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7年第11卷第6期

改良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评价

来源:《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改良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方法膀胱癌患者53例,平均年龄61岁,均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截取末端35-45cm回肠,“U”形缝合形成代“膀胱”,并与输尿管形成抗返流的“乳头”缝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血生化及电解质均正常,随访3-6个月,51例患者白天完全可控排尿,完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改良原位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的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膀胱癌患者53例,平均年龄61岁,均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截取末端35-45cm回肠,“U”形缝合形成代“膀胱”,并与输尿管形成抗返流的“乳头”缝合。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血生化及电解质均正常,随访3-6个月,51例患者白天完全可控排尿,完全夜间可控制排尿25例。47例无残余尿,5例有残余尿20-35mL。结论 改良低压回肠代膀胱术,膀胱容量大、压力低、无返流、效果好、无吸收性酸中毒,患者白天均能够控制尿液,夜间需定时排尿,生活质量高,多数患者满意。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回肠膀胱 生活质量

    膀胱全切术后,建立一个可以从尿道自控排尿,而无尿液返流和重吸收的新“膀胱”,一直是人们探索的课题。我院自1992年4月-2007年1月为53例患者行改良低压回肠代膀胱术,疗效较好,患者生活质量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3例患者,男46例,女7例,年龄35-88岁。膀胱癌50例,肾癌膀胱转移3例,其中12例为多发的复发性膀胱癌。术前常规进行IVP检查,除3例曾行一侧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一侧肾积水3例,余47例双肾功能、形态正常。CT检查提示:肿瘤侵及肌层,但未侵及前列腺及膀胱邻近组织,无腹膜后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膀胱镜及术后病理检查为膀胱移行细胞癌48例,鳞状细胞癌3例,腺癌2例,病理分期与CT检查相符。尿道镜检查无异常发现,均为多发性膀胱癌,其中三角区多发癌 11例,有膀胱全切指征。

    1.2  手术方法  下腹正中切口进腹,探查腹腔无转移病灶,16例先行髂内动脉结扎,在腹膜外,切除全膀胱(男性患者包括前列腺及精囊,于前列腺尖部切断尿道)。距回盲部30-35cm处截取并间置回肠35-45cm(根据系膜血运),端端吻合回肠两断端,重建肠道连续。间置段回肠于肠系膜对侧纵行剪开,目的为切断肠环状肌以降低肠腔内压;末端6cm肠管不剪开分离少许肠系膜后套入肠腔内3cm准备形成一 “乳头”。两输尿管末端剪开1.5cm后缝合成一个整腔与套入的回肠末端吻合。只有单肾者直接将输尿管末端与回肠吻合,形成一个抗返流的“乳头”,输尿管内置支架管(大部分为双J管)。将剪开的肠壁近远两端向黏膜侧对折成“U”形,缝合形成一个大容量的新“膀胱”,新“膀胱”底部留7mm不缝合,与尿道残端吻合4-6针。经尿道留置一Follegs尿管,用线与输尿管支架连接以便拔除。新“膀胱”原位置于腹膜外,放置引流。

    1.3  术后处理  术后保持各引流管通畅,第3天起用1∶4000的呋喃西林液或生理盐水冲洗,每天冲洗4次,防止脱落的肠黏膜阻塞。12-16d拔除Folleys尿管和输尿管支架管。并进行提肛练习。

    2  结    果

    2.1  住院情况和血电解质  53例住院时间20-47d,平均29d,其中创口感染2例,经换药治愈,尿屡1例(有糖尿病)重新插入导尿管内外引流,换药住院45d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每周复查血电解质、血尿素氮与肌酐,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出院后每半年复查血生化、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无高氯血症等中毒表现(除1例糖尿病者例外)。

    2.2  疗效  本组53例,随访1-14年,平均9年,失访3例。1例于术后3年死于心肌梗塞,1例术后5年死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术后1年死于脑转移,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术后5年发生脑溢血偏瘫,尿失禁加重。其余45例随诊期内健康状况良好,能自行生活或正常工作。

    2.3  排尿功能  53例患者术后20-40d开始逐渐能控制排尿,术后3-6个月51例患者白天完全可控排尿,2例部分控制,时有尿失禁。夜间尿失禁2例需套引尿袋(均为男性)。夜间需定时排尿26例,夜间完全可控制排尿25例。排尿间隔时间2-4h,每次尿量250-410mL。

    2.4  膀胱容量及压力  47例患者无残余尿,6例残余尿20-35mL,“膀胱”未充盈前压力均小于10cmH2O,膀胱容量300-410mL,且较恒定,随着随访时间延长,无明显容量改变。

    2.5  上尿路功能  术后随诊每年均做B超,了解双肾情况,无肾积水;IVP检查39例见双肾功能好,无上尿路扩张。本组术后0.5-5年49例做膀胱造影,除3例有单侧输尿管1级返流外,其余无返流现象,输尿管乳头显示清楚。2例术前有肾积水者,术后均消失。代膀胱发生结石1例。

    2.6  尿常规检查  术后尿中有脓球,12例术后1个月脓球消失;7例术后3个月仍有脓球(+),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无发热等中毒症状,经服用抗生素后脓球消失,培养无细菌生长;5例术后始终均有少许脓球,但患者无自觉症状。全部患者均有肠黏膜排出,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

    3  讨    论

    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方式很多,原位建立可控性膀胱是目前较好的方法之一。但最好能达到如下条件:有足够的容量,膀胱内压低,肠黏膜重吸收少,顺应性好,无体内电解质紊乱,能有效防止输尿管返流,远期效果可靠,自控效果好,患者能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能提高生活质量。本着这些原则,我们参考有关文献[1],并进行改进,将间置回肠的环形肌剪开,使肠管的张力降低、容量大、顺应性好、重吸收少。长期随访50例证明患者术后膀胱容量达300-410mL,随着时间的延长,容量无明显改变。膀胱充盈前压力均在10cmH2O以内,由于压力低,肠管重吸收量少,本术式对间置代膀胱的肠管限制在45cm以内,也是减少重吸收的重要措施。Studer等[2]用60cm回肠袢建立回肠袋其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5cm组。多数学者认为肠膀胱黏膜随时间推移绒毛会渐渐萎缩消失,肠黏膜的重吸收作用消失[34],而Hall等[5]认为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取决于肾功能情况。本组随访50例未发生代谢紊乱。为了防止输尿管反流,保护肾功能,本术式将间置的回肠远端6cm不剪开,做一内套叠与合并的输尿管吻合形成一大乳头抗返流装置。术后49例经膀胱返流造影,仅3例单侧有1级返流,其余46例均无返流现象,有效地保护了肾功能,且不影响尿液顺向排出。全部患者泌尿系统感染被控制后无反复发作现象,尿常规基本正常。重建的膀胱原位于尿道吻合,术后经功能锻炼,51例患者术后3-6个月内白天能完全控制排尿。患者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习惯,生活质量高,2例术后白天有部分尿失禁与尿道切除过多有关。说明改良低压回肠代膀胱具有手术成功率高、可控性好、远期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理想的尿流改道术式。

    膀胱全切除后存在着尿道发生肿瘤和盆腔复发的可能性,为了彻底切除肿瘤,防止肿瘤残留和复发,虽然将部分后尿道或精囊、前列腺一并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因新建的膀胱原位与尿道吻合,手术中仍要注意病理检查,尤其是尿道切缘及前列腺部尿道必须连续病理切片。有下列情况者,不宜采用本手术方法:①膀胱颈、后尿道多发性肿瘤,术中连续病理切片发现有癌变或不典型增生者,术后尿道肿瘤发生可能性大;②膀胱外肿瘤浸润、转移,术后短期内盆腔可能复发肿瘤者;③膀胱有癌旁原位癌,尤其是发生在膀胱颈部者;④术前尿道造影和镜检发现尿道可疑肿瘤者,膀胱全切后采用本手术方法,发现尿道肿瘤,可行尿道切除及肠袢腹壁造口术。

    综上所述,本术式有如下优点:①低压。环形肌被剪开,压力降低,容量增大,减少了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的并发症[6];②抗返流。输尿管乳头的抗返流装置,防止了肾功能被损害,且新膀胱内压力低,也减少了返流的机会;③尿粪分流,防止了泌尿系感染,且抗返流装置与尿道外括约肌的作用,减少了逆行感染的机会;④基本保持自控排尿。新“膀胱”与后尿道吻合,患者保留了尿道外括约肌,术后经过功能锻炼,能自控排尿[78],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Tschell. The ileal spouch for bladder replacent after cystestomy: Preliminary report of 7 cases \[J\]. J Urol, 1987:138:344.

\[2\]Studer UE, Gerber E, Springer J, et al. Blader reconstruction with bowel after radical cystectomy \[J\]. World J Urol, 1992, 10:11.

\[3\]Kock NG, Honeim MA, Lycke NG, et al. Eplacement of the bladder by the urethral Kock powch: functional results, urodynamics and radiological feature \[J\]. J Urol, 1989, 141:11111116.

\[4\]Studer UE, Ackerman D, Casanova GA, et al. Three years experience with ileal low pressure bladder substitute \[J\]. Br J Urol, 1989, 63:4348.

\[5\]Hall MC, Kock MO, Halter SA, et al. Morphologic and functional aoterations of intestinal segments following urinary diversion \[J\]. J Urol, 1993, 149:664666.

\[6\]Studer UE, Varol C, Danuser H. Orthotopic ileal neobladder \[J\]. BJU Int, 2004, 93:183193.

\[7\]Sevin G, Soyupek S, Armagan A, et al. Ileal orthotopic neobladder (modified Hautmann) via a shorter detubularized ileal segment: experience and results \[J\]. BJU Int, 2004, 94:355359.

\[8\]Hammouda HM. 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modified T pouch as ileal neobladder orthotopic reservoir \[J\]. J Egypt Natl Canc Inst, 2004, 16:2933.


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泌尿科外科,福建邵武 354000

作者: 吴志强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