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1期

曾世荣主要学术思想阐释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介绍了元代医家曾世荣的儿科学术思想。学术思想。其对小儿基础理论研究颇深,如对小儿生理病理、护养保育、面部望诊、指纹诊、脉诊等均提出了精辟的见解。2望诊要精观形气曾世荣十分重视四诊,认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儿科望诊的重要性,故在强调四诊合参的同时,尤重望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介绍了元代医家曾世荣的儿科学术思想。他重视四诊合参,尤强调望诊,并精研脉证,对五软、惊风、癫痫等疾病的诊疗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处方用药灵活,因人、因地制宜,并且强调优生优育、预防保健,对现代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仍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曾世荣;学术思想;儿科


    曾世荣(约1252—1332年),字德显,号育溪,湖南衡阳烝西人,元代儿科医家。曾世荣幼年习儒,后从世医刘思道习医多年,颇有领悟,渐精于儿科并知名于时,审证处方,每有独到之处,为人仁笃,重义轻利,深为时人所敬重。曾氏曾将刘思道的方论、诗诀等遗著详加编次,删增补缺,又旁求当时明医论述,并汇集自己平时的论证与方剂,于至元31年(1294年)撰成《活幼心书》3卷,刊行于世。另著有《活幼口议》20卷,论述儿科医理。

    曾世荣从医60余年,尤精于儿科。其对小儿基础理论研究颇深,如对小儿生理病理、护养保育、面部望诊、指纹诊、脉诊等均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对多种儿科常见病的证候分类治法作了精炼而具有指导意义的概括。

    1  重视优生优育

    曾世荣详细论述了环境、情志、饮食、起居、生育年龄和药物等与优生的关系。《活幼口议》曰:“夫人立室安家,求嗣必纯,纳妇种子,在贤且德,然而妇乃贤淑,夫又质良,生男不肖者有之,非夫妇之失情,人伦失序,事有不备者,良由公始不能善血阝胚胎之气,妯娌不与矜顾护爱之理,气胎涵养,宜在冲和。冲和者,同其天地之宽量,应乎四时之运行,妊娠之间,怀育之次,但常令孕妇乐以忘忧,不作怖畏,亦无恐惧,饮食有常,起居自若,此乃以顺其中而全其神,以和其气而益其脉,是与调而助之,扶而补之,何患胎气不安,生子不伟。”由此可见,家人对孕妇要多方加以爱护和关照,无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均要作出妥善安排,孕妇本身要做到起居饮食有规律,视听言行有所讲究,情志乐观稳定,不可忧愁烦恼和恐惧,这样才能保证所生子女聪明健康。否则“致胎中受病”,举例如下。

    (1)胎病作热。“儿在胎中,母多惊悸,或因食热毒之物,降生之后,儿多虚痰气急短满,眼目眵泪,神困呵欠,不发伸舒,呃呃作声,大小便不利……皆由胎中受热”所致。

    (2)胎气蕴热。“儿在胎中,母多恚怒,郁闷之情不散,又因胎气燥湿,儿作艰难……令儿食即呕吐,眼不定蓆,神不安稳,闻晌即掣,苦不解蕴,毒热相干,久作无辜,成疾害生。”

    (3)胎病风热。“儿在胎中,母常喜食动风之物,热毒流传,致儿受之,隐在经络,则手足拳挛,注入血脉,则肌体枯槁,其儿眼常喜扇,血不荫心,神不守舍,怯人恂物,视作定目。”

    (4)胎病惊热。“儿在胎中,母因惊悸,惊气入胎,胎儿当受之,降生之后,其儿精神不爽,颜色虚白,初则温温有热,其后颊赤饶惊,物动即恐,声响即悸。”

    (5)胎病结热。“儿在胎中,母失调理,恣纵饮食,不加将护,蕴热颇久,乃至降生,热气隐蔽,传入于里,遂作闭结,其结由热极得之,大便不通利,冲心腹胀,脐突撮口。”

    (6)胎病卫热。“儿在胎中,母伤和气,饥饱劳役,神疲力倦多矣,其有不劳役者,即有忧愁思虑,役乎其中,动之真气,攻之虚邪,于乱神魄,流入胎脏,儿乃受之,既生之后,儿当昏困,腹急气鹿,重则喘急,睡思不稳,狂啼烦哭,肌肉不滋,亦生疮痍,热发早晚,精神少具。”

    (7)胎病潮热。“儿在胎中,母曾发作子疟,或是因患瘴气,母或饮酒无厌,或是冒风伤暑,热入经络,有伤荣卫,母虽分娩,以脱其难,儿袭其气,阴阳不解,初生嫩弱,血气不和,热作潮来。”

    曾世荣对于上述妊娠妇女由于内伤七情、饮食不宜、外感六淫等导致婴儿发热的论述,时至今日仍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2  望诊要精观形气

    曾世荣十分重视四诊,认为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儿科望诊的重要性,故在强调四诊合参的同时,尤重望诊。认为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面,小儿病情的虚实,不应仅看外表的肥瘦,而应把形态和气色结合起来,辨别疾病的虚实。他在《活幼口议》中充分强调了这一点:“凡理婴孩先看面部,定气察色最为要也,良由内有疾而形于外,是以本位与地位一体。”同时在望诊中,认为“要精观形气”、“细察盈亏”,并指出“观形气”主要观察小儿面部气色和精神状态两个方面。《活幼口议》对小儿望诊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论述,分别从“五脏五色本立”、“分定五位所属”、“五脏伏敌喜伤”、“面中气色忽现”、“五脏分部定位”等方面论述。其中“五脏五色本立”叙述了五脏所主五色及五行生克、五位生本相临、五脏胜伏相交等内容。“五脏伏敌喜伤”则运用五行生克关系叙述了五脏伏敌喜伤及所主疾病。此外,形体之外重视气色,曾世荣认为“小儿虚实有非系肥瘦,而系乎气色”。他认为望诊不应只限于外部形态,而应重视气色。这主要是因为小儿“有肥而气怯,瘦而气壮,气怯则色必嫩,其为虚可知矣;气壮则色必盛,其为实可知矣”。

    3  精研脉证,提出三部五脉说,归纳小儿指纹十三种脉形

    曾世荣精研脉证并以脉统证。对小儿脉诊很有研究,提出了“三部五脉”说。即:“小儿三部,面看气色为一部,虎口纹脉为二部,寸口一指为三部;五脉者,上按额前,下诊太冲,并前三部,谓之五脉。”此外,在《活幼心书》中写道:“叔和《脉经》曰:孩儿三岁至五岁,呼吸须将八至看,乃以八至为平。及观张氏《脉诀》云:小儿常脉只多大人二至为平。余尝指下审之,果一息六至为平,若七至八至乃是数脉,主发热作惊。由此而论,则脉之微妙,不可不察,学者当审而切之,庶无错误。”可见曾世荣通过临床实践,认为一息六至是平脉,八至为数脉,实为发热作惊之病脉,从而纠正了自晋·王叔和的《脉经》以来认为孩童脉搏一息八至为平脉的讹误,发展了儿科脉诊,对后世脉学的研究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疑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曾世荣在重视小儿望诊和强调以脉统证的同时,对小儿指纹进行认真的研究。其在前人指纹诊法的基础上,对小儿食指络脉形态进行拓展,将其归纳为13种脉形,即“流珠形”、“环珠形”、“长珠形”、“来蛇形”、“去蛇形”、“弓反里形”、“弓反外形”、“枪形”、“鱼骨形”、“水字形”、“针形”、“透关射指面”、“透关射甲”,且附有脉形图,进一步扩大了小儿食指络脉的主病范围。

    4  提出五软病名,阐发脑与神的关系

    五软系指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护导致脾肾不足、气血亏虚,出现头项、手足、肌肉和口痿软无力的病证。俗称“软瘫”,为小儿时期生长发育障碍的疾患,多见于五、六岁以内的幼儿。肌软则患儿全身肌肉或部分肌肉痿弱无力;头项软则不能抬头,或抬之不高、抬之不久;口软则虚舌出,或啜食咀嚼无力;手软则不能握举,或握之不紧;脚软则不能立、不能行,或立之不久,行之不远。

    关于五软的病名,宋代以前的医书未见专题论述,多数医家将其纳入“胎弱”、“胎怯”或“迟证”等疾病中综合论述。曾世荣在《活幼心书》中第一次提出了“五软”的名称,并具体指出“头、项、手、足、身软,是名五软”,与“胎弱”、“胎怯”和“迟证”等疾病加以区分。其病因多为父精不足,母血素衰而得;又因母血海久冷,用药强补而孕者;有受胎而母多疾者;或其父好色贪酒,气体虚弱;或年事已迈,而后生子;有日月不足而生者;或服堕胎药不去而竟成孕者,徒尔耗伤真气,苟或有生,比如诸阴浅土之草,虽有发生,而畅茂者少,又如培植树木,动摇其根,而成者鲜矣。由是论之,婴孩怯弱,不耐寒暑,纵使成人,亦多有疾,爰自降生之后,精髓不足,筋骨痿弱,肌肉虚瘦,神色昏慢,才为六淫所侵便致头项手足身软。治疗上强调健脾补肾复元,并以调元散治疗。后世医家对“五迟”、“五软”的研究无不是从曾世荣学术思想中得到启发。

    曾世荣对小儿颅囟及脑很重视。《颅囟经》中虽有“太乙元真,在头,曰泥丸,总众神也”的记载,但语言较晦涩。曾世荣在《活幼口议》中进一步阐发:“颅囟者,乃精神之门户也,关窍之橐龠也,上下贯通,百会相通,七孔应透,五脏所籍,泥丸之宫,魂魄之穴……”将头、脑、神三者的关系阐述清楚。宋向元解释“泥丸”即脑,这样曾世荣的认识要早于李时珍“脑为元神之府”近300年,并清楚地认识到肾与脑髓的关系,正如其解释解颅的原因时所谓:“肾气不足,肾主骨而脑为髓海,肾气不足则脑髓不满,故不全也。”

    5  论治惊风,详述“四证八候”

    惊风证始见于北宋《太平圣惠方》,至钱乙将其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种,并提出“急惊合凉泻,慢惊合温补”的治疗原则。对惊风的证治,金元医家有其独到之处。如张子和善用攻邪之法治疗惊风,李东垣在《兰室秘藏·小儿门》中专列“治惊论”,提出“外物惊,宜镇心,以黄连安神丸,若心气动致惊,宜寒水石安神丸”的治疗方法。南宋杨士瀛的《仁斋小儿方论》(1260年)已载有惊风“四证八候”,惜较简略。曾世荣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惊风的临床表现作出了概括,详述“四证八候”的概念,即“四证者,惊、风、痰、热是也,八候者,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四证已备,八候生焉,四证既无,八候安有”。搐者两手伸缩,搦者十指开合,掣者势如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身仰向后,引者臂若开弓,窜者目直似怒,视者睛露不活。这对临床惊风的诊治有重要意义,得到后世医家的认可,沿用至今。

    曾世荣认为急惊风病变重在心肝。因其由外感风热、暴受惊恐等导致,临证可见“气促痰喘,忽而闷绝,目直上视,牙关紧急,口噤不开,手足搐掣”,“此热甚而然,况兼面红脉数可辨,盖心有热,而肝有风,二脏乃阳中之阳,二阳相鼓,风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热则神魂易动,故发惊也。心主乎神,独不受搐,遇有惊则发热,热极生风,故能成搐,名曰急惊”。故治疗当先清热。曾世荣曰:“急惊当先定搐,搐由风也,风由热也,搐既已作,方可下热退惊,热若不退,惊亦不散,不移其时,搐搦又作。”急惊有痰、热、惊、风四证,急当解热熄风,缓则当以化痰以治其本。他对惊风证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用药以攻见长,临证治疗善用五苓散。他认为对惊风抽搐必须仔细辨证,区分具体证候进行诊治,不可千篇一律地用龙脑、麝香、蜈蚣、蝎子等急峻药治疗,否则后果难测。同时对惊风的治疗注意调理,主张急惊风平稳以后,以化痰之药服之,以防成为顽疾。“大略要解热凉心肝,后用平和汤散调理”。

    慢惊证治应审证求因。曾世荣认为慢惊风虽同属阴证,但可有急惊风转变为慢惊风、有因洞泄而转变为慢惊风、有过用下药而转变为慢惊风者。因此治疗当根据病因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方药治疗。如以急惊风传变者当以截风药治之,因洞泄成风者当以补药治之,因服寒凉药成风者当以助气醒脾药温之。不可拘泥于一治,更不可不加辨证,一味投以寒凉重镇药物,以使阴证加重。

    6  明析癫痫证治

    癫疾之名始于《内经》,历代均有发挥。《素问·奇病论》云:“人生而有病癫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癫疾也。”明确指出了先天因素在本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诸病源候论·癫狂候》对本病的临床特点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癫者,卒发仆也,口吐涎沫、口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济生方·癫痫论治》对痫证按五脏分类,指出:“此五痫应乎五畜,五畜应乎五脏者也。”在癫痫的分类上,隋·巢元方以病机和证候特点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分风痫、惊痫、食痫以及阴痫、阳痫5种,后世多数医家遵循他的分类方法,并不断有所发展。曾世荣在巢元方分类的基础上,增加了胎痫、狂痫两种。

    曾世荣认为,癫痫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母亲在怀孕期间受惊或调护失宜,导致小儿先天亏损、元气不足、脏腑气血不和,故出生后患癫痫。孕妇调养不当、胎气受损,当胎在母腹中时,母亲受惊吓,惊则气乱,胎气亦随之而逆乱,母体肾亏致小儿禀赋不足,而生后易患痫症;或过分劳累体虚而致小儿禀赋不足。其在《活幼心书·痫证》指出:“胎痫者,因未产前,腹中被惊……致伤胎气。”父母有病,影响胎儿,若父母患有病症则因其脏气不平,影响小儿先天禀赋而易患此病,或因父母素质虚弱,或因父母久病失养致小儿精气不足而出生后易患痫证。对于狂痫,曾氏认为“至长成小儿才发,时妄言不食而歌,甚则逾墙上屋,弃衣而走,或一日二日方醒”,这与西医学所谓的精神运动型癫痫相似。认为狂痫既有精神失常,又有抽搐瘛疭。狂痫本身有自解性,也有反复性,充实了痫病的症状内容。曾世荣认为此狂痫“始因冒热感风,风热内蓄,久则风痰郁结,上迷心包。盖心乃神之舍,偶为邪热攻迫,则神失所守而昏乱”。《活幼心书》云:“狂痫者,亦属阳。针对病因,采用“解表散惊”、“凉心肝”、“下风痰”等治则。

    曾世荣在《活幼心书》中说:“惊传三搐后成痫,嚼沫牙关目上翻,明辨阴阳参色脉,不拘轻重总风痰。”非常简明地说明痫病的主症、诊法、病机以及惊变痫的规律。书中还对辨阴痫、阳痫作了详细说明。指出“阴痫者,固慢惊后去痰不尽,痰入心包而得,四肢逆冷,吐舌、摇头,则口嚼白沫,牙关紧闭,但不甚惊搐作啼,面色或白或青,脉息沉微,故《婴孩宝书》云:睡中吐舌更摇头,正此之谓。治以固真汤加日生汤同煎,调宽气饮和解;阳痫者因感惊风次发搐,不与去风下痰,则再发。然三次者非一日三次也,或一月,或一季一发,惊搐必经三度,故曰三次。所谓惊风三发便为痫,即此义也。其病主身热、自汗、两目上视、嚼沫、咬牙、手足掣搦、面色红紫、六脉浮数。以百解散加五和汤水煎疏解,次下痰,用水晶丹或半夏丸。”这是对痫病分类和病机的高度概括,为治疗痫病提供了总的原则。

    在预后上,曾世荣强调“病至再三,加以发搐颇数,难以治疗,必成废人”,这与当今对癫痫预后看法一致。

    7  处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在《活幼口议》里,收有《通变篇》,曾世荣就临证变通与医者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大抵一切所为,皆由通变,惟有活人。用功过于兵法,主治在乎通而知其变,此乃良工。用心规矩,疑其变,且智不通,此乃庸夫。用心操执,常运其通而知其变,见其证而知其病,生死预决,危困不戕,斯乃上工之谓。顺逆相投,利害相混,何由而通,何因而变,斯乃下客之谓。嗟乎,幼孩易得候变,我即因其证与候而变治之,或轻或重而作,我亦随其轻与重而理之,通变之道如是而已。”

    曾世荣临证数十载,活人无数,其精髓在于辨证施治。辨证时“审查究详,按考推备”,即审表里、察阴阳、究脏腑、详标本、按虚实、考轻重、推前后、备端的。对其辨证施治的要点,他概括为“议明至理”、“辨疑难证”和“通权达变”,并言“用药如用兵,当用岂容自己。如五月渡泸,雪夜平蔡,何待秋高马肥而后用之。若拘以四时取用,则兵药无成功矣”。所以,诊治疾病不能拘于成法,要善于变通,要根据证候的传变而灵活化裁,在这一点上,足可见其作为临床大家的风范。

    曾世荣重视因人、因地制宜。他认为诊治疾病既要遵循一般治疗原则,又必须根据证候的传变而临机处置,要采用一些超乎常规的方法来施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盛暑用附子等大辛大热以温补脾胃,寒冬腊月用大黄一类苦寒药,本是医家之大忌,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就得打破这一常规。他主张应用寒凉温燥之剂,必先辨明标本、虚实。其在《活幼口议·评非时用附子大黄》篇中指出:“小儿证候最易虚易实,要辨证施治得宜,如隆暑戒用附子,隆寒戒用大黄,若用之是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此亦理到之论,以愚评之,拘一法者不足以善兵,泥一说者不足以善学,在乎变通而已。”

    曾世荣对不同地域的辨治亦有独到的心得。如其在《活幼口议》中曰:“殊不知南人得病,以北人处方,自是地道相反,意义不同,所谓北人水气多,南人瘟疫盛,地气天时使之然也。北人水气盛,盛则就湿,湿即与燥之,南人瘟疫盛,盛即作热,热宜发散。”这些论述是继刘河间因人因地辨证论治之后,首次将地域不同发病不同,而做出不同辨证论治运用于儿科临床。这也是曾氏善于变通的典型例子。

    8  重视小儿疾病的保健和预防

    曾世荣非常重视小儿疾病预防,直言“与其病后求良药,不若病前能自防”,对孩童保健有精辟的论述。在具体的保健、预防上,认为小儿吃得过饱或穿得过暖,非徒无益,反而有害,适足以成为致病因素。有些父母只要听到孩子啼哭,便误以为是饥渴所致,“遂遽哺之以乳食,强之以杂味,不亦多乎!有数岁者,娇惜太过,不问生冷甘肥时果,听其贪食,岂能知足!爱之实以害之,遂伤脾胃,不吐则泻,或成疳积浮肿,传作异证,此则得于太饱之故”。另有一些父母,唯恐孩子受寒,“有遇清朝薄暮,偶见阴晦,便加以厚衣重衾,或近于红炉烈焰,又且拘之怀抱,唯恐受冷。及长成者,所爱亦复如是,遂致积温成热,热极生风,面赤唇红,惊掣烦躁,变证多出,此乃失于太暖之故”。这种饱食厚衣的方法,名曰爱之,其实害之。


作者单位: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广东广州 510700

作者: 张静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