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4期

以肝为本,从五脏论治抽动—秽语综合征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抽动—秽语综合征病本在肝,又关乎五脏。以肝为本,从五脏论治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关键词】抽动—秽语综合征以肝为本治疗方法抽动&mdash。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科常见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抽动—秽语综合征病本在肝,又关乎五脏。以肝为本,从五脏论治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附5则案例以资印证。

【关键词】  抽动—秽语综合征 以肝为本 治疗方法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儿科常见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摇头、皱眉、眨眼、搐鼻、撮口、耸肩、踢腿、腹部肌肉抽动及吭咯清嗓或骂人等不自主的发声抽动。因病因不明,故西医对其无特殊疗法。而中医虽无此病名,但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论,现代著名儿科医家刘弼臣认为当属中医学之“肝风证”范畴。该病虽临床表现复杂,但多数患儿以眨眼为首发症状,且以不自主抽动为其主要表现。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素问·风论》云:“风为百病之长。”其性善行而数变,“风胜则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本病其本在肝。而脾主四肢、肌肉,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咽喉为肺之门户;肾主骨,开窍于耳和二阴,肝肾同源,其病常累及于肝;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五志过极,易生心火,心肝为母子关系,子病及母。说明本病发病本源于肝,又关乎五脏。故其治疗当以肝为本,从五脏论治。

    1  以肝为本,养血熄风,从本论治

    韩某,男,9岁,2006年9月12日初诊。频繁眨眼、皱眉半年,伴摇头、耸肩两月余,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曾做脑电图未见异常。西医予补钙等治疗未效。笔者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证属肝风内动,治当以肝为本、养血柔肝、平肝熄风。方用养血平肝熄风汤:天麻8 g、钩藤10 g、菊花10 g、僵蚕8 g、全蝎3 g、石决明20 g、珍珠母20 g、生龙骨20 g、防风8 g、当归6 g、白芍10 g、生地黄15 g、川芎6 g。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40剂,诸症消失而病愈。

    按:肝藏血,主疏泄,开窍于目。宋代医家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肝有风甚》中指出:“凡病或新或久,皆引肝风,风动而上于头目,目属肝,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儿不能任,故目连扎也。”该患儿平素性情急躁易怒,肝常有余,疏泄失常,肝不藏血,目失所养,故频繁眨眼、皱眉;肝之藏血失司,血虚生风,风胜则动,故见摇头、耸肩。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故治以养血柔肝,平肝熄风。方中当归、白芍、生地黄、川芎养血活血,柔肝熄风;天麻、钩藤、菊花、僵蚕、全蝎、石决明、珍珠母、生龙骨、防风平肝潜阳,镇肝熄风。全方以肝为本,养血熄风,从肝论治,故定名为养血平肝熄风汤。

    2以肝为本,扶土抑木,从脾论治

    彭某,男,8岁,2006年8月7日初诊。患儿平素体弱多病,乏力纳差,面色萎黄,近两月眨眼、搐鼻、撮口、耸肩、时而吭喀,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证属脾虚肝亢。治当以肝为本,扶土抑木,从脾论治。方用养血平肝熄风汤加太子参15 g、白术8 g、茯苓 8 g、炙甘草5 g、鸡内金8 g、枳壳6 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月而病愈。

    按:患儿平素体弱多病,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故见乏力纳差,面色萎黄;脾属土,肝属木,相互生克制化。病久则土衰,土衰则木横,木横则土益衰,土败木贼,肝木亢逆而乘脾土,脾失健运,湿浊内停,湿聚成痰,风痰引动,此即所谓的“土虚木摇”,故见眨眼、撮口、耸肩、吭喀;脾属土,肺属金,脾虚则土不生金,肺开窍于鼻,故见搐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均为脾虚之象。古人治肝,当先实脾。明·万全《幼科发挥》曰:“脾虚生风,虚则补之。”故以养血平肝熄风汤养血柔肝,平肝熄风;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补土养胃;鸡内金、枳壳消积导滞、运脾和胃。诸药合用,有扶土抑木、缓肝理脾、柔肝熄风、木郁达之之效。全方体现了以肝为本、从脾论治的原则。

    3以肝为本,滋水涵木,从肾论治

    李某,女,8岁,2005年8月10日初诊。有尿床史2年余,平素盗汗,形体消瘦。近两月眨眼、皱眉、摇头、耸肩,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多方治疗无效而来诊。笔者诊为:(1)抽动—秽语综合征;(2)小儿遗尿症。证属肝肾亏虚、木失水涵。治当以肝为本,滋水涵木,从肾论治。方用养血平肝熄风汤加台乌10 g、山药10 g、益智仁6 g、山茱萸8 g、桑螵蛸6 g、白果5 g、旱莲草10 g、女贞子10 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1月,诸症消失。

    按: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二阴,主司二便。小儿肝常有余,肾常虚,乙癸同源,肝肾相生。本患儿尿床多年,肾精亏虚,故平素盗汗,形体消瘦;肾精不足,肝失滋养,水不涵木,阴虚于下,阳亢于上,肝风内动,则见眨眼、皱眉、摇头、耸肩;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肾阴亏之象。《难经》云:“虚则补其母。”故以养血平肝熄风汤养血柔肝,平肝熄风;旱莲草、女贞子、山茱萸合生地黄养阴生精,滋水涵木,柔肝熄风;台乌、山药、益智仁为缩泉丸,合桑螵蛸、白果温补下元,固摄止遗,滋养肾精,即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全方阴阳互调,肝肾同补,以肝为本,滋水涵木,从肾论治,二病皆除。

    4以肝为本,化痰熄风,从肺论治

    康某,男,9岁,2006年8月13日初诊。平素性情急躁、易动,近半年来晨起痰多、咽部有异物感、吭喀清嗓、眨眼、搐鼻、耸肩,舌质淡、苔薄白、脉滑。诊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证属肺金失调、肝亢风动。治当以肝为本,清肺利咽,从肺论治。方用养血平肝熄风汤加玄参8 g、射干10 g、牛蒡子10 g、桔梗8 g、浙贝母8 g、前胡8 g、木蝴蝶10 g、青果5 g、宣木瓜15 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20余日,诸症悉除。

    按: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以疏畅为顺;且小儿“肝常有余”为其生理特点。该患儿平素性情急躁,肝失疏泄,木亢风动,故见眨眼、搐鼻、耸肩、易动;肺属金,肝属木,患儿长期肝失疏泄,肝阳上亢,反侮肺金,肺气失宣,则晨起痰多;咽喉为肺之门户,木侮肺金,肝亢风动,则咽部有异物感,吭喀清嗓,喉中出声。肺金功能失调,不能正常克制肝木,又会造成肝木有余,如此往复,则病情缠绵不愈。治当以养血平肝熄风汤养血柔肝、平肝熄风以治本;玄参、射干、牛蒡子、桔梗、浙贝母、前胡、木蝴蝶、青果、宣木瓜清肺利咽、化痰熄风以治标。全方标本同治,以肝为本,化痰熄风,从肺论治,诸症悉除。

    5以肝为本,宁心安神,从心论治

    马某,男,10岁,2006年5月13日初诊。患儿1年来反复口舌生疮,夜寐不安,梦语频作,近两月来眨眼、搐鼻、耸肩、秽语不断,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病属抽动—秽语综合征,证属心火亢盛、引动肝风。治当以肝为本,宁心安神,从心论治。方用养血平肝熄风汤加酸枣仁10 g、茯神10 g、远志6 g、黄连3 g、灯心草3 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20余日而愈。

    按:心主血而藏神,其性属火,舌为心之苗,心火亢盛则神志不宁,故见夜寐不安,梦语频作,口舌生疮;子病及母,心火盛则肝阳亢,肝风内动则见眨眼、搐鼻、耸肩;心主神明,心火亢则神无所主,故秽语不断;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数均为心火亢盛之表现。治以养血平肝熄风汤养血柔肝,平肝熄风,以治其本;酸枣仁、茯神、远志配生龙骨养心安神;黄连、灯心草清心火,宁心神,以治其标。全方标本兼治,以肝为本,宁心安神,从心论治,故疗效理想。


作者单位:武山县中医医院,甘肃武山741306

作者: 刘进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