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6期论著

B细胞淋巴瘤中错配修复基因GTBP、hMLH1蛋白表达的研究( 基金项目)

来源:INTERNET
摘要: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160030)【摘要】目的探讨GTBP、hMLH1基因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学上的意义。方法对23例B细胞淋巴瘤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nsion法检测GTBP、hMLH1的表达情况。结果DLBCL细胞GTBP蛋白表达阳性7例(7/11),hMLH1蛋白表达阳性3例(3/6)。FL中GTBP蛋白表达有3例(3/5)......

点击显示 收起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160030)

【摘要】 目的 探讨GTBP、hMLH1基因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发生学上的意义。方法 对23例B细胞淋巴瘤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nsion法检测GTBP、hMLH1的表达情况。结果 DLBCL细胞GTBP蛋白表达阳性7例(7/11),hMLH1蛋白表达阳性3例(3/6)。FL中GTBP蛋白表达有3例(3/5),hMLH1蛋白表达阳性4例(4/4)。DLBCL中GTBP、hMLH1蛋白表达与FL中GTBP、hMLH1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原发生于淋巴结有7例GTBP蛋白表达阳性(7/8),有4例hMLH1蛋白表达阳性(4/6),原发生于淋巴结外有8例GTBP蛋白表达阳性(8/13),有8例hMLH1蛋白表达阳性(8/9),原发生于淋巴结内与淋巴结外的GTBP、hMLH1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度恶性有8例GTBP蛋白表达(8/12),有4例hMLH1蛋白表达阳性(4/6);低度恶性有7例GTBP蛋白表达阳性(7/9),有8例hMLH1蛋白表达阳性(8/9),GTBP蛋白在高度恶性与低度恶性表达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hMLH1蛋白表达在低度恶性较高度恶性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MLH1和GTBP错配修复基因蛋白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组织学类型、肿瘤的发生部位可能无关系。hMLH1基因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错配修复基因 GTBP hMLH1 免疫组化

The study of mismatch repair gene GTBP and

hMLH1proteins in B-cell lymphoma

Wei Zhonghua,Xie Yuping

The Affiliated Hospiatl of Zunyi Medical College,Guizhou563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GTBP、hMLH1protein in the pathagenesis of the B-cell lymphoma.Methods Twenty-three cases with B-cell lymphoma were observed about the expression of GTBP and hMLH1proˉteins by the method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En Vinsion.Results In DLBCL,the positive cells for GTBP was found in7cases(7/11),the positive signal for hMLH1was detected in3cases(3/6);the FLrevealed GTBP positive signal in3cases(3/5)and the hMLH1positive signal in4cases(4/4).Between the DLBCL and FL,no any significant difˉ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GTBP and hMLH1expression(P>0.05).In the nodal cases,there were7cases showing GTBP positive tumor cells(7/8)and4cases expressing hMLH1positive cells(4/6).In the extra-nodal site,there were8cases for GTBP positive(8/13)and8cases for hMLH1positive(8/9).So,between the nodal and extra-nodal sites,there were also no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detected in the GTBP and hMLH1expression(P>0.05).In high grade group,we have found8cases were positive for GTBP(8/12)and4cases positive for hMLH1(4/6).In the low grade group,the GTPB positive cells could be seen in7cases(7/9)and hMLH1positive cells also be found in8cases(8/9).hMLH1has more expression frequence in the low grade group than that in thehigh grade group(P<0.05),but GTBP was not.Conclusion There are no any relationshipes between the B-cell lymphoma histological catˉegories、the location of tumor and the GTBP/hMLH1expression in the tumor cells.So we consider that hMLH1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cell lymphoma.

  Key words B cell lymphoma mismatch repair gene GTBP hMLH1 immunohistochemistry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是指细胞对复制错误进行的修复,是生物体维持自身遗传物质稳定性的重要机制。已被克隆的人类MMR基因共有6个,包括hMSH2、hMLH1、hPMS1、hPMS2、hMSH6(GTBP)、hMSH3。这些基因的缺陷可致复制后错配修复功能丧失,引起细胞的高自发突变率,最终导致整个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产生突变体。其中最常见的突变体表型(mutatorphenotype)为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Boyer等报道证实错配修复基因缺陷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GTBP、hMLH1是已被克隆的人类MMR基因中的2个。GTBP蛋白染色定位在2p16,其功能是与hMSH2形成复合物,对应的同源物为MutS;hMLH1蛋白染色体定位在3p21.3-23,其功能是与错配点结合并修复,对应的同源物为MutL [1] 。由于DNA错配修复基因发生突变,对错配的修复功能降低,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在恶性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关注,因此,直接检测肿瘤组织中MMR基因蛋白表达情况能更直观地反映基因的功能状况。目前国内有关MMR和MSI在各型淋巴瘤中的研究较为少见,MMR和MSI在淋巴瘤发病学中的意义和作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错配修复基因GTBP、hMLH1蛋白在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期为结合MSI进行综合分析,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标本来自1998年1月~2003年11月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的B细胞淋巴瘤档案资料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8岁。平均年龄46.8岁。男∶女为2.3∶1。所有病例均根据2001年最新WHO分类,均经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其中DLBCL12例,MALT3例,FL5例,BCLL/SLL1例,B-LBL/ALL1例,B-PLL1例。23例B细胞淋巴瘤中发生于淋巴结9例,其中颈部淋巴结有6例。其次分别发生于腹股沟及肠系膜和大网膜淋巴结。原发于淋巴结外的分布较广,有14例,包括胃肠道、阴茎、右上肺叶肿块、脾、胰尾等。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过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所有标本均经过10%的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根据WHO分类 [1] ,高度恶性组13例(DLBCL12例,B-LBL/ALL1例)。低度恶性组10例(FL5例,BELL/SLL1例,MALT3例,B-PLL1例)。

  1.2 方法

  1.2.1 试剂来源 一抗GTBP、hMLH1均购自美国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En Vinsion复合物和DAB显色剂购于基因公司。

  1.2.2 玻片处理 载玻片于10%重氯酸钾液中浸泡12h,盖玻片浸泡6h,自来水冲洗干净后蒸馏水浸泡,70℃烤箱中烘干,每张玻片上涂抹一层多聚赖氨酸防脱片剂,室温凉干备用。

  1.2.3 化学处理 免疫组织化学进行En Vinsion法染色。

  1.3 染色结果的判定 细胞核出现弥漫性棕黄色或棕褐色细颗粒状染色为阳性细胞,反之为阴性。阳性细胞≤25%标记为(+);阳性细胞25%~50%标记为(++)。阳性细胞>50%标记为(+++)。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严格按照统计学要求进行收集、整理,建立数据库。采用样本率的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为对比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23例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GTBP、hMLH1表达结果 见表1。

  表1 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GTBP、hMLH1表达结果

  图1 DLBCL瘤细胞hMLH1 核阳性(ABC×200)

  2.2 不同组织学类型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GTBP、hMLH1蛋白的表达 见表2。

  表2 不同组织类型GTBP、hMLH1表达

  2.3 不同部位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GTBP、hMLH1表达结果 见表3。

  表3 不同部位GTBP、hMLH1表达

  2.4 不同恶性程度B细胞淋巴瘤组织中GTBP、hMLH1表达结果 见表4。

  表4 不同恶性程度GTBP、hMLH1表达

  注: ˇ 与低度恶性组比较P<0.05 高度恶性组13例,有8例GTBP蛋白表达(8/12),4例hMLH1蛋白表达阳性(4/7)。低度恶性组10例,有7例GTBP蛋白表达阳性(7/9),8例hMLH1蛋白表达阳性达(8/8)。GTBP蛋白表达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中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MLH1蛋白表达在低度恶性组与高度恶性组中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DNA的双螺旋结构是靠A-T,G-C之间的氢键互补配对而维持的,当各种因素使DNA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了错误,即形成了DNA的错配。为保证DNA复制的忠实性,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降低细胞的自发突变,需要对错配的碱基进行修复,即错配修复。发挥这种作用的基因即错配修复基因。当错配修复基因由于突变而不能发挥错配修复功能时,将会出现微卫星的不稳定性。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至少有6种错配修复基因与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关,即hMSH2、hMSH6(GTBP)、hMSH3、hMLH1、hPMS1、hPMS2。前3个与大肠杆菌MutS同源,后3个与MutL同源 [2] 。由于DNA复制、修复过程的复杂性,除了错配修复功能缺陷外,导致MSI还可能存在其它机制,特别是对于大多数非结直肠癌的肿瘤,其MSI的产生可能与错配修复功能无关。现有学者提出,广泛、重度的DNA损伤超过了DNA的修复功能时,也可能出现MSI,这就是所谓的过饱和机制,在这种机制下DNA的错配修复功能是完整的 [3]

  基因的突变将产生有缺陷的蛋白,从而不能发挥错配修复功能,导致微卫星DNA的不稳定性,增加整个基因组的不稳定性,从而引起包括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等一系列改变,当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发生多种肿瘤。hMLH1、GTBP是MMR基因中的2个。hMLH1基因是研究较多的一种,1994年由Bronner等在研究遗传性非息肉形成性结、直肠癌的过程中发现,它定位于染色体的3p21.3-23,基因组DNA全长约58kb(不包括启动子),含19个外显子,cDNA全长2484bp,编码长度为2268bp的

作者: 魏中华 谢宇平 2005-7-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