屋等硬件条件所限,尤其是医疗设备的奇缺,全县群众看病难问题突出。在板房医院内,大型设备无法使用,较复杂手术无法开展,许多医疗机构均停留在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水平上,较危重的患者不得不转往外地治疗。

    7.2  公卫体系仅一般性恢复,防病形势依然严峻

    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冷链系统运转、从业人员健康体检、食品与饮用水卫生监测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均未完全恢复,尤其是临时餐馆、临时食堂、临时厕所、临时学校的卫生设施大都不符合卫生学规定,食源性安全隐患大增,加之秋冬季传染病高发期来临,卫生防病形势十分严峻。

    7.3  卫生人才匮乏,大部分医疗机构运转困难

    卫生人才匮乏一直是制约青川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地震灾后这种现象更加突出,一些特殊工种和关键岗位人才依然缺乏,部分基层卫生机构仍旧没有具备法定资格的从业人员。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收入不及灾前的30%,资金短缺问题日益突出,面对灾后过渡期的繁重任务,资金运转成为重要问题。

    大灾猝不及防,重建任重道远,不论是救治还是重建的队伍中,医务工作者自始至终以其固有的颜色彰显着为民健康的不二坚持!

作者: 青川县卫生局作者单位:青川县卫生局, 四川青川6281 2013-2-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