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7期综述

中药脂质体制备的研究进展

来源:INTERNET
摘要:【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80-6115(2004)07-0619-03脂质体(liposomes)最初是由英国学者Bangham和Stanˉdish发现并命名的。囊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双分子层厚度约4nm,这种具有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小囊称为脂质体。六十年代末Rahman等人首先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脂质......

点击显示 收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4)07-0619-03 

  脂质体(liposomes)最初是由英国学者Bangham和Stanˉdish发现并命名的。磷脂分散在水中可以自然形成多层囊泡,每层均为脂质的双分子层;囊泡中央和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双分子层厚度约4nm,这种具有类似于生物膜结构的小囊称为脂质体。由于它的结构类似生物膜,又称人工生物膜。六十年代末Rahman等人首先将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脂质体的研究日渐广泛,已遍及了生命科学及膜工程学领域,并逐渐向临床应用发展。

    1 中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通过对近十年的文献总结,常用的中药脂质体制备方法有下列几种。

    1.1 薄膜分散法 将磷脂和胆固醇等类脂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将此溶液置于一大的圆底烧瓶中,再将烧瓶与一个旋转蒸发器相连,旋转蒸发,在真空下蒸除有机溶剂,然后将烧瓶浸入30℃的恒温水浴中,旋转使其在器壁形成一层均匀的薄膜,再将水溶性药物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将此缓冲液加入上述的烧瓶中,再加入一些小的玻璃球以帮助分散,再次将烧瓶连于旋转蒸发器上,不断搅拌,直到器壁上的膜完全溶脱而形成均匀的乳白色分散液为止。用这种方法制得的为多层脂质体药物。此法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即可
进行。它是最原始但又是迄今为止最基本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紫杉醇 [1]  和人参皂甙脂质体 [2]  等均用此法制得脂质体。

    1.2 薄膜-超声波分散法 将薄膜分散法制成的大多层脂质体用超声波仪超声处理,则根据所采用超声的时间的长短而获得0.25~1μm的小单层脂质体。将其通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50或G-100等)进行柱层析,分离除去未包入的药物即得到脂质体混悬液。如制备大黄素纳米脂质体 [3]  和硫酸氢黄连素脂质体 [4]  ,以及脂质体猪苓多糖 [5]  。

  1.3 熔融法 此法是将磷脂、表面活性剂加少量水相溶解,胆固醇熔融后与之混合,然后滴入65℃左右的水相溶液中保温得制。该法不使用有机溶剂,比较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如制备黄芪多糖脂质体 [6]  和高三尖杉酯碱(HH)多相脂质(139-5) [7]  。

    1.4 冻干法 系将类脂高度分散在水溶液中,冷冻干燥,然后再分散到含药物的水性介质中,形成脂质体。冻干温度、速率及时间等因素对形成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稳定性都有影响。此法尤适于过热不稳定的药物。如制备蓖麻毒素脂质体 [8]  。

    1.5 冻融法 此法先制备未包封药物的小单室脂质体,在冻干前将待包封的药物加入,在快速冷冻过程中,由于冰晶的形成,使形成的脂质体膜破裂,形成冰晶的片层与破碎的膜同时存在,这一状态不稳定,在缓慢融化过程中,暴露出的脂膜互相融合重新形成脂质体。如制备骆驼蓬总碱 [9]  和丹参酮脂质体 [10]  。

  1.6 注入法 此法由Peamer最早发表。将类脂质和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油相),然后把油相均速注射到恒温在有机溶剂沸点以上的水相(含水溶性药物)中,搅拌挥尽有机溶剂,在乳匀或超声得到脂质体。根据溶剂的不同可分为乙醇注入法和乙醚注入法。如制备唐松草新碱脂质体 [11]  、雷公藤内酯酮多相脂质体 [12]  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 [13]  和小檗碱脂质体 [14]  。

    1.7 逆相蒸发法 系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等,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水溶液进行短时超声,直至形成稳定的W/O型乳剂。然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达到胶态后滴加缓冲液,旋转帮助器壁上的凝胶脱落,然后在减压下继续蒸发,制得水性混悬液,通过凝胶色谱法或超速离心法,除去未包入的药物,即得到大单层脂质体。如制备补骨脂素脂质体 [15]  、香菇多糖脂质体 [16]  、天麻素脂质体 [17]  、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 [18]  和紫杉醇磁性长循环脂质体 [19]  。

    1.8 复乳法 此法第一步将类脂溶于有机溶剂(氯仿),加入待包封药物溶于150mmol/L的蔗糖溶液中,振摇形成W/O型乳剂为“子液”;另取与“子液”等量的类脂溶于乙醚,加到200mmol/L的蔗糖溶液中,振摇形成O/W型乳剂,称为“母液”。第二步将“子液”加入“母液”中,立即振摇,形成内含滴的氯仿“微球”即W/O/W型复乳,通氮气不断轻摇,维持氯仿“微球”呈混悬状态,在37℃水气中,蒸发出去溶剂,加等量5%葡萄糖溶液,离心即得。如制备高三尖酯醇碱脂质体 [20]  。

    1.9 前脂质体法 前脂质体为干燥、具有良好流动性能的粒状产品,一旦加水后,即可分散或溶解成等张的多层脂质体混悬液。储茂泉 [21]  等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前脂质体。

    1.10 匀化法 将卵磷脂和吐温-80加入无水乙醇中,于100℃水浴中溶解,得1液,另将胆固醇和油酸适量,加热熔融,得2液。药物加蒸馏水,滴加盐酸不断搅拌至全溶,在60℃水浴中保温,得3液。将1液和2液混合后,加入3液中,立即研磨成糊状,补充适量蒸馏水,经高速捣碎机高速搅拌,最后调至pH7.0左右,定容即得。如制备汉防己甲素脂质体 [22]  。

    1.11 其他 杨时成等 [23]  采用热融分散技术制备了喜树碱固体脂质体。具体方法是按处方量称取喜树碱、豆磷脂和硬脂酸,在通氮气的条件下,加热至80℃,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相同温度含甘油和Poloxamer188得水溶液制成的初乳,在80℃通氮气条件下在高压乳匀机上乳匀5次。充氮气分装后迅速冷却即得含脂质体的混悬液。

  2 中药脂质体的应用

    2.1 抗癌药物 黄芪多糖脂质体口服和注射给药的免疫增强效果均明显强于普通制剂。补骨脂素脂质体在廓清体外对S180细胞的杀伤率较补骨脂素提高30倍,而半数有效剂量仅为补骨脂素的1/45。长春碱和长春新碱包结成脂质体后,可显著降低其血浆廓清率,促进进入网状内皮系统,使药物的毒性降低2.5倍,提高对P388和L1210白血病的疗效。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在不增加药物毒性的情况下,可较长时间保持其有效治疗浓度,延长作用时间。香菇多糖脂质体与小剂量IL-2联合应用,表现了较强的体内靶向扩增,激活腹腔巨噬细胞的抗癌作用,对肿瘤免疫治疗尤其是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十分有益。紫杉醇脂质体冻干型制剂与Cremophor EL以为载体的紫杉醇相比,具有更高的抗肿瘤活性而毒性降低。紫杉醇磁性长循环脂质体具有较好的肿瘤靶向性和缓释长效作用,尤其对乳腺癌的治疗作用明显。顾学裘等用鹤草粉、唐松草新碱及油酸等药物制成的多相脂质体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将喜树碱制成脂质体可防止其水解,增强靶相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此外,班蟊素脂质体用于晚期肝癌的治疗、蟾酥脂质体 [24]  对人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抑制、灵芝多糖脂质体 [25]  对提高肝癌患者巨噬细胞的抗瘤、汉防己甲素脂质体对矽肺的治疗都有显著的作用。

    2.2 免疫制剂 人参多糖多相脂质体 [26]  可激活正常或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受体,有助于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对肿瘤的攻击能力。淫羊藿复合脂质体 [27]  可显著对抗“阳虚”模型小鼠体重、脾重的降低,提高动物RBC-C3b受体花环率和RBC-IC花环率及改善其调节因子的活性,增强淋巴细胞的活性。冬虫夏草脂质体能明显的减少肝脏的胶原沉积,并能抑制1、3型前胶原基因的表达。

  2.3 抗菌、抗病毒药物 口服硫酸氢黄连素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相比,增加吸收4倍多。青蒿酯脂质体 [28]  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纯的青蒿酯。苦参碱脂质体 [29]  对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草乌甲毒脂质体 [30]  可加快药物的透皮吸收,缩短时滞,对炎症和疼痛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4 其他药物 小檗碱脂质体可增加吸收,并明显增强降血糖作用。盐酸川芎嗪脂质体可使川芎嗪提高和延长疗效,缓和毒性,同时可以避免川芎嗪的耐药性。蝎毒的多肽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癫痫活性,但口服不易吸收,且易被胃肠酶破坏,将其制成的脂质体后,实验表明对氨基脲所致癫痫有一定疗效 [31]  。1%毛果芸香碱脂质体滴眼液 [32]  具有缓慢释药,延长作用时间的特点。天花粉蛋白脂质体能减轻天花粉的毒性和过敏反应,有望开发成为抗早孕药物新剂型。

    3 评价与展望

    脂质体具有靶向、长效、降低毒性及保护包封药物的优点,同时还存在一些缺点,中药脂质体也不例外。

    3.1 脂质体的稳定性不够 用常规方法制得的脂质体易于聚集和融和,有效期较短。比较理想的药物制剂最好能够稳定1~2年。

    3.2 脂质体内容物的泄漏 通常脂质体在保存过程中,内容物或多或少都会发生泄漏,尤其是对某些水溶性药物。3.3 脂质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对不同的药物,脂质体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差别很大。有些药物的载药量极低,这就很难发挥药物的作用。

    3.4 制备工艺难以工业化 脂质体有些制备工艺比较复杂,不易大规模生产。有些制备工艺则不易消毒,或者需大量使用有机溶剂而使蛋白质变性,降低了药物的活性。

    一般的脂质体的靶向性主要集中于网状内皮细胞丰富的器官,若想对其他组织器官进行治疗其靶向性不明显。 通过查阅,可以看到中药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与西药相比要少,许多新的方法都未能使用,而且受到中药有效成分的制约。在选择制备方法时,较多的选择传统的方法,如薄膜分散法和逆向蒸发法应用较多。由于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复杂,所制得的脂质体的包分率和载药量、稳定性难以达到预期的要求。因此针对不同的成分要选择不同的方法,相同的成分也可用不同的方法制备脂质体,以期达到理想制剂的要求,使脂质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工业化生产。目前中药脂质体的制备还处在不断的摸索研究阶段,相信随着对脂质体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药脂质体产生,并对中药制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阎家麒,童岩,王九一.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抑瘤作用的研究.药物生物技术,1996,3(3):1.

    2 丁玉玲,马淑贤,卢秀荣,等.人参皂甙脂质体(GSL)的研制.职业眼病杂志,1995,18(2):97-98.

    3 顾宜,石玉,张三奇,等.大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和质量评价.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3,24(5):479.

    4 薛玉英,翁帼英,何俊峰,等.口服硫酸氢黄连素脂质体的研制.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2):730.

    5 张中冕,段方红,张明智.脂质体猪苓多糖抗肝转移癌作用的研究.胃肠学和肝病杂志,1999,8(3):180-182.

    6 邓英杰,刘素芹,韩丽梅,等.黄芪多糖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研究.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1):1-4.

    7 唐世军,苏德森,顾学裘.高三尖杉酯碱多相脂质体注射液物理性质的研究.药学学报,1986,21(8):618-622.

    8 张今,秦德安,陈百先,等.包有蓖麻毒蛋白脂质体制备、性质及毒性研究.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报,1999,31(4):472-474.

  9 吴明星,利华明,李绍珍,等.骆驼蓬总碱及其脂质体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抑制作用.眼科研究,1999,17(4):275-278.

    10 储茂泉,古宏晨,刘国杰.丹参酮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稳定性.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1,32(9):400-404.

    11 陆彬.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7.

  12 宁晓闽,刘锡均,王宝奎,等.雷公藤内酯酮多相脂质体的试制.福建药学杂志,1994,6(1):14.

    13 张学农,孙殿甲,李观海.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4,25(10):441-445.

    14 刘衍兴,郭辉.小檗碱及其脂质体降血糖作用实验研究.基层中药杂志,1999,13(1):18-19.

    15 赵建斌,崔勤,王连刚,等.补骨脂素脂质体的研制及细胞毒作用初步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18(6):封三.

    16 盛剑秋,殷芳龄.香菇多糖脂质体联合IL-2体内靶向巨噬细胞抗癌作用的研究.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8,10(5):25.

    17 陈亮,江远明.天麻脂质体的研究.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2,23(6):295-296.

    18 马雄,邱德凯,徐军,等.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9):28-30.

    19 张景,张志荣,秦少荣,等.紫杉醇磁性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3,38(7):520-522.

    20 徐岩,杨国华,靳伟民,等.高三尖杉酯碱脂质体及高三尖杉酯碱注射液对兔滤过术的作用.中华眼科杂志,1998,34(4):304-307.

    21 储茂泉,古宏晨,刘国杰,等.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前体脂质体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1,37(1):32-35.

  22 杨赛丽,杜英杰,曾照玉,等.脂质体包裹对汉防己甲素细胞毒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中草药,1995,26(9):470.

    23 杨时成,朱家壁,梁秉文,等.喜树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药学学报,1999,34(2):146.

    24 田普训,南勋义,李旭,等.蟾酥脂质体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4,15(6):432-435.

    25 杨玉秀,段方龄.灵芝多糖脂质体激活肝患者巨噬细胞抗瘤作用的研究.中华消化杂志,1997,17(1):58.

    26 顾学裘,江春,顾茂瑜,等.人参多糖多相脂质体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7,14(4):250-253.

    27 孟宪丽,张艺,骆永珍,等.淫羊藿复合脂质体对正常及“阳虚” 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5,7(4): 38-40.

    28 孙月琴,谢星辉.青蒿酯脂质体的研究.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2,23(2):62-72.

    29 李常青,刘妮,李小,等.苦参碱脂质体对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热带医学杂志,2003,3(1):19.

    30 翁伟宇,徐惠南,力弘,等.中国临床药学医药杂志,2003,12(3):131.

    31 全东琴,苏德森,张景海,等.蝎毒脂质体前体制剂的研究.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7,18(3):116-118.

    32 张惠成,姚克.1%毛果芸香碱脂质体滴眼液对兔眼的缩瞳作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3,(1):343-345.    

  作者单位:430061湖北中医学院( △ 2003级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04-03-30) (编辑维 兰) 

作者: 孙芸 许汉林 2005-7-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