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9年第24卷第4期

青年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病人溶栓治疗的护理(附2例报告)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矢状窦血栓形成。护理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多因延误诊治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尽早确诊、及时正确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成功采用溶栓方法治疗2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青年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矢状窦血栓形成;血栓溶解疗法;护理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多因延误诊治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尽早确诊、及时正确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成功采用溶栓方法治疗2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青年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男,18岁,因出现头痛、复视1月余伴左上肢及左躯干麻木感5 d,CT显示上矢状窦增宽,内呈高密度影,MRV检查示上矢状窦内血栓形成,于2008年6月29日收入院。病人神志清醒,言语清楚,自述头痛为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加重,双颞顶明显,严重时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7.5 ℃,血压16/9 kPa,复视,左眼外展受限,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入院当天行腰椎穿刺术,压力示0.40 kPa,给予降颅压、抗凝药物治疗。6月30日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结果示上矢状窦内血栓形成,给予经导管尿激酶30万单位溶栓。术后给予生理盐水10 mL加肝素钠12 500 U微量泵静脉泵入,定时采血复查出凝血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泵入速度,共应用肝素钠6 d。每日服用抗凝药华法令2.5 mg。7月4日行腰椎穿刺术,压力示0.12 kPa,病人感头痛明显减轻。7月5日行MRI及MRV检查,结果示上矢状窦通畅。经治疗17 d,病人头痛症状缓解,复视症状消失,左眼外展功能恢复,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5级,左上肢及左躯干麻木感消失,于7月15日治愈出院,嘱病人出院后每日服用抗凝药华法令2.5 mg,持续半年,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3之间,每周复查凝血功能,门诊随诊。

    例2,女,19岁,因出现头痛20 d伴左侧肢体麻木感3 d,CT显示脑内异常密度影及MRV检查示上矢状窦内血栓形成,于2008年6月28日入院。病人神志清醒,言语清楚,自述头痛为持续性钝痛伴阵发性加重,严重时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7.3 ℃,血压17/8 kPa,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入院当天行腰椎穿刺术,压力示0.38 kPa,给予降颅压、抗凝药物治疗。6月29日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结果示上矢状窦内血栓形成,给予经导管尿激酶25万单位溶栓。术后给予生理盐水10 mL加肝素钠12 500 U微量泵静脉泵入,定时采血复查出凝血时间,根据结果调整泵入速度,共应用肝素钠7 d。每日服用抗凝药华法令2.5 mg。7月3日行腰椎穿刺术,压力示0.11 kPa,病人感头痛明显减轻。7月5日行MRI及MRV检查,结果示上矢状窦通畅。经治疗15 d,病人头痛症状缓解,左侧肢体肌力恢复至5级,左侧肢体麻木感消失,于7月12日治愈出院。嘱病人出院后每日服用抗凝药华法令2.5 mg,持续半年,使INR维持在2~3之间,每周应复查凝血功能,门诊随诊。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病人由于年龄小,头痛症状反复发作,对疾病有恐惧、悲观、焦虑情绪;同时对治疗方法不甚了解,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护士要向病人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及治疗前后的相关配合事项。向病人介绍成功病例,增强病人治疗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术前备皮,禁食、禁水6 h,作碘剂过敏试验,教会病人床上行大小便。在溶栓过程中应用的血管造影剂经肾脏排泄,同时由于术后需长期服用抗凝剂华法令,所以术前要检测病人的肝、肾功能及了解有无出血性疾病。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病人交接  病人从介入室回到监护室,协助搬运病人,并在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持双下肢与躯干平直,护士要向介入医生了解病人术中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用药名称及剂量,观察术区股动脉创口情况(有无出血、 渗血、 皮下血肿),监测生命体征及双侧足背动脉搏动、皮温、皮色情况,每15 min测量1次,并详细记录。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2.2.2  保持下肢制动  由于术区为动脉,为避免出现活动性出血及皮下血肿,应嘱病人绝对卧床并保持下肢伸直24~48 h,严格避免下肢活动,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暂时的保护性约束。同时应注意预防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可将手轻轻置于双下肢及臀下,轻柔按摩,避免受压时间过长,形成压疮及下肢静脉血栓。

    2.2.3  保持管路通畅  对于血栓形成时间较长、 溶栓速度较慢的病人,需进行持续的静脉溶栓治疗。护士应随时巡视,发现所剩液量不多时及时通知医生,提前作好准备,避免准备时间过长而导致静脉管路堵塞。熟练使用微量注射泵,更换液体时动作迅速,确保液体持续滴入不间断。

    2.2.4  观察有无出血及出血倾向  脑静脉窦血栓直接溶栓的主要并发症是溶栓和抗凝情况下的脑内致命性出血。护士应每15~30 min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瞳孔、肢体及语言功能的变化,若病人出现意识障碍及新的病理征,应考虑颅内出血的发生。观察术区穿刺处周围有无红肿、压痛,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在抗凝情况下,穿刺处出现局部血肿多为穿刺点渗血所致,表现为局部肿胀。若出现此种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另外,还应注意病人有无牙龈及皮肤黏膜出血、便中带血、血尿等情况,并根据医嘱定时采血查凝血功能。

  2.2.5  观察病人临床症状缓解情况,随时做好再次手术准备  病人应用溶栓药物,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变化,需要继续进入介入室进行进一步治疗,所以护士应保证病人处于手术前的准备状态,避免延误病人手术时机。

    2.2.6  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  病人腰穿压力均高于正常,应随时观察瞳孔变化,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呕吐,防止脑疝的发生。注意病人语言功能和肢体活动情况,防止脑梗死的发生。了解病人有无胸闷、气短等表现,以防止发生肺栓塞。


作者单位:1 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山东 青岛 266011; 2 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