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第11卷第6期

巴氯芬和多沙唑嗪联合应用有效治疗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摘要:【关键词】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是逼尿肌收缩期间尿道外括约肌无意识的收缩。KilicarslanH等人评估了21名女性患者临床症状、潜在障碍和保守治疗效果[InternationalUrologyandNephrology,2006(38):537541]。研究表明联合巴氯芬和多沙唑嗪或抗胆碱能药(托特罗定)可有效治疗逼尿肌括......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是逼尿肌收缩期间尿道外括约肌无意识的收缩。大量文献表明,DSD需要重复的外科手术且疗效不佳。Kilicarslan H等人评估了21名女性患者临床症状、潜在障碍和保守治疗效果[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 2006 (38):537541]。2例患者重新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对所有具有症候群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且依照国际标准测量残余尿、尿道压和膀胱内压。所有患者给予巴氯芬15mg/d和多沙唑嗪4mg/d。7例逼尿肌反射亢进(DH)患者给予额外的托特罗定4mg/d。研究表明联合巴氯芬和多沙唑嗪或抗胆碱能药(托特罗定)可有效治疗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

    医生点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下尿路功能紊乱,表现为膀胱安全容量减小,膀胱内压力增高,严重者可导致上尿路损害。治疗主要目的:减小膀胱内压和改善尿流,目前的治疗方式包括:外括约肌切开、尿道支架、膀胱壁内A型肉毒毒素注射等。该文章报道的通过口服药物治疗方式具有无创、风险小、可逆性等优点,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尿流动力学改变有可能随病情演变而改变(尤其在疾病进展或恢复期),药物治疗的可逆性相对于有创治疗更具优势。(朱晓应  解放军总医院附属第一临床医院  泌尿外科  100037)

 


作者单位:

作者: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