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第11卷第3期

多沙唑嗪有效治疗膀胱充盈期紊乱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摘要:为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服用多沙唑嗪6个月治疗膀胱充盈期紊乱的临床疗效和尿动力学影响。对治疗前后的临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尿动力学(膀胱测压和使用充盈膀胱造影)进行评估。结果显示,IPSS在治疗后有明显的改善,从治疗前的19。8到治疗后的11。...

点击显示 收起

  为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服用多沙唑嗪6个月治疗膀胱充盈期紊乱的临床疗效和尿动力学影响。Casado JS等进行了一项研究(Archivos Espanoles de Urologia, 50(8):840845)。入选了65名BPH患者(54-79岁,平均66.7岁),服用多沙唑嗪4mg/d,连续6个月,期间进行临床尿动力学测定。对治疗前后的临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尿动力学(膀胱测压和使用充盈膀胱造影)进行评估。IPSS量表使用WHO推荐的西班牙语版。结果显示,IPSS在治疗后有明显的改善,从治疗前的19.8±4.8到治疗后的11.6±4.6(P<0.001)。所有患者的血压在治疗前后都很正常(分别平均:135.9/78.9mmHg、135.4/77.8mmHg)。治疗前后没发生心跳过速现象[分别平均(71.9±5.8)次/分,(71.8±5.9)次/分]。治疗前低IPSS和尿道症状改善之间有相关关系(系数为0.45939)。实验显示前列腺体积(数字直肠检测或经腹B超)和治疗后IPSS改善之间不相关。不稳定性膀胱从治疗前的71.6%明显降低为33.3%(P<0.01)。在服用多沙唑嗪后不稳定性压力也明显降低,从99.2cmH2O到60.3cmH2O。同时显示IPSS和治疗后的不稳定性膀胱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得出结论,BPH患者在服用4mg/d的多沙唑嗪6个月后,由于排尿困难引起的不稳定性膀胱明显改善。
 
  医生点评:BPH/LUTS包括储尿期症状和排尿期症状,而储尿期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更大。Casado JS等(1997)的研究显示使用多沙唑嗪治疗6个月后,IPSS评分有明显改善。更有意义的是储尿期逼尿肌过度活动亦明显减轻。以上研究说明受体抑制剂作为BPH药物治疗的一线用药,长期应用可显著改善储尿期症状。临床医师应满怀信心地应用多沙唑嗪,使BPH患者的LUTS得到有效治疗。

  (肖河  北京协和医院  泌尿外科  100730)

 

作者: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