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第6卷第5期

崔文成苍虎麦冬甘草汤验案三则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介绍了崔文成主任中医师应用苍虎麦冬甘草汤治疗积热伤阴证的经验。苍虎麦冬甘草汤由苍术、虎杖、麦冬、甘草组成。苍术消积平胃为君,取平胃之功。麦冬养阴除烦为佐,取增液之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介绍了崔文成主任中医师应用苍虎麦冬甘草汤治疗积热伤阴证的经验。苍虎麦冬甘草汤由苍术、虎杖、麦冬、甘草组成。苍术消积平胃为君,取平胃之功;虎杖导滞清肠为臣,乃承气之意;麦冬养阴除烦为佐,取增液之用;甘草清热解毒为使,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平胃化积,清肠养阴之功。主治积滞化热伤阴证。附验案3则。

【关键词】  苍虎麦冬甘草汤;验案;崔文成

 导师崔文成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济南市名中医,济南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山东省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职教授。导师用苍虎麦冬甘草汤治疗积热伤阴证常有效验,现将老师治疗食积、感冒、咳嗽验案整理如下。

  苍虎麦冬甘草汤是导师崔文成的经验方,由苍术、虎杖、麦冬、甘草组成。方中苍术消积平胃为君,取平胃之功;虎杖导滞清肠为臣,乃承气之意;麦冬养阴除烦为佐,取增液之用;甘草清热解毒为使,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平胃化积,清肠养阴之功。主治:积滞化热伤阴证。歌曰:苍虎麦冬甘草汤,平胃清肠养阴方,积滞化热伤阴证,舌红苔厚或剥黄。

  1 食积

  患儿王某,男,4岁,2009年5月23日初诊。患儿近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不振,纳食不香,手足心热,腹胀如鼓,睡眠欠安,无发热、呕吐、腹泻,大便干,小便调。查体:T 36.5 ℃,咽稍红,扁桃体Ⅰ度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12次/min,律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脐周叩呈鼓音;舌红,苔白厚腻,脉浮。中医诊断:食积。证属食火伤阴。西医诊断:消化不良。治法:平胃消积、清肠养阴。方选苍虎麦冬甘草汤加味:苍术10 g、虎杖10 g、麦冬10 g、甘草6 g、藿香10 g、炒山楂10 g、炒神曲10 g、炒麦芽10 g、陈皮12 g、生姜3片、大枣5个。水煎服,日1剂。且嘱患儿家长控制患儿饮食,以免过食伤脾胃。6剂后患儿食欲渐增。儿童节家长带患儿游玩,饮食不慎,晚上患儿出现低热,腹痛不适,恶心欲吐,自服清开灵颗粒等。6月3日复诊:腹胀,腹部时有疼痛不适,无呕吐腹泻,纳差,眠欠安,大便稍稀,小便调。查体:T 36.6 ℃,咽稍红,脐周叩呈鼓音。处方:苍术10 g、麦冬10 g、甘草10 g、炒神曲10 g、炒麦芽10 g、炒山楂10 g、陈皮12 g、连翘10 g、板蓝根20 g、木香10 g、生姜3个、大枣3个。5剂,水煎服,日1剂。嘱家长控制患儿饮食,多喝热汤以助肠道运化之力的恢复,药后基本痊愈。

  按:小儿时期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调,家长过于溺爱,纵其所好,恣意偏食、零食,积滞内停,郁而化热伤阴,故用苍虎麦冬甘草汤平胃清肠养阴。方中苍术辛苦性温,燥湿健脾,祛风湿;虎杖苦寒,有清热解毒、活血定痛、利湿解暑、导滞清肠、化痰止咳作用;麦冬甘微苦寒,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加藿香理气醒脾;炒三仙消食化积;陈皮助理气运脾;连翘清积郁之热;木香行气止痛。

  2 感冒

  患儿李某,7岁,2009年7月16日初诊。前一天晚7时因洗澡时受凉出现发热,T 38.2 ℃,自服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双黄连颗粒,热退;今晨起复发热,T 37.8 ℃,流清涕,偶尔咳嗽,食欲不振,呕吐1次(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眠欠安,大便干,2日未行,小便调。查体:T 38.2 ℃,咽稍红,扁桃体Ⅰ度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9次/min,律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胀,脐周叩呈鼓音;舌质红,苔中黄厚,脉数。中医诊断:感冒,证属外感风寒兼食积。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治则:清热利湿、理气健脾、祛湿除胀。方选苍虎麦冬甘草汤加味:苍术10 g、虎杖10 g、厚朴10 g、藿香6 g、青蒿10 g、大青叶10 g、炒山楂6 g、炒神曲6 g、炒麦芽6 g、甘草10 g、连翘15 g、板蓝根20 g、生姜3片、大枣5个。3剂,水煎服,日1剂。嘱家长若体温升至38.5 ℃以上可服用退热药,有持续高热剧咳随诊。3剂后复诊:无发热、鼻塞流涕,食欲渐增,无呕吐腹泻,眠可,大便日行1次,小便调。查体: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6次/min,律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未见异常;舌质红,苔中厚,脉浮。处方:苍术10 g、厚朴10 g、陈皮10 g、麦冬10 g、炒山楂6 g、炒神曲6 g、炒麦芽6 g、甘草10 g、板蓝根20 g。水煎服,日1剂。继服3剂以巩固疗效。

  按:夏季多湿,小儿易感暑湿之邪,暑为阳邪,易阻遏气机,卫表失宣,则见发热。湿邪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失司,见食欲不振、呕吐。“没有内热就引不来外感”,故用苍虎麦冬甘草汤平胃清肠养阴,加香薷解表化湿,陈皮理气健脾,连翘、板蓝根清热解毒。

  3 咳嗽

  李某,女,5岁,2009年3月2日初诊。患儿3天前因进食过多又受风寒而出现打喷嚏、流清涕,咳嗽,痰少,夜间咳嗽加重,寐欠安,晨起和活动后咳嗽明显,咽痛,纳差,大便干,小便少。查体:T 36.8 ℃,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两肺底可闻及散在痰鸣音;心率98次/min,律整,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脐周叩诊呈鼓音;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浮滑。血常规:WBC 8.9×109/L,N 45. 6 % ,L 23.5 %。X线胸片示:符合支气管炎性改变。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食积化热、外感风寒。西医诊断:支气管炎。治法:消积清热、宣肺散寒、化痰止咳。方选苍虎麦冬甘草汤加味:苍术10 g、虎杖10 g、麦冬10 g、半夏10 g、 炙麻黄6 g、杏仁6 g、石膏15 g、蝉蜕10 g、黄芩10 g、连翘10 g、大青叶20 g、浙贝母10 g、紫苏子10 g、葶苈子10 g、甘草12 g、生姜3片、大枣3个。3剂,水煎服,日1剂,少量频服。2009年3月5日复诊:咳嗽明显减轻,现偶尔咳嗽,晨起阵咳,无发热、呕吐、腹泻,纳可,眠安,大便稍稀,小便调。查体:T 36.5 ℃,咽稍红,扁桃体Ⅰ度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舌质红,苔白厚。上方去虎杖、大青叶、蝉蜕,加板蓝根20 g。继服3剂巩固疗效,并嘱家长控制患儿饮食。

  按:食积化热生痰,是小儿咳嗽的常见内因,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用苍虎麦冬甘草汤平胃清肠养阴,消食通腑,畅通肺气;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肺主气司呼吸,风寒束肺,气机不利,则见咳嗽、流清涕、咯白痰等症,故加麻杏石甘清肺止咳,紫苏子、葶苈子、浙贝母降气化痰止咳,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炒三仙增强健脾消积之力。复诊时因患儿大便稀故去虎杖。

 

作者: 张 静,陈荣才指 导 崔文成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