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10年第25卷第4期

白血病儿童家庭环境分析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白血病儿童的家庭环境,为开展家庭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入住我院的白血病病儿60例、住院非白血病病儿60例以及正常儿童600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其家庭环境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白血病儿童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评分明显低于非白血病病儿以及正常儿童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白血病儿童的家庭环境,为开展家庭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入住我院的白血病病儿60例、住院非白血病病儿60例以及正常儿童600例,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其家庭环境进行评定和分析。结果 白血病儿童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评分明显低于非白血病病儿以及正常儿童家庭,矛盾性评分明显高于非白血病病儿以及正常儿童家庭,差异均有显著性(F=7.74~8.89,q=2.912~9.891,P<0.01)。而非白血病儿童与正常儿童家庭相比,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控制性10个分量表家庭环境特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白血病儿童家庭环境存在缺陷,为改善病儿预后和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应对其家庭环境进行干预。

【关键词】  白血病;儿童;家庭特征

  ANALYSIS ON HOME ENVIRONMENT OF CHILDREN WITH LEUKEMIA 

  WANG WEI, ZHAO CHUNLING, WU FENG, et al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home environment of children with leukemia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evidence for family intervention. Methods By using home environment scaleChinese version (FESCV), 60 children hospitalized with leukemia, 60  with nonleukemia and 600 normal children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cohesion, intellectualorientation and recreational orientation in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leukemi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both the groups of nonleukemia and normal children (P<0.01), but conflict factor score was higher (F=7.74-8.89,q=2.912-9.891,P<0.01).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nonleukemia diseases and normal children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ten home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timacy, sentiment expression, contradiction, independence, achievement,  knowledge, recreation,  moral and religious concept, and  control (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defects in home environment of children with leukemia.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sick children and rais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 intervention in their home environ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KEY WORDS] leukemia; chil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疾病治疗效果评价也从单纯生物学指标逐渐转向生物、心理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综合性指标,治疗最终目标已转向提高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小儿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小儿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小儿白血病治疗和预后方面的进步被认为是现代医疗的巨大成就之一。虽然目前小儿白血病临床治疗水平很高,但即使在无病生存病儿中也普遍存在生活质量差的问题,病儿均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在影响白血病病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中家庭支持系统是否为病儿提供支持、帮助、理解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关注白血病病儿的家庭环境特征,为改善病儿的家庭环境,提高病儿的健康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11月—2010年2月,随机选择我院儿科血液病房住院白血病儿童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1.7~13.0岁,平均7.79岁。住院非白血病病儿60例,为我院普通儿科住院病儿,其中哮喘21例,肺炎15例,过敏性紫癜15例,肾病综合征9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2~12.0岁,平均6.57岁。所有疾病按文献[1]标准诊断。正常儿童600例,男296例,女304例;年龄1.3~14.0岁,平均7.83岁。3组儿童及其家长均同意参加实验研究。

  1.2  研究方法
   
  家庭环境特征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2],此问卷包括90道是非题,包括儿童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控制性共10个分量表,每条项目按2级评分,其中“是” 为1分,“否”为0分。按照《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3]分别评价10个分量表的家庭环境特征。研究人员向儿童家长说明各项测试及量表意义及填写方法,在研究者统一指导语下由家长填写。收集调查表,剔除不合格者。整理材料,确保问卷回收率达98%以上。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和PPMS 1.5[4]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用±s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白血病儿童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评分低于非白血病儿童以及正常儿童,矛盾性评分则高于非白血病儿童以及正常儿童,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F=7.74~8.89,q=2.912~9.891,P<0.01);非白血病儿童与正常儿童家庭相比,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及控制性10个分量表家庭环境特征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各组儿童家庭环境特征分析(略)

  3  讨论
   
  白血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疾病无论对病儿还是家长都是一种应激原,父母往往接受不了这种恶性刺激,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经历复杂的情感和心理冲突,常常出现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如焦虑、抑郁、易激惹、负罪感、自卑感、孤僻不合群和退缩等[56]。父母的适应不良和情绪问题,反过来对病儿的躯体疾病造成不良影响。
   
  本研究采用FESCV分别评价白血病和非白血病病儿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包括:①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的程度;②情感表达,即鼓励家庭成员公开活动,直接表达其情感的程度;③矛盾性,家庭成员之间公开表露愤怒、攻击和矛盾的程度;④独立性,即家庭成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的程度;⑤成功性,是指将一般性活动(如上学和工作)变为成就性或竞争性活动的程度;⑥知识性,即家庭成员对政治、社会、智力和文化活动的兴趣爱好大小;⑦娱乐性,也就是参与社交和娱乐活动的程度;⑧道德宗教观,即对伦理、宗教和价值的重视程度;⑨组织性,代表安排家庭活动和责任时有明确的组织和结构的程度;⑩控制性,即使用固定家规和程序来安排家庭生活的程度[3]。
   
  知识性强的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儿童的心理发育,会主动地为儿童创造适宜的机会;知识性差的家长由于其本身的文化素质、认识水平、价值观念等所限,制约着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态度[7]。家庭和睦、亲密度高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感,有利于其心理行为的正常发育[8]。组织性强的家庭家长办事多认真严格,讲原则,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孩子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白血病儿童家庭环境存在缺陷,家庭亲密度、知识性和娱乐性评分低于非白血病儿童以及正常儿童,矛盾性评分高于非白血病儿童以及正常儿童,差异有显著性。提示早期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会使儿童形成病态心理以及不良社会适应性,使其持续处于焦虑、恐惧和压抑的心理状态下,形成了病理的心理防御机制,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因此,在改善白血病儿童预后和提高健康生活质量方面,家庭环境干预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 实用儿科学[M]. 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391836.

  [2] 邹定辉,周远东,费立鹏.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第三次修订)[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增刊:93101.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2:3135.

  [4] 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1):9193.

  [5] 王惠梅,王慧琴,胡先明. 住院儿童心理压力及对策[J]. 中国健康教育, 2003,19(12):955956.

  [6] 孟毅,付晓燕,李春波,等. 血液肿瘤儿童及其家长心理状态[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16(7):457459.

  [7] 苏程,黄钢,胡连新. 家庭环境对社会恐惧的影响[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7:16.

  [8] 骆渊,张雪琴. 网络成瘾青少年家庭环境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2):53.

作者: 王薇,赵春玲,吴枫,李堂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