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5期

脊柱推拿法对41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紧张性颈反射残存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推拿法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紧张性颈反射残存的疗效。方法将8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脊柱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结论脊柱推拿疗法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患儿和家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脊柱推拿痉挛型脑瘫紧张性颈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推拿法对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紧张性颈反射残存的疗效。方法将8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采用脊柱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疗效与不同年龄段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推拿疗法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患儿和家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脊柱推拿 痉挛型脑瘫 紧张性颈反射

 小儿脑瘫是指出生前到出生后1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1]。反射和姿势异常是脑性瘫痪患儿在临床症状诊断上的重要依据,在脑瘫患儿身上除可能存在7种Vojta姿势反射异常外,还可以看到原始反射残存和一些应该出现的生理反射(如平衡反射、翻正反射)不出现,这些都是婴幼儿期脑瘫诊断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2]。原始反射残存影响脑瘫患儿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它与异常运动姿势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其中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reflex, ATNR)残存是影响脑瘫患儿正常运动模式建立和异常姿势的重要因素[3]。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运动疗法结合脊柱推拿法,对6月以上脑瘫患儿紧张性颈反射残存的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分述如下。

    1临床资料

    82例均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脑瘫康复中心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收住入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对称性颈反射和(或)非对称性颈反射残存。脑瘫诊断标准按照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排除合并中、重度智力低下,癫痫尚未控制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

    将82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6~12月23例,1~1.5岁18例。对照组41例,男23例,女18;年龄6~12月21例,1~1.5岁20例。2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采用脊柱推拿法。患者取卧位,医者立于其右侧,按揉脊柱旁两侧肌肉,要求手法柔和渗透,两侧各5 min;沿督脉自下而上掌根推5遍,医者感觉皮下发热为度;分别沿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二侧线自下而上掌根推5遍,医者感觉皮下发热为度;双手分别依次点按脊柱两侧华佗夹脊穴以及足太阳膀胱经两侧背俞穴;再捏脊,自上而下3~5遍;最后用扌袞法和掌根揉法作用于背部两侧肌肉,以肌肉相对僵硬侧为重点,手法柔和渗透为度。每日上、下午各治疗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6 d,休息1 d。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2对照组

    采用运动疗法。根据紧张性颈反射残存产生的原理,主要应用Bobath法及Vojta法以抑制。Bobath法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恢复正常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是学术界公认抑制脑瘫患儿异常运动姿势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Vojta法通过诱导主动运动,从而抑制异常姿势、反射。依据具体情况二者常结合应用。具体方法主要有对非对称性颈反射的抑制:以侧卧位代替仰卧位,侧卧位对称姿势有抱球法,反射性翻身;Bobath法矫正头,坐位纠正头后仰,注意身体左右对称性,利用手臂、肩、髋关节、骨盆等关键点;俯卧位支撑训练;伸展手臂法;体轴回旋法;四肢回旋法;矫正下肢伸直;反射性腹爬。每日2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6 d,休息1 d。3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结果

    3.1疗效标准(自拟)

    显效:紧张性颈反射完全消失,运动功能不受此反射影响。有效:紧张性颈反射明显减弱但仍然可以引出,运动功能仍受此反射的影响,但较弱。无效:紧张性颈反射变化不明显,运动功能明显受此反射的影响。

    3.2结果

    见表1和表2。表12组疗效比较例表22组不同年龄段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1~1.5岁年龄段比较#P<0.05    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脊柱推拿法在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紧张性颈反射残存方面优于运动疗法;2组不同年龄阶段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效果存在着明显差异,提示年龄越小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4  讨论

    痉挛型脑瘫是小儿脑瘫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在脑瘫患儿中占60 %~70 %[4],其中,紧张性颈反射属原始反射,小儿出生6月后仍然残存常提示脑部病变[5],它包括对称性颈反射(STNR)和非对称性颈反射(ATNR)。ATNR残存会阻碍视觉固定于手中的物品,不能随意抓东西,手眼无法协调,影响翻身。如果左右两边不对称,张力反射强度不平衡,会引起脊柱侧弯和后头侧的脱臼。STMR残存则支配跪坐、兔子跳长期的姿势,会引起髋、膝和足畸形,影响患儿四爬运动,进而阻碍四点支撑位进一步的发展,从四爬或四点支持位置到站立时,没有交互动作[2]。

    脑瘫属中医“五迟”“五软”“五硬”范畴,中医辨证多从肝肾亏虚、心脾两虚以及脑络气血不足或瘀血痰浊壅塞清窍等方面论治。脊柱推拿方法是运用中医传统经络理论,侧重调理督脉之气血,督脉沿脊柱上行,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相交,总督一身之阳气,络于脑与脑髓,同时通过对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经脉气血的调节,可以起到对肝、脾、肾等多脏腑功能的综合调理,从而达到了调节脑、肝、脾、肾等脏腑气血、疏通督脉经气之目的。此疗法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患儿和家长易于接受。此研究也同时提示脑瘫患儿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另外,运动疗法若与脊柱推拿法相结合治疗紧张性颈反射残存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目前尚无相关观察数据,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验证,值得深层次探讨。

【参考文献】
  [1]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4):262.

[2]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43-44.

[3]左启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

[4]林庆,李松.小儿脑性瘫痪[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97.

[5]吴希如,林庆.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27.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济南250012

作者: 李继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