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7年第22卷第6期

换药的技巧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换药手术切口引流外科门诊换药是一项常规工作,对于换药的原则大家都很熟悉,但如何正确灵活运用换药技术有很多经验和技巧,现结合临床病人分析如下。因背部T7~L1段肿物在某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创面放置引流条3d后拔出,7d换药时发现创面隆起,内有积液,波动感明显,范围18cm×。将切口下端L......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换药 手术切口 引流

    外科门诊换药是一项常规工作,对于换药的原则大家都很熟悉,但如何正确灵活运用换药技术有很多经验和技巧,现结合临床病人分析如下。

    病人,男,65岁。因背部T7~L1段肿物在某医院行手术切除,术后创面放置引流条3 d后拔出,7 d换药时发现创面隆起,内有积液,波动感明显,范围18 cm×10 cm,呈梨状,上部宽大。将切口下端L1棘突处切口扩开引流,引流出黄色积液200 mL,油纱布填塞引流,并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此后每日换药。术后1个月,切口引流液不断,转入我院就诊。换药时见液体并非来源于切口下端,而来源于切口上端10 cm×10 cm范围,皮肤暗紫,有飘浮、波动感,而切口下端8 cm×6 cm范围皮肤基本正常,扩创引流口引流不畅。经查,病人手术病理报告为皮样囊肿组织,囊肿包膜完整,深达肌筋膜T9棘突,考虑创面剥离广泛,皮下脂肪组织液化,广泛炎性渗出,不能及时吸收;加之弹力绷带包扎,引流不畅,导致切口久不愈合。决定在T9左侧5 cm处横行切开2 cm引流,将L1处扩创引流口放开引流促其愈合,放弃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抗感染治疗,经换药治疗1周切口皮肤暗紫色好转,引流液日渐减少,切口下端愈合。2周后切口皮肤色泽恢复正常,引流液停止,3周后切口完全愈合。

    讨论  切口换药是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切口的不同时期、不同创面采取相应的换药措施,可加快切口愈合。该病人因换药处理不当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至50 d,原因有三点。①医者没充分认识病情,术后引流条拔除过早、换药不及时。负压引流是一种高效引流方法, 能将引流区域内的渗液、脓液和脱落的坏死组织及时、彻底地引出体外, 能够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②医者在扩创引流时只注意低位引流,而没注意积液引流效果。该病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脊柱T10点位置最高,而T11~L1段皮肤与皮下并无间隙及积液,故在切口下端扩创引流不正确。③引流后使用弹力绷带造成引流口堵塞,引流纱布形成暖瓶塞样作用,不能引流积液,故手术创面皮瓣漂浮,加之绷带压力造成皮瓣缺血,加速皮下脂肪液化坏死,致每日引流液不断。因此,临床换药的目的是控制局部感染,保护和促进新生上皮及肉芽组织生长,使切口正常顺利愈合;同时观察切口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换药过程中要对切口进行评估,包括:切口的部位、大小、深度,创面的颜色,渗出液的量、色、气味,以及切口周围皮肤的情况等,注意相关技巧。根据切口渗液的多少,特殊疾病的体位,采取适当的换药方法,促进创面切口及早愈合。医务人员要注意加强学习,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责任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有关学科知识,积极参加系统业务培训,提高整体业务素质。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门诊,山东 青岛 266003

作者: 王淑春 王洪友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