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7期论著

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特点

来源:INTERNET
摘要:正常妊娠,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时,我们称之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及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异位妊娠按不同部位分为:(1)输卵管妊娠:依发生率的高低分为壶腹部、峡部、伞端及间质部妊娠。(2)卵巢妊娠:分为原发、继发卵巢妊娠,伞端—卵巢......

点击显示 收起

  正常妊娠,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体腔内膜,当受精卵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时,我们称之为“异位妊娠”。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及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异位妊娠按不同部位分为:(1)输卵管妊娠:依发生率的高低分为壶腹部、峡部、伞端及间质部妊娠。(2)卵巢妊娠:分为原发、继发卵巢妊娠,伞端—卵巢妊娠及腹腔—卵巢妊娠。(3)腹腔妊娠:分为原发和继发腹腔妊娠。(4)复合妊娠: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如卵巢—宫内复合妊娠,卵巢宫外复合妊娠 [1,2]  。(5)其它:残角子宫妊娠、宫颈妊娠、子宫肌内妊娠、子宫憩室妊娠、双角子宫妊娠、子宫膈部妊娠等。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子宫切口疤痕妊娠亦有报道 [3]  。现将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特点介绍如下。

   1 输卵管妊娠

    异位妊娠中最常见,占95% [4]  。其病因为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各种节育措施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急性破裂的输卵管妊娠以峡部及间质部破裂最凶险 [1,5]  。下面我们按发生率叙述各种输卵管妊娠的特点 [6]  。

    1.1 输卵管壶腹部妊娠 输卵管妊娠中最常见的。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出现在妊娠8~12周,时间稍迟于峡部妊娠,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 [7]  。

    1.2 输卵管峡部妊娠 症状发生早,妊娠6周左右,易发生输卵管妊娠破裂。若破裂朝向阔韧带,可继发阔韧带妊娠,进而发展为腹膜后妊娠。峡部因血管较大,吻合支多,此处管腔最窄,破裂处常有动脉损伤,发生急性腹内大出血 [8]  。

    1.3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较少见。因宫角部周围肌肉较厚,故发生破裂时间较迟,甚至可在妊娠16~18周。此处血供来自子宫和卵巢血管,血运丰富,一旦破裂,病势险恶。故应争取在破裂前做出诊断,但由于病人就诊较晚,因出血而死亡的病死率高于其它部位的妊娠。

    1.4 输卵管伞部妊娠 极少见。多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也可构成伞端—卵巢妊娠或继发伞端—腹腔妊娠,症状多出现在早孕期,偶可达孕中期。

    2 卵巢妊娠

    卵巢妊娠分原发和继发2种。确诊靠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其诊断标准为 [9~12]  :(1)双侧输卵管必须正常,可与妊娠卵巢分开。(2)囊胚种植于卵巢。(3)囊胚必须以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相连。(4)囊胚壁为卵巢组织。(5)镜下输卵管组织不存在妊娠现象,可诊断为原发卵巢妊娠。囊胚壁未被卵巢完全包绕,但一侧或一部分为卵巢组织,可考虑为继发卵巢妊娠 [13,14]  。

    鉴别原发、继发临床意义不大,但要注意一些趋势 [5]  :(1)卵巢妊娠和其它部位异位妊娠发生率的比率为0.7:100,但IUD为1:9。曾有作者通过45000例放置IUD研究记录,IUD对宫内妊娠阻止率为99.5%,对输卵管妊娠阻止率为95%,可对卵巢妊娠无阻止作用。(2)未发生破裂的卵巢妊娠最终可发展成卵巢血肿,把残留的胎盘、胚芽甚至胎儿包在其中。在行卵巢囊肿切除时,认为是“巧克力囊肿”,忽视了详查内容物而漏诊。(3)有重复卵巢妊娠及双胎卵巢妊娠的报道。(4)一般无盆腔炎和不孕症史,也不一定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3 宫颈妊娠

    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称为宫颈妊娠,极为罕见,易误诊。其多见于经产妇,有流产或宫腔手术操作史。易误诊为难免流产而进行多次刮宫,其诊断标准:(1)胚胎接触面中有宫颈腺体组织,即一部分或全部胎盘在宫颈内口以下。(2)胚胎在宫颈腔内,故宫颈形状改变为主要特征。胚胎可使宫颈胀大,壁变薄,组织松软,其上方顶着宫体,可误认为子宫肌瘤。(3)临床特点是阴道出血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出血量可逐渐增多,也可间断大量出血,一旦流产或刮宫时,会因肌肉收缩力差,血窦不易完全闭合,绒毛膜滋养层与合体细胞可侵犯肌层,而导致大出血的危险 [15]  。

    4 腹腔妊娠

    腹腔妊娠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 [16]  ,分两类。

    4.1 原发性腹腔妊娠 其诊断标准为:(1)两侧输卵管、卵巢正常,无妊娠迹象。(2)子宫腔与腹腔间无交通。(3)妊娠只存在于腹腔内,无输卵管妊娠的可能性。

    4.2 继发性腹腔妊娠 多发生在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胚囊落入腹腔,部分绒毛组织仍附着于原着床部位,继续向外生长,可附着于盆腔腹膜及临近脏器表面。

    腹腔妊娠可发展到孕末期,胎儿能存活,但大都于生后死亡。胎儿约50%伴发不同程度的畸形。腹腔妊娠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胎位经常变化,腹壁下可见明显胎动,常导致腹痛,触诊时子宫轮廓不清,胎心音清晰。临产后宫口不扩张,子宫略增大或如孕2~3个月大小,且被推向一侧。阴道排除物为蜕膜组织。诊断以B超较理想,可显示:(1)子宫内无胚囊或胎体反射。(2)羊水液性暗区接近体表 [17]  。

   5 阔韧带妊娠

    又称腹膜外妊娠,指妊娠囊在阔韧带两叶之间生长发育,是一种腹膜后的腹腔妊娠,胎儿或妊娠组织在阔韧带的叶上生长。发病率很低,异位妊娠的1/75~1/163,妊娠的1/183900。在剖腹探查前很少能确诊阔韧带妊娠。B超见胎儿与空的子宫腔分离,子宫外胎盘,假前置胎盘,胎儿头部和孕妇膀胱之间不能辨别子宫等均难以确诊 [18]  。

   6 残角子宫妊娠  

  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良形成残角宫腔,且不与一侧宫腔相通。当另一侧受精卵经腹腔游走,或是精子通过另一侧子宫、输卵管进入腹腔后与本侧卵巢排出的卵子结合达到此残角,形成子宫残角妊娠。常于孕3~4个月后破裂,引起严重内出血。辅助诊断可选用:(1)B超;(2)B超+宫腔探查;(3)诊刮+子宫内膜病理;(4)腹腔镜,对高度怀疑者积极处理,行剖腹探查术以明确诊断 [19]  。术中见妊娠体与对侧宫腔不相通,患侧圆韧带附着在妊娠残角胎囊植入处外侧,依此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相鉴别。

   7 宫角妊娠

    孕卵附着在宫角近输卵管开口部,且妊娠体向宫腔方向发展,严格讲当属宫内妊娠。但在孕早期宫角部膨隆,因伴先兆流产而出血。因胎盘发育受阻,导致胎盘发育不良或剥离困难,甚至形成植入胎盘而带来严重并发症,应予以重视。且宫角部存在重要动、静脉,一旦破裂,引起大出血,导致生命危险。

    1981年,Jansen等提出诊断标准:(1)腹痛伴有子宫不对称性增大,继以流产或阴道分娩。(2)直视下宫角一侧扩大,伴圆韧带外侧移位。(3)胎盘滞留在子宫角部。和其它异位妊娠鉴别:间质部妊娠胚胎向宫腔外生长。宫角妊娠胚胎向宫腔内生长,同侧圆韧带推向外侧,而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同侧圆韧带在块物内侧。

    诊断宫角妊娠,胚胎存活,覆盖胚囊的子宫肌层组织健康,可继续妊娠,但必须严密随访,如有急性破裂需剖腹手术。宫角妊娠流产刮宫需小心,应在B超或腹腔镜监视下刮宫,刮宫仍无法止血者,剖腹切除该侧子宫角、输卵管是唯一方法。

    8 子宫憩室妊娠

    孕卵着床在从宫壁呈卵圆形突起的憩室内,极罕见。 依其宫壁厚薄,向宫腔开口的大小,可发展成子宫破裂、流产。

    9 子宫肌壁妊娠

    孕卵种植在子宫内膜腺体或胚胎滋养层溶解蜕膜及侵蚀肌壁而使孕卵种植,也可以是孕卵外游后在浆膜层种植,再侵入肌壁,虽少见,但易并发子宫破裂而致大出血 [20]  。

   10 重复异位妊娠

    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性治疗(手术或药物)后,再次在子宫外的输卵管或腹腔内妊娠者,最短于首次异位妊娠后2个月,最长可在5~10年后。重复异位妊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异位妊娠相同 [21]  。

   11 复合妊娠 

   宫内与宫外妊娠同时存在,可能是双卵双胎分别位于宫内、宫外,也可能是先后发生于宫内、宫外的两次相隔很近的妊娠 [22]  。复合妊娠极罕见,但由于近年来,促排卵治疗的应用及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使宫内、宫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当确认宫内妊娠同时伴血腹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B超及手术探查是目前诊断主要手段,确诊取决于病理学依据。

    12 子宫切除后的异位妊娠

    本病有两种情况:(1)受孕在子宫切除之前,孕卵尚未游入宫腔,而在术后种植于盆腔脏器各部位。(2)手术后遗留下阴道与盆腔间的孔隙,使卵子与精子有机会在盆腔内相遇。对于术后出现盆腔肿块及血腹症时,除可能考虑术后血肿形成外,还应考虑本病。

   13 持续性输卵管妊娠

    保守性手术或治疗后因滋养细胞已深入管壁肌层或病变范围大,手术未完全取净而发生。临床表现为保守性手术后下腹疼痛,偶见腹腔内继续出血。术后12天以后,血β-hCG仅下降原来的10%以内可诊断 [23,24]  。

    14 其它阴道妊娠、脾脏妊娠、肝脏妊娠、子宫切口疤痕处妊娠等。阴道妊娠罕见,1987年国内曾报道1例。阴道壁见紫兰色包块,宫腔刮出物未见绒毛,阴道壁包块病理见胎盘组织。脾脏妊娠、肝脏妊娠常为输卵管妊娠流产,胚胎种植后生长发育所致。近年来,剖宫产的增多,又出现了子宫切口处妊娠 [25]  。

作者: 马 红 2005-7-2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