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第5卷第2期

毒热证浅析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分别从病因病机、证候学角度探讨毒热证的内涵与外延,并指出毒热证与现代医学的非典型肺炎、恶性肿瘤、皮肤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词】毒热证。儿科古籍论述较早见于《幼幼新书》收录的宋《婴童宝鉴》中的胎中受毒热毒热兼风毒热胃中存热之甚为毒。1从病因学角度认识毒热......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分别从病因病机、证候学角度探讨毒热证的内涵与外延,并指出毒热证与现代医学的非典型肺炎、恶性肿瘤、皮肤病、心脑血管等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毒热证;内涵;外延;病因病机;证候

经典古籍中关于毒热的论述,最早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初受病时,毒热气盛”“毒热气渗溢经络”。儿科古籍论述较早见于《幼幼新书》收录的宋《婴童宝鉴》中的“胎中受毒热”“毒热兼风”“毒热胃中存”“热之甚为毒”。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热、毒既可单独作为致病因素存在,也可二者合而致病,同时反映病机变化过程,由热致毒,因毒生热,互为因果,贯穿于疾病发展始终。

    1  从病因学角度认识毒热的内涵与外延

    毒热是一类致病猛烈,具有火热性质,能引起机体功能严重失调、气机蕴结而产生剧烈阳热反应和火热症状的致病因素。其外延包括:外感火热邪气过极;温热毒邪;外感六淫邪气,郁而化火;疫疠之邪;脏腑失调,毒热内蕴。

    1.1  外感火热邪气过极

    外感火热邪气过极则为毒热。如《重订通俗伤寒论》言“火盛者必有毒”,也就是说火邪盛易于化毒。火热、温热邪气侵袭人体,与正气相争,发生一系列正邪交争,表现为热炽、热灼、热盛等病理改变。此由外来之温热邪气侵入人体,极易阻碍气机,便是“毒”产生的基础。

    1.2  温热毒邪

    温热毒邪是温病中引起机体发生各种急性热证的物质基础,是温病的共同致病因素。毒邪归属为温邪,毒是具有毒性明显、侵袭力强、易引起危重证候和局部特殊体征的致病物质,属温病的范畴,是达到一定程度的特殊温邪。

    1.3  外感六淫邪气,郁而化火

    “六气”发生异常、太过或不及,侵袭机体而发病,则为“六淫”;“六淫”过盛,达到一定程度,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便成为“毒”。六淫过盛可为风毒、寒毒、暑毒、湿毒、燥毒、火毒,同时具备六淫的性质和毒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六淫入侵机体后,蕴结不解,多先从火化,而后成热毒。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王冰注:“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后者指外邪内侵,久而不除,往往蕴积成毒。《诸病源候论》指出:“风气相搏,变成热毒。”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言:“毒,邪气蕴蓄不解之谓。”由此可见,邪气亢盛剧烈或蕴结日久可化为毒。又有伏邪为毒者,如王叔和在《伤寒论·序例》中言:“冬令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后发为温病。”

    1.4  疫疠之邪

    疠气为病,其证多属火、属热,邪变为毒,多从火化。温热疫毒是疫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已为大家共识,而疫病在临床上也常表现为热毒炽盛。毒热致病表现复杂多变,具有致病力强、传变迅速、危害严重、极易致死的特点,病情多呈急、危之象,这与疫疠之邪的致病特点尤为相符。关于疫气即毒,主要为一些温疫学家的观点。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应补诸症》认为,疫气即毒,“今感疫气者,乃天地之毒气也”。王孟英《温热经纬》曰:“疫证皆属热毒,不过有微甚之分耳。”“疫疟皆曰热毒。”余霖《疫疹一得》谓:“瘟即曰毒。”因此在温病学中常有“瘟疫”“疫毒”“温毒”的提法,说明了温、疫、毒三者有较密切的联系。

    1.5  脏腑失调,毒热内生

    外邪、七情、饮食、劳倦等均可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机体生理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或病理产物蕴积郁滞日久化为内毒。《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若承制失常,则亢盛为害,是为毒邪,损坏形体,生化衰竭。如“气有余,便是火”“五志化火”,是对机体脏腑气机运行失常导致“火毒”内生的表述。内生毒邪具有亢极或者蕴结的特性,而非完全亢烈性。

    2  从证候角度认识毒热的内涵与外延

    毒热证是指由具有强烈致病性的邪气侵袭机体,蕴结不解,从阳化火,火盛化毒而形成的具有火热性质的病证。其外延包括:外感毒热证;温毒;瘟疫;内伤毒热证。

    2.1  外感毒热证

    吴鞠通《温病条辨》所讲毒邪具体有风毒、热毒、火毒、湿毒、燥毒等不同,这表明了其所具有的证候属性。由温甚成热,热甚化火而致火热炽盛者称为“毒”,即“热毒”“火毒”之类。外感火热之邪炽盛,内犯脏腑,热盛则毒甚,可发展为热毒壅肺、心经热毒、肝胆火毒、皮肤壅毒等毒热之证。如气分热毒证见身热炽盛、口苦而渴、心烦尿赤,苔黄燥、舌红赤、脉弦数等。营血分热毒证见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神昏痉厥、吐血、便血、斑疹、舌红绛等。

    2.2  温毒

    温病是感受六气中的温热病邪,包括自然界“疠气”“毒气”等特异病邪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各种外感热性疾病。从证候学角度认识温毒的内涵,最初见于《伤寒论》:“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温病最重也。”成无己对此解释:“次前热未已,又感温热者也,阳主表,阴主里,洪数大实皆热也,两者相合,变为温毒,以其表里俱热,为最重。”温毒发病急骤,传变迅速,变证较多,证候凶险,及时诊治是很重要的。温毒多由火热炽盛而致,治疗时以清热解毒法较常用。

    2.3  瘟疫

    古代医家认识到瘟疫的病因不同于一般的外感六淫,但又不能完全认识了解,就命名为“毒”或“热毒”。明代吴又可《温疫论》始创“疫气”致病说,认识到疫病乃一种特异的致病因素所致,“温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疫气所致”。明清时期的一些医家除重视疫毒致病外,也观察到了疾病的传染和流行与气候变化有一定关系。如吴鞠通在解释“温毒”的发病时说:“温毒者,诸温夹毒,秽浊之甚也。”意即六淫之“温”邪与疫毒之“毒”邪相合而发病,对疫病认识更加客观化。

    2.4  内伤毒热证

    外邪、七情、饮食、劳倦等导致机体的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引起的毒热证候,或病理产物蕴积郁滞日久可导致痰毒、瘀毒、尿毒、粪毒及五志化火所致之郁毒等证候。如中医论神昏有“产后结瘀,毒热攻心”“溺毒入血,毒热攻心”之因。毒热证候虽无传染性,但可加剧脏腑气血的功能失调、组织器官的实质损害,也为“外感之毒”的更易入侵提供了条件。这种内毒与外毒常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3  毒热与现代医学的联系

    3.1  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新发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中医历代文献无此记载,但从其具有传染性和主要临床症状如发热、干咳、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甚或出现呼吸急促等来分析,可归入中医“温病”“瘟疫”范畴,尤其是与“瘟疫”中的“温疫(热疫)”更为近似。盛增秀等[1]提出“邪毒致热说”,认为温病毒寓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生,毒不去则热不除,变必生。在中医治疗上十分重视“解毒”,主张解毒之法应贯穿温病治疗的全过程。这个观点的提出,使“清热解毒”法在急性传染病上的应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3.2  感染性疾病

    白凌军〔2〕从毒热论治小儿病毒性肺炎,指出该病由外感风温邪毒而起,认为毒邪为小儿病毒性肺炎致病之关键,痰、瘀等病理产物之生、变均与热毒密切相关。小儿体属纯阳,风温邪毒侵袭人体,未能及时祛除则迅速入里化火成毒,致热毒内盛变生痰、瘀。热毒内蕴,易炼津成痰,痰成之后,又助毒势,痰毒胶结,使病情加重。

    高志卿等[3]探讨了毒邪对急进性肾炎发病及治疗的意义。认为毒是一类不同于一般邪气的具有强烈危害性的致病因素,具有骤发性、酷烈性、火热性、内向性、顽固性的特点,是急进性肾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毒热论治急进性肾炎符合临床实际,在具体治疗方案中,围绕解毒原则,应将清热泻火、通腑泄浊、活血化瘀诸法并举,综合调理。

    3.3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毒热是其重要的发病原因之一,在癌瘤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热毒内蕴而耗伤阴液。周黛翰[4]认为癌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邪毒的传变,与温病学说的论述每有殊途同归之表现。温病研究温邪毒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由于外邪的胜复,常能化火,热邪传变,透营入血,耗气伤阴,又与癌症的发展转归雷同。温邪具阳热属性,根据“温者清之”原则,清热解毒法应贯穿于卫气营血病证传变的全过程。

    3.4  皮肤疾病

    刘巧等[5]认为,引起皮肤病发病的“毒邪”是蕴藏在普通食物、药物、动物、植物及自然界的六气之中,这些“毒邪”作用于人体后致气血凝滞,营卫失和,经络阻塞,毒邪久羁,毒气深沉,外发皮肤而成皮肤病。可见毒邪既是一种从外感受的特殊致病因素,如食物毒、药物毒、化妆品毒、虫兽毒、漆毒等,又是人体受某种致病因素作用后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如热毒、血毒、风毒、湿毒等,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和皮肤,从而发生各种皮肤病证。

    3.5  心脑血管疾病

    杜武勋等[6]认为毒邪作为一种致病因素,有外来之毒和内生之毒之分。内生之毒常发生在内伤杂病的基础上,多由诸邪积、胶结凝集而成。毒邪易与火、热、痰、瘀、湿诸邪胶结,壅滞气血,毒邪内壅,气血不畅,气滞血瘀,损伤心脉,发为心痛。尤其毒邪最易与火相兼为病,且毒瘀更能郁而化火,灼伤血脉。急性心肌梗死血栓形成,心肌细胞缺血、损伤、坏死,并且损伤后导致一系列内分泌激素的释放,正是邪毒内蕴的表现。其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表现为发热、心率增快、血沉增快、白细胞升高,这些表现与中医所说的毒邪致病有密切的关系。

    李运伦等[7]根据古今文献,提出热毒证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病理类型,认为体质是其形成的内在基础,五志过极、饮食失节是其主要促危因素,具有火热性、从化性、损伤广泛性、兼夹性、病情复杂多变性等特点。治疗当清热解毒,又分清心疏肝泻脾以绝毒源、清热泻火以减毒势、调气通腑以排毒、发散郁火以祛毒等治疗方法。归纳总结出初、中、末三期是原发性高血压热毒证演变的主要形式。初期见火热入气分,脏腑气机紊乱,气火冲逆于上,热盛为毒。中期见火热由气入血,血热妄行而为毒,瘀热是其主要的病理征象。后期见气血逆乱,热极毒盛,则耗伤阴津,肝肾阴伤,虚火上炎,甚至阴极阳竭而致阴阳两虚。

【参考文献】
  [1]盛增秀,王英,江凌圳.运用中医温病瘟疫学说抗击非典型肺炎[J].浙江中医杂志,2003,38(6):232.

[2]白凌军.从毒论治小儿病毒性肺炎[J].新中医,2008,40(1):102.

[3]高志卿,陈玉龙,高志敏.试论急进性肾炎从毒论治[J].新中医,2006,38(10):1.

[4]周岱翰.温病学说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4,45(9):73.

[5]刘巧,张永杰.从毒论治银屑病10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1,42(9):550.

[6]杜武勋,刘长玉,刘梅,等.热瘀痰湿毒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理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27.

[7]李运伦,李静.原发性高血压与热毒证[J].山东中医杂志,2000,19(4):195.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 110032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