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3期

温脾止泻汤为主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240例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温脾止泻汤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患儿均煎服温脾止泻汤,并配合西医抗病毒、补钙、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结论温脾止泻汤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温脾止泻汤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患儿均煎服温脾止泻汤,并配合西医抗病毒、补钙、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结果治愈232例,好转6例,无效2例。结论温脾止泻汤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温脾止泻汤;中西医结合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属中医儿科“泄泻”范畴,笔者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以温脾止泻汤为主,配合西医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240例,临床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泄泻的规定。(1)多见于6~24月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在10月、11月、12月、1月等寒冷季节,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10次左右,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或伴有发热、呕吐、腹胀等。(2)起病急,常有饮食失节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3)重症患儿脱水体征明显。症见:囟门凹陷,高热不退,口渴尿少,啼哭无泪,甚则皮肤发花、厥脱。(4)大便镜检多见脂肪球,少量红细胞、白细胞。(5)实验室检查部分患儿表现为低钾、低钙、酸中毒等水电解质紊乱。24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儿,其中男136例,女104例,轻度脱水54例,中重度脱水186例。年龄6~12月162例,13~18月60例,18月以上18例。

    2治疗方法

    2.1中药治疗

    以温脾止泻汤为主方:红参须5 g、苍术5 g、白术5 g、茯苓5 g、砂仁3 g、炮姜3 g、肉豆蔻5 g、赤石脂10 g、炒山药15 g、炒薏苡仁10 g、乌梅6 g、石榴皮6 g、炙甘草3 g。发热加葛根5 g,呕吐加藿香5 g,小便短少加车前子5 g,腹胀加陈皮5 g,大便酸臭、舌苔厚腻加焦三仙各5 g。水煎取汁50~100 mL,少量频服,1日1剂。

    2.2西药治疗

    病毒唑10 mg/(kg·d)溶入5 %葡萄糖以1 mg/min速度静脉滴注;金双歧(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片,1日3次;思密达(博福—益普生制药有限公司)1 g,1日3次,口服。如合并有细菌感染征象,必要时加用抗生素。并根据脱水情况,酌情静脉补充水与电解质。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1]

    治愈: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好转: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镜检脂肪球或红细胞、白细胞偶见。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

    3.2  治疗结果

    治愈230例,好转8例,未愈2例。住院最短2 d,最长8 d,平均5 d。

    4病案举例

    曹某,男,8月,于2002年11月6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3 d,因喂养失当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稀水样便,日达10余次,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无明显效果而前来我院诊治。入院症见:精神萎靡,面色少华,恶心呕吐,壮热不退,前囟及眼窝凹陷,腹泻稀水样便,日达10余次且量多,腹胀尿少,手足发凉。体格检查:体温39 ℃,意识清,精神差,呈重度脱水貌,前囟及眼窝凹陷,全身皮肤黏膜弹性差,口渴喜饮,腹胀尿少,手足发凉,舌淡苔薄,指纹色淡。血常规:Hb 142 g/L,WBC 7.2×109/g,N 0.62,L 0.38,PLT 135×109/g。大便常规示:稀水样便,色黄,可见大量脂肪球,高倍视野下未见红细胞及脓细胞。西医诊断为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并Ⅲ度脱水、低血容量休克。四诊合参,中医辨证属脾阳亏虚、外感寒湿之泄泻。治以温脾化湿,固脱止泻。方药以温脾止泻汤加减:藿香5 g、葛根5 g、白术5 g、茯苓5 g、红参须5 g、炮附片5 g、砂仁5 g、炮姜3 g、陈皮5 g、炒山药15 g、车前子5 g(包煎)、甘草3 g。水煎取汁100 mL,少量频服,1日1剂。配合西医静脉点滴液体,积极抢救。第1 d补液总量达2450 mL后,病情才得以改善。2 d后,患儿发热消退,呕吐消失,精神好转,腹泻量仍多,继以上方去车前子,加赤石脂10 g、乌梅6 g、石榴皮6 g。4剂后,患儿腹泻消失,精神及食纳如常,住院6 d痊愈出院。

    5体会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尤以秋冬季发病率较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稀水样或蛋花样便,严重者并发水与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现代医学认为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失当,食物过敏及感染细菌、病毒、原虫等因素有关,但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西医常用抗病毒、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及微生态调节剂(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等治疗,疗效并不十分理想,病情常迁延不愈。所以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秋冬季婴幼儿腹泻,属中医学“泄泻”的范畴,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湿和水谷精微,小儿脏腑柔嫩,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脾喜燥而恶湿,湿困脾阳,运化失职,湿盛则濡泄,前人称“无湿不成泻”;又因小儿脾阳不足,运化力弱,饮食不知自节,调护失宜,喂养失当,皆能损伤脾胃,发生泄泻,正如《内经》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笔者根


作者单位:武威市凉州区中医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作者: 刘泽忠,梁斌昌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