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5期

双清利咽汤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80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双清利咽汤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双清利咽汤,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5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双清利咽汤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双清利咽汤,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5 d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双清利咽汤对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关键词】  小儿 急性扁桃体炎 双清利咽汤


    小儿扁桃体炎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该病在急性期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易变生他疾或反复发生,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笔者运用中医理论,自拟双清利咽汤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本院儿科门诊患儿,根据就诊时间顺序,按随机表以2∶1 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其中女36例,男44例;年龄1岁11月至13岁,其中2岁以下2例,2~6岁50例,7~13岁28例;病程6~36 h;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5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30例;发热70例。对照组40例,其中女18例,男22例;年龄1岁10月至14岁,其中2岁以下1例,2~6岁30例,7~14岁9例;病程5~37 h;急性卡他性扁桃体炎25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5例;发热33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0 例患儿均符合《耳鼻咽喉头颈部感染性疾病》中有关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用双清利咽汤治疗。基本方药:黄芩 10 g、黄连 6 g、金银花 6 g、蒲公英6 g、浙贝母6 g、射干6 g、牛蒡子6 g、玄参6 g、玉竹 6 g、薏苡仁 10 g、桔梗3 g。发热重者,加石膏、栀子清热解毒;喉核赤肿者,加山豆根、赤芍消肿散结;扁桃体溃烂、化脓明显者,加紫花地丁、鱼腥草、马勃。每日1剂。每剂煎2次,药汁混匀,分4~5次服用。

    2.2对照组

    口服阿莫西林颗粒, 每日25~50 mg/kg , 分3 次服。

    两组患儿若体温超过38.5 ℃, 均临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对症治疗。

    3  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自拟疗效标准如下。①显效:服药5 d后咽部症状完全消失, 扁桃体无充血、无脓点,体温恢复正常。②有效:服药5 d后咽部症状减轻, 脓点消除,体温恢复正常。③无效:服药5 d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详见表1。

    4病案举例

    钟某,男,6岁,2006年7月8日初诊。患儿因咽痛12 h,加重伴发热2 h就诊我科。患儿12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疼痛,家长予新可诺、抗病毒颗粒(具体用量不详)服用后,症状稍缓解。2 h前,患儿咽痛加剧,说话、吞咽时尤甚,伴发热、头痛。检查:T 38.4 ℃,咽充血,扁桃体 Ⅱ 度肿大,右侧扁桃体表面可见3个针尖大脓点,心肺(-),舌红、苔黄微腻,脉数。辨证为风热乳蛾,肺胃热盛。治以清热消肿利咽。方用双清利咽汤,每日1剂,3剂。服药1剂后,体温降至正常,咽痛减轻。3剂后,咽痛消失,扁桃体 Ⅰ 度肿大,无脓点。原方再服1剂,痊愈。表12组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5讨论

    急性扁桃体炎属中医“乳蛾”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的发生内因多为肺、脾、肾、肝功能失常,外因与风、热、疫毒等有关。根据不同的病理变化临床上将乳蛾分为实证和虚证。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很多患儿首次发病多表现为实证。如果能在该病首次发病时有效治疗,不仅可减少该病的发作次数、避免迁延为虚证,而且还能防止水肿、心悸等并发症的发生。祖国医学认为:咽喉不仅是经脉循行交汇之处,还是呼吸和饮食之门户,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其中尤与肺、脾、胃紧密相关。喉为肺系所属,与肺相通,是气体出入的要道。《经验喉科紫珍集·原序》指出:“喉应天相,乃肺之苗。”喉病的发生与肺的功能失调有着密切联系。故在《杂病源流溪烛》中指出:“喉燥痛,水涸上炎,肺金受克故也。”咽为胃系所属,与胃相通。在《血证论》中指出:“凡咽痛而饮食不利者,胃火也。”《疮疡经验全书》也提到:“胃经受热,胃气通于喉咙,故患喉痈。”脾胃互为表里,脾病也多反映于咽喉。急性扁桃体炎在儿科的高发病率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着紧密联系。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常不足。肺不足则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小儿体禀纯阳,外邪感触,易从火化,而致邪热壅盛,热毒蕴结于肺, 搏结于咽喉, 热壅血瘀, 灼腐肌膜, 致咽喉红肿热痛, 喉核肿大或腐败成脓。加之现在小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分溺爱,大量给予厚腻高营养之物,或任之恣食辛辣炙煿之品,小儿脾胃虚弱,运化无力,阳热之品蕴积化热,脾胃火热循经上炎,灼于咽喉而出现咽喉红肿热痛。因此,肺、脾、胃蕴热是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发病的病机关键。 笔者采用清上、中焦蕴热以利咽喉之法,拟双清利咽汤。方中黄芩清泻肺热,祛上焦热毒;黄连清热泻火解毒,泻中焦实火;金银花、蒲公英、射干、浙贝母、牛蒡子清热解毒、化痰利咽消肿;薏苡仁不仅能健脾利湿,还能清热消肿;玄参清热解毒,并协同玉竹防止热盛伤阴;桔梗清利咽喉, 且桔梗载诸药上浮, 直达病所。诸药配伍, 共奏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黄连、蒲公英等都有抑制细菌、抗病毒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民强.耳鼻咽喉头颈部感染性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0-18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1.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贵阳 550003

作者: 陈竹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