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7年第22卷第2期

肠瘘病人的护理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肠瘘的早、中期外科处理上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等非手术疗法,此时治疗上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并维持通畅而有效的引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保护瘘口附近皮肤以及营养支持。1999~2002年,我们对34例肠瘘病人采取了综合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肠瘘病人34例,男25例,女9例。病人住院时间......

点击显示 收起

     肠瘘的早、中期外科处理上主要采取对症、支持等非手术疗法,此时治疗上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并维持通畅而有效的引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保护瘘口附近皮肤以及营养支持。1999~2002年,我们对34例肠瘘病人采取了综合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肠瘘病人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27~73岁,平均54岁。共有39处瘘(5例各有2处瘘),其中食管胃吻合口瘘2例,十二指肠(包括残端)瘘7例,胃空肠吻合口瘘6例,胰肠吻合口瘘1例,胆肠吻合口瘘1例,高位、低位小肠瘘分别为2和9例,结肠瘘4例,直肠瘘2例。病人住院时间48~120 d,平均90 d。治愈26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5例,治愈率为76.4%。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病人术后发生肠瘘因为没有心理准备而易精神紧张、恐惧、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有的不愿接受继续治疗,甚至自行拔出引流管。护理的关键是要了解、关心、体贴病人,详细说明治疗的必要性,介绍成功的经验,帮助病人适应角色,客观地面对现实,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配合护理。

    2.2  一般护理加强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肠瘘病人由于大量丢失消化液,因此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护理上重点观察神志、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皮肤温度及弹性,观察肠蠕动及腹胀程度,精确计算腹腔冲洗引流量,动态监测水电解质、肾功能和血气变化。

    2.3  基础护理病人长期卧床,需要协助其定时翻身及按摩受压部位,也可选用气垫床或气圈,预防褥疮的发生。对已有褥疮者,每天换药,局部用红外线照射,保持创面干燥。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定时给予翻身叩背,协助排痰,必要时给予药物支持,预防肺部感染。口腔护理每天2次,保持口腔清洁。高热时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

    2.4  引流管的护理

      肠瘘病人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完全地引流清除肠瘘液,避免瘘液的积存,从而有利于感染的控制。滴水双套管在持续冲洗的过程中,吸引的压力不要过高,一般在0.2 kPa左右即可;要注意观察冲洗引流出的液体色、量、质的变化,如果颜色较深、混浊,可加快冲洗的速度。由于肠瘘病人腹腔内广泛感染,坏死组织较多,很容易堵塞双套管周围的侧孔,使得引流效果不好,因此,在冲洗的过程中,注意及时更换。也可以通过冲洗的声音来判断双套管引流的效果,如果冲洗过程中听到明显气过水声,这说明冲洗效果较好。此外,更换双套管时间隔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瘘口收缩使得在插入新的双套管时对周围组织的损害过大,引起出血。

    2.5  瘘口的护理及时用吸引器吸出瘘口分泌液,保持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并涂以氧化锌软膏予以保护,瘘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如有渗液,应及时更换。

    2.6  营养支持的护理肠瘘病人由于消化液中大量蛋白质的丢失及并发感染,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建立良好的营养通道是非常重要的。本组病人肠瘘发生的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主要的供应途径。应用TPN时,可采用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中心静脉输注TPN液时,导管的护理十分重要,深静脉置管处的敷料常规每日更换一次,输液管每日更换,导管与输液管的连接处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每日更换。应用TPN时,需要及时调节输液速度,防止过快或过慢。此外,病人一旦病情稳定,肠道功能恢复即开始用肠道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EN量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同时减少PN直至全部转向EN。肠内营养的输注途径,应用最多的是鼻肠管或鼻胃管和空肠造瘘管途径。在由喂食泵持续泵入营养制剂时浓度一般是从低到高,喂食泵的滴速根据营养制剂的品种和量来调节,最初可以每分钟40滴,逐渐可以加大到每分钟120滴,因人而宜。另外,注意在给予病人肠内营养制剂时防止堵塞鼻肠管和空肠营养造瘘管,每隔2 h用生理盐水冲管1次,每次20 mL。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山东 青岛  266003) 

     (本文编辑  厉建强)

作者: 仲蓓,姜艳,陆莲芳,王东升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