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9年第24卷第3期

肺癌组织中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中2-甲基蒽、芘、荧蒽和苯并(a)芘的含量均高于非肺癌肺组织,差异有显著性(q=3。结论人类肺组织中存在PAHs,人类肺组织对PAHs有很强的生物富集能力。PAHs与人类肺癌的发生有高度相关性。【关键词】肺肿瘤多环芳烃色谱法高压液相多环芳烃(PAHs)是全球性有机污染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多环芳烃(PAHs)在人类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超声萃取-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非肺癌肺组织中8种PAHs的含量。结果 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非肺癌肺组织中均检测到菲、2-甲基蒽、芘、荧蒽、和苯并(a)芘6种PAHs;肺癌组织与癌旁肺组织中PAHs的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3.65~6.63,q=0.588~0.987,P>0.05);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中2-甲基蒽、芘、荧蒽和苯并(a)芘的含量均高于非肺癌肺组织,差异有显著性(q=3.191~4.869,P<0.05)。结论 人类肺组织中存在PAHs,人类肺组织对PAHs有很强的生物富集能力;PAHs与人类肺癌的发生有高度相关性。

【关键词】  肺肿瘤 多环芳烃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多环芳烃(PAHs)是全球性有机污染物。在世界各地各种环境介质中都存在PAHs。由于PAHs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以及污染范围广泛,所以被各国列为优先控制的环境污染物〖1,2〗。诸多研究已表明,人类肺癌的发生与空气中的PAHs浓度密切相关〖3,4〗,但是目前还未见关于肺组织中PAHs检测的报道。本实验建立了一种提取并测定肺组织内PAHs含量的方法——超声萃取-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该方法测定肺组织中8种PAHs的含量并与癌旁肺组织和非肺癌肺组织进行比较,旨在为进一步探讨人类肺癌的发病原因以及PAHs对人类的致癌机制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及其来源

    标本均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肺癌组织15例,癌旁肺组织15例,非肺癌肺组织13例,3组病人性别、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主要仪器:LC-24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PE公司生产,主要包括荧光、磷光、化学发光检测器,250型双元泵,以及配套软件微机处理系统等);250 mm×4.6 mm i.d. C18 反相柱(PE公司);DL-Ⅰ型固相萃取器(国家色谱测试中心,大连);H66025超声清洗机(无锡市超声电子设备厂);填料为C18的固相富集柱(250 mg, 天津市富集科技有限公司)。

    试剂:苯并(a)芘、芘、菲、2-甲基蒽、荧蒽、2-甲基萘、和萘均为光谱纯(Fluka公司提供);甲醇为国产色谱纯试剂;其余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8种PAHs标准溶液以甲醇为溶剂配制。

    1.3  样品处理

    1.3.1  超声萃取  用冰冻切片机将肺组织切成厚约10 μm的薄片,称取0.5 g置于20 mL带塞的试管中,加入正己烷-丙酮(V∶V=1∶1)溶液10 mL,振荡5 min,浸泡过夜,用超声提取20 min,振荡5 min,以2 000 r/min离心5 min,将上层有机相转入25 mL的试管中。再向标本中加入正己烷-丙酮(V∶V=1∶1)溶液10 mL,浸泡过夜,用超声提取20 min,将两次收集的有机相一并转入装有20 mL的饱和硫酸钠溶液的分液漏斗中。再用10 mL正己烷分3次洗涤标本,并将有机相转移至同一分液漏斗中,振摇1 min,充分静止分层后收集上层有机相。室温下放置到通风橱中浓缩至约2 mL。

    1.3.2  固相萃取  将填料为C18的富集柱先用2 mL二氯甲烷冲洗柱床,抽空后,再依次通过5 mL甲醇和5 mL水,在柱子被抽空前,倒入浓缩液,将浓缩液通过C18柱滤入蒸发皿,再用正己烷-二氯甲烷(V∶V=1∶1)溶液5 mL 分2次淋洗C18柱,收集滤液,自然挥干溶剂。将标本中加入1 mL甲醇,振荡器振荡至残渣最大限度溶解后,过滤,定容到2 mL,作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进样用。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采用HPLC法进行PAHs的检测。色谱条件如下:室温下,流动相为甲醇-水(V∶V=80∶20),流量为1.5 mL/min,进样量20 μL;激发光波长288 nm,发射光波长407 nm,检测时间1 500 s,外标法定量。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PPMS 1.5[5]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数据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

    2  结    果    3组标本中均检出菲、荧蒽、芘、2-甲基蒽、、苯并(a)芘6种PAHs,色谱图见图1;6种PAHs的含量见表1。由表1可见,肺癌组织与癌旁肺组织中6种PAHs的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65~6.63,q=0.588~0.987,P>0.05);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非肺癌肺组织中菲和苯并(a)芘检出率为100%,3种组织中菲和的含量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q=0.17~1.11,P>0.05);肺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中苯并(a)芘的含量均高于非肺癌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0,q=4.359、3.711,P<0.05)。3种组织中荧蒽的检出率分别为75.0%、93.3%和38.5%,肺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荧蒽的含量均高于非肺癌肺组织,其中肺癌组织与非肺癌肺组织含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65,q=3.191,P<0.05);芘检出率分别为100%、100%和84.6%,肺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芘的含量均高于非肺癌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1,q=3.281、3.971,P<0.05);2-甲基蒽检出率分别为33.3%、33.3%和30.8%,肺癌组织和癌旁肺组织2-甲基蒽的含量均高于非肺癌肺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F=6.63,q=4.097、4.869,P<0.05)。表1  不同组织标本中PAHs的含量

    3  讨    论

    PAHs是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约43 000吨的PAHs释放到大气中,人们长期吸入和暴露于含高浓度PAHs的空气,PAHs可通过呼吸系统直接进入人体肺部,经生物富集后,导致PAHs在肺组织中的浓度明显增高。PAHs是一种前致癌物,需在体内经代谢活化后转变成终致癌物才具有致突变和致癌作用。以苯并(a)芘为例,其引起DNA损伤的机制可能为:苯并(a)芘进入体内后,大部分在肝脏、肺细胞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酶系(如CYPIA1)的氧化作用下形成环氧化物,然后经环氧化物水化酶(EH)水解成二羟基化合物,再由P-450酶系二次环氧化生成二羟基环氧化物,此为终致癌物,可与靶细胞DNA结合,形成DNA加合物,从而引起DNA损伤,启动致突变、癌过程〖6,7〗。本实验测定的肺组织中各种PAHs的含量比环境介质中PAHs的含量高出1~3个数量级,其中苯并(a)芘含量是空气中苯并芘含量的(3.2~8.7)×104倍,是水中的(8.3~25.2)×105倍,是香烟中的80~300倍,是烟熏大黄鱼中的110~540倍,提示肺组织对PAHs具有很强的生物富集能力。同时,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肺癌组织中PAHs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癌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肺癌的发生与其相应组织中的PAHs含量有相关性,PAHs可能就是导致人类肺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齐鲁医学杂志2009年6月第24卷第3期  Med J Qilu, June 2009, Vol.24, No.30

    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常见的PAHs环境污染物数量和种类有不断增加趋势,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因此,控制污染源,采用生物或化学方法处理已经造成环境污染的PAHs,减少PAHs化合物的摄入对于降低肺癌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ARFSTEN D P, SCHAEFFER D J, MULVENY D C. The effects of ne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on the toxic effect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animals and plants: a review[J]. Ecotoxicol Environ Saf, 1996,33(1):1-24.

[2]安社娟. 多环芳烃致癌的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5,32(1):10-13.

[3]杨国栋,孟庆珍. 焦炭生产对空气及土壤的污染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0,17(1):31-33.

[4]OKONA-MENSAH K B, BATTER SHILL J. An approach to investigating the importance of high potenc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in the induction of lung cancer by air pollution[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5,43(7):1103-1116.

[5]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医用统计学软件PPMS 1.5的组成和应用特点[J]. 齐鲁医学杂志, 2009,24(1):29-32.

[6]TRETYAKOVA N, MATTER B, JONES R, et al. Formation of benzo 〖a〗 pyrene diolepoxide-DNA adducts at specific guanines within K-ras and p53 gene sequences: stable isotope-labeling mass spectrometry approach[J]. Biochemistry, 2002,41(30):9535-9544.

[7]NESNOW S, DAVIS C, NELSON G B,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genotoxic activities of the K-region dihydrodiol of benzo 〖a〗 pyrene with benzo 〖a〗 pyrene in mammalian cells: morphological cell transformation;DNA damage and stable covalent DNA adducts[J]. Mutat Res, 2002,521(1-2):91-102.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山东 青岛 266003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