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8期临床护理

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发生

来源:INTERNET
摘要:为了全面提高化疗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在预防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现状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997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化疗患者200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胃肠癌病人112例,肝胆癌病人24例,乳腺癌病人64例。发生静脉炎病人3......

点击显示 收起

    PDCA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它反映了开展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循P(Plan)—计划、D(Do)—实施、C(Check)—检查、A(Action)—总结的一套工作程序。为了全面提高化疗病人的护理质量,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运用在预防化疗患者静脉炎的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计划阶段(P)

  1.1 现状调查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997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化疗患者200例进行观察分析,其中胃肠癌病人112例,肝胆癌病人24例,乳腺癌病人64例;穿刺上肢静脉148例,穿刺下肢静脉52例;发生静脉炎病人38例,其中下肢15例,上肢23例。由此可见,化疗病人并发静脉炎的比例较高,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1.2 静脉炎的判定标准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1] 。

  1.3 分析现状,找出发病诱因及相关因素 质量管理(QC)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经过充分讨论,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找出导致化疗患者静脉炎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对血管的损伤大。如:长春新碱(VCR)静脉反复注药可致血栓性静脉炎,阿糖胞苷(AraC)静脉注射局部可有血栓性静脉炎,应予注意;甲氨蝶呤(MTX)偶见色素沉着、皮炎,严重时可产生剥脱性皮炎,应及时停药 [2] ;丝裂霉素C注射后局部刺激性较大。[3] (2)静脉回流缓慢和半坐卧位,决定了下肢静脉炎较多。(3)人体下肢的静脉瓣最多 [4] ,血流回流最慢,输液时,液体和药物滞留于下肢静脉的时间比滞留于上肢静脉的时间长,所以易致下肢静脉炎。(4)我们在追问下肢静脉炎患者的病史时,发现2例曾有下肢受伤的历史,其局部的血液循环和抗炎能力比其他病人差。(5)免疫力低下是发生静脉炎的一个重要原因。①化疗患者常有恶心、呕吐、厌食等胃肠道反应,抗代谢药物大剂量应用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口腔炎及口腔溃疡 [5] 。②病人因摄入不足和肿瘤消耗能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此时,病人体内几乎所有的血清补体成分均降低,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减少,胸腺、脾脏缩小,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出现淋巴细胞耗竭现象 [6] 。③免疫力显著降低,对穿刺所造成的静脉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化学性刺激(药物引起的)及细菌所致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也随之降低。(6)护士静脉穿刺操作粗暴,不注意保护血管以及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均可诱发、加重静脉炎。在以上诸多因素中,QC小组成员一致认为:不注意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保护静脉和化疗药物刺激性较强(应注意充分稀释)是引起静脉炎的主要原因。

  1.4 制定措施,寻求防治方法 针对易发生静脉炎的环节制定护理对策。(1)护士必须充分熟悉所用化疗药物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对强刺激性药物如:氮芥、自力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丝裂霉素等,注射前必须将药物稀释到规定浓度,注完抗癌药物后,再注入生理盐水10~20ml,可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注射过程中如发现药物溢出血管外,应立即停止注射或输液,用生理盐水10ml、2%普鲁卡因2ml、地塞米松15mg混合后注射于外溢血管周围的皮下组织,剧痛者局部可冰敷,外涂氢化考的松软膏。1例患者静注丝裂霉素时轻微渗出,立即采用此法后24h好转,无并发症发生。(2)尽量避免选择下肢静脉输液,如特殊情况或病情需要在下肢静脉穿刺,输液时可抬高下肢20°~30°,以加快血液回流,缩短药物或液体在下肢静脉的滞留时间,减轻其对下肢静脉的刺激。我们对6例乳腺癌的病人采取此方法,不仅保证了按时完成输液,而且无一例发生静脉炎。(3)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的抗炎能力。(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静脉给药时应制定静脉使用计划,注意保护静脉,不应轻易使用大静脉,一根静脉不能连续使用,左右肢体静脉交替输药。输液过程中,持续热敷穿刺肢体,特别是用湿热敷效果最好,每2h1次,每次20min。热疗改善了病人的血液循环,加快了静脉回流,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助于血管壁创伤的修复,增强了病人局部的抗炎能力。我们对200例病人中98例采用了热疗的方法,无一例发生静脉炎。(5)穿刺前应详细询问四肢外伤史,避免选择患肢静脉穿刺。穿刺时应避开关节部位,尽量选择前臂静脉,以防药物溢出、损伤手背、腕部肌腱和韧带。(6)对已出现静脉炎的患者应停止注射,抬高患肢,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或行超短波理疗。38例静脉炎患者经使用此法均于1周内痊愈。

  2 实施阶段(D)

  按照预定计划、措施及时间安排,小组成员分工实施。(1)召开护士会,教育全体护士增强责任心,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使每位护士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这是开始全面质量管理(TQC)的思想保证。(3) 明确工作目标,严格自觉地按要求执行。(4)QC小组每周活动2次,并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小组成员定期向组长汇报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组长定期检查各班措施落实情况。

  3 检查阶段(C)

  3.1 制订检查考核标准 根据计划要求,结合全院护理工作特点,制订出全面细致的检查标准,即严禁化疗药物外渗,采取多种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检查内容包括:护士素质、化疗药物知识掌握情况、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查对制度、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巡视病房情况。

  3.2 检查方法 利用三级医院质控网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检查各班工作。首先QC小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QC小组成员直接参与计划措施实施,每周集体活动2次。病人责任到人,科室形成临床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三级网络系统。下一班护士检查上一班护士的工作情况,组长负责本组工作情况的检查,护士长每日晨率领全体值班护士对化疗病人进行护理查房,床边征求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全面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反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总结阶段(A)

  4.1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作为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1)随机抽查1998年1~12月在我科化疗的患者200例,通过运用PDCA管理及加强血管护理方法,结果:196例无静脉炎发生,1例局部轻度红肿,3例皮肤色素沉着,无1例发生外渗。(2)各班护士均能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病人的满意度也由实施前的87%上升到99%。

  4.2 巩固措施 (1)全体QC小组成员从基础工作做起,扎扎实实地为化疗患者做实事。(2)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定期召开QC小组会,总结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经验,使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正规化、制度化,并落实到每一位病人。(3)将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纳入常规化护理操作范畴。(4)选择新课题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

  参考文献

  1 甘兰君,梅祖懿,林菊英.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

  2 张学琦.外科非手术疗法.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2.

  3 江明性.药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0.

  4 郑思竞.系统解剖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46.

  5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11.

  6 高德彰.外科护理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48-54.

  作者单位:255036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收稿日期:2004-04-05)

  (编辑 刘静)

作者: 刘艳华 2005-7-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