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8年第23卷第4期

经皮肾镜取石术179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肾造口术经皮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治疗手段。2007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应用PCNL治疗肾结石及上段输尿管结石179例,效果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179例病人中,男106例,女73例。多发肾结石97例,单发肾结石82例,其中铸型结石19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治疗手段。第三代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机的应用,使PCNL更为高效安全。2007年1月~2008年3月,我院应用PCNL治疗肾结石及上段输尿管结石179例,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9例病人中,男106 例,女73 例;年龄34~76 岁,平均51 岁。多发肾结石97 例,单发肾结石82 例,其中铸型结石1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2例,输尿管上段并肾结石28 例,余为肾结石。术前均行KUB、IVU、CT、双肾ECT检查,结石直径2.1~5.8 cm。

  1.2  手术方式

    在全麻下,病人取截石位,行患侧输尿管逆行插管注水造成人工肾盂积水。在B超引导下根据结石位置将肾穿刺针穿入肾盏,置人安全导丝,先后用筋膜扩张器和金属扩张器由F8扩张至F21,再将经皮肾镜镜鞘(F20.8)置入肾集合系统,插入安全导丝,用Olympus肾镜(F20)通过镜鞘进入肾盏找到结石。将碎石探针抵住结石,直接进行碎石。反复碎石并吸净结石后从尿道口拔出输尿管内导管,经肾造瘘口置入F6双J管,镜下观察双J管留在肾孟内的位置和长度。确认双J管远端确实达到膀胱内,再留置F16肾造瘘管。

  1.3  结果

    179例手术中,一期取净结石153 例,1 周后二期手术取净结石25 例,1 例因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为42~115 min,平均65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约100 mL,无尿外渗及肾脏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9 d。随访3~6 个月,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项新的微创手术,病人缺乏相关知识,担心手术效果,易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加与病人沟通的时间,使病人了解手术方式。重点指导术中、术后注意事项,介绍成功治愈病例,鼓励病人消除顾虑,以良好心态迎接手术。同时还应该使病人了解此手术并非无创伤手术,仍需做1~3 cm的切口,术后腰部留置引流管,会造成一些不适。

  2.1.2  术前准备 

  术前行KUB、IVU、双肾CT、ECT检查明确诊断并了解双肾功能,行血生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检查,以确认病人能否耐受麻醉及手术。并做好备皮、合血、皮试、清洁洗肠等常规术前准备。高血压病人应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了解病人是否在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若服用应在术前2周停药。病人全身麻醉,麻醉时体位取肾区腹侧软枕垫高完全俯卧位或患侧软枕垫高30°俯卧位,软枕外包裹棉布须尽量平整无皱褶,胸部放一气囊枕头,头偏向一侧,头下放一头圈。使病人尽量处于舒适放松体位,严防肢体受压。

  2.1.3  控制及预防感染 

  活动性尿路感染是经皮肾镜手术的禁忌。因此,围手术期需遵医嘱留取尿培养加药敏试验,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术前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术中、术后肾反流性感染,防止术后败血症发生。

  2.2  术中配合

  2.2.1  消毒铺巾 

  常规消毒后,除覆盖无菌巾外,其上铺盖脑科手术巾,使操作过程中灌洗液流出后进入其下部收集袋中,避免病人身体长时间与灌洗液接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2.2.2  灌洗液管理 

  术中为保持术野清晰,需大量的脉冲灌洗液,灌洗液流入肾脏周围组织时会被机体吸收,如果吸收的灌洗液量大,容易造成水中毒。应选用加热至37 ℃左右的生理盐水作灌洗液,以减少机体温度的过度下降,防止病人寒颤。随时调节脉冲灌洗液的流量和压力,使流量保持在200~400 mL/min,压力保持在15~30 kPa。

  2.2.3  护士素质要求
 
  器械护士一定要经专业培训,熟悉各种设备的特点,对整个手术过程进行有效质量管理。固定巡回护士,便于默契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术后平卧8~12 h,给予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予以静脉补液2 500~3 500 mL以增加尿量,利于碎石排出。准确记录病人24 h出入量,肾造瘘管引流液量。鼓励可进食的病人多饮水,术后1~2 d绝对卧床休息。

  2.3.2  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压变化,观察并记录肾造瘘管及导尿管内引流量、性状、颜色等,如发现引流液颜色鲜红、量多则考虑肾内出血,应立即夹闭肾造瘘管,使肾孟内压力增高,形成压迫性止血状态。嘱病人制动,予以止血、输血等对症处理。

  2.3.3  漏尿的观察 

  术后观察肾穿刺处的情况,保持皮肤及敷料的干燥,如有渗湿应及时更换。一般肾造瘘管不主张冲洗,若堵管时可在无菌操作下慎行低压冲洗(生理盐水5~10 mL,压力1~2 kPa),用力适度以免损伤肾脏。肾造瘘管留置5~10 d,待尿液转清,体温正常后行夹管试验,若无发热、肾区胀痛、漏尿等情况即可拔管。

  2.3.4  导尿管和肾造瘘管的护理 

  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注意导尿管引流的颜色和保持导尿管的通畅,如有凝血块堵塞应及时冲洗疏通或更换导尿管。尿道口每天护理2~3次,及时清除尿道外口的分泌物,一般术后4~6 d拔除导尿管;PCNL术后一般留置肾造瘘管。一般情况下,肾造瘘管在术后4~6 h是夹闭的,利用肾盂内的压力止血。开放肾造瘘管后,应密切注意引流液的颜色,并与导尿管引流液的颜色进行比较,定时挤压以避免血块堵塞。引流袋每日更换。肾造瘘管对于需做二期取石的病人意义尤为重要,因为它是二期手术的主要工作通道。因此,必须加强肾造瘘管的有效固定,严防脱落。皮肤的固定点需顺应肾造瘘管出口的方向,并用胶布双向固定。指导病人变更体位时注意保护肾造瘘管,勿使管道扭曲及过度牵拉,导致松脱或出血。造瘘管脱落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重新置管。瘘口敷料渗湿时应及时予以更换,以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如无腰痛、发热等症状,于术后7~10 d复查腹部平片,如无残余结石则可拔管。拔管后瘘口以凡士林纱布堵塞,注意切口敷料是否有渗湿,渗出较多需重新填塞。如果残余结石需要二期手术则保留造瘘管。

  2.3.5  双J管的护理 

  输尿管内留置的双J管可防止结石、血块堵塞输尿管,但同时可能引起病人患侧肾区胀痛不适。护士应指导病人多饮水、不憋尿、预防便秘,避免用力咳嗽等腹压增大动作,并且不做剧烈弯腰和下蹲动作,避免双J管移位。

  2.4  出院指导
   
  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证在2 500 mL以上,勤排尿。避免剧烈活动、重体力劳动,防止双J管移位,4~6周后拔除双J管。注意强调说明不按时拔管的后果和危害。指导病人学会观察自己尿液的性状,发现异常及不适可随时就诊。讲解饮食与结石的重要关系,避免高钙、高盐、高动物脂肪及高糖饮食,防止结石复发,并定期复查。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山东 青岛 266003

作者: 赵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