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9期论著

有密切接触史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与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北京市有接触史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86名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SARS患者及93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SARS传播的流行病学因素。结果经L......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北京市有接触史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86名有明确流行病学史的SARS患者及93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影响SARS传播的流行病学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是否去过医院,公共场所是否经常戴口罩,接触患者时是否通风良好是导致SARS传播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重要因素。结论 在SARS流行过程中,特别是在流行初期,医院内交叉感染是一个重要的流行环节,而改善通风条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去公共场所时戴口罩等,可能是保护性因素,对控制SARS的传播起一定积极作用。

  Shang Mingyu,Yao Chonghua,Yang Xiaohui,et al.

    Beijing Anzhen Hospital,Affiliated to the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29.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pidemiological factors between SARS with history and close-conˉtact.Methods 86probable cases of SARS with epidemiological history and93close-contact cases in Xicheng,Haidian and Chaoyang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re investigated.Monovariate analysis and non-conˉ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Results Whether having been to hospital,whether having had mask when going to public,whether having a good ventilation condition when close face-to face contacting with the patient of SA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ARS.Conclusion Nosocomical infection appeared to be a imˉportant factor of SARS epidemic,especially in the early stage,but a good ventilation condition and good habit of having a mask when going to the public may be protective factors which having positive effects in controlling the SARS.

  Key word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lose-contact epidemiology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呼吸道传染病。从2003年3月初北京市出现第一例SARS病例至6月24日,北京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解除旅行警告,共出现SARS临床诊断病例2521例,死亡192例。本研究通过对具有明确接触史的SARS临床诊断病例(简称SARS组)与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组)进行对照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出导致SARS传播的流行病学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与诊断标准 病例来自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SARS疫情数据库。随机挑选有明确流行病学史SARS临床诊断病例共86例,密切接触者93例。两组人员均除外医务人员。SARS临床诊断标准以卫生部颁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卫发电[2003]40号)及补充说明(2003年5月5日)为准,密切接触者标准以卫生部颁发的《SARS密切接触者判断标准和处理原则》(2003年11月1日)为准。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1.2.1 调查内容

    1.2.1.1 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是否受过高等文化教育、是否得过麻疹、脊髓灰质炎或接种过相应的疫苗、是否吸烟及平时一般健康情况是否良好。

    1.2.1.2 发病前2周的一般行为、习惯调查 是否去过医院、去医院的频率、出行时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公共汽车和地铁,私人交通工具包括私车、自行车、步行)、是否经常在外就餐、是否饲养宠物等。

    1.2.1.3 接触SARS患者时的行为情况调查 接触地点是室内还是室外、接触时的通风是否良好、接触距离是否小于1m、接触时患者是否发热、接触后有无用流水洗手等。

    1.2.2 调查方法 由问卷调查员进行电话调查,后再经笔者抽样电话核实,由指定人员录入。

    1.2.3 赋值方法 SARS组为1,密接组为2;回答问题肯定者为1,否定者为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0.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时P<0.1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有接触史的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一般情况比较 见表1。在对有接触史的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一般情况比较进行单因素分析中,回答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数比例SARS组小于密接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ARS组的平均年龄43岁,密接组平均年龄45岁,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计数资料因素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表1 有接触史的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一般情况比较 例(%)(略)
   
  注:各组回答该问题的实际人数, ˇ 表示P<0.05

    2.2 有接触史的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的生活行为习惯比较 见表2。在对有接触史的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在发病/被隔离前2周的一般行为、习惯进行单因素分析中,回答去过医院的人数比例SARS组明显大于密接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答去公共场所经常戴口罩的人数比例密接组明显高于SARS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SARS组平均去医院的次数为3次,密接组平均去医院的次数为2次,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计数资料因素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表2 有接触史的SARS患者的与密切接触者的生活行为习惯比较 例(%)(略)
   
  2.3 与SARS患者的接触时行为情况比较 见表3。在对与SARS患者接触时行为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时,回答接触患者时通风情况良好的人数比例密接组明显高于SARS 组,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因素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表3 与SARS患者接触时行为情况比较 例(%)(略)
   
  2.4 有接触史的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相关因素比较分析 见表4。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择P<0.1的因素(是否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是否得过脊髓灰质炎或接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是否去过医院,去公共场所是否经常戴口罩,接触患者时通风条件是否良好,接触患者后是否流水洗手),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去过医院,去公共场所是否经常戴口罩,接触患者时是否通风良好最终进入方程。

    表4 有接触史的SARS患者与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相关因素比较分析(略)

  3 讨论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IAP)是由一种新病毒-SARS冠状病毒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新发传染病。北京市自2003年3月1日首例输入性病例引起地域传播和爆发,到5月28日最后1例临床诊断病例发病,疫情持续了89天,成为全球SARS流行最严重的城市 [1]  。

    北京、加拿大多伦多、香港和广州多项研究表明医院交叉感染和家庭内密切接触传染是SARS的主要传播途径,大部分聚集性病例出现在流行初期,主要集中在医院和家庭,其中以医院聚集占主要,不少家庭聚集性病例也与医院相关(在医院探视或陪护),可能与医院中病人相对集中,而医院环境相对密闭,且在初期缺乏相应的防范有关 [2~6]  。本研究为了初步探讨引起SARS传播的流行病学的相关因素,对两组人员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和行为、环境因素作了对比研究。一组人员为有明确接触史的SARS患者,另一组为也有明确接触史但没有发病的密切接触者。在一般情况的比较中,两组人员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免疫接种、是否吸烟及一般健康情况上差异均无显著性(尽管在单因素分析中,是否得过麻疹或接种过麻疹疫苗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但该因素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被剔除),这说明这些因素可能与是否得病没有直接关系。在发病或被隔离前2周一般行为习惯调查中,两组人员在去医院的频率、出行时的交通工具、是否经常在外就餐、饲养宠物等因素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在SARS组,回答去过医院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密接组,而在密接组中,平时戴口罩的人数比例又明显高于SARS组,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显著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两个因素最后也进入了方程。这进一步证实了医院在SARS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SARS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新发的传染病,人们对它缺乏相应的认识,大型综合医院又缺乏对传染病的防范措施,因此,在SARS的传染过程中,特别是在流行的初期,医院成为SARS病毒的聚集地 [6]  。但是,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去公共场所戴口罩等,可能起一定保护作用,影响疾病的传播。

    在比较两组人员接触患者时的行为因素时,我们比较了当时的接触地点、接触时的通风情况、接触距离是否小于1m、接触时患者是否发热、接触后有无流水洗手等,只有通风情况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即密接组的通风情况明显好于SARS组,且该因素最终也进入logistic方程。其他研究也表明在控制SARS在医院内传播的过程中,其关 键因素是改善医院通风 [7]  。但是,未进入方程的因素只是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并不意味着对个体的发病无影响。因为个体得病与否应该是多种条件、多种防护措施的综合结果。

    综上所述,在SARS流行过程中,特别是在初期,医院内交叉感染是一个重要的流行环节,而改善通风条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去公共场所时戴口罩等,可能是一个保护性因素,对控制SARS的传播起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防治非典联合领导小组、信息组.北京市SARS流行病学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1096-1099.

    2 王诚,郭哲,詹思延,等.北京市海淀区403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流行病学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561-564.

    3 Booth CM,Makutas LM,Tomlinson GA,et al.Clinical features and short-term outcomes of144patients with SARS in the Greater Toronto Area.JAMA,2003,289:2801-2809.

    4 Donnelly CA,Ghani AC,Leung GM,et al.Epidem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spread of causal ag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in Hong Kong.Lancet,2003,361:1761-1766.

    5 彭国文,何剑峰,林锦炎,等.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初步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50-352.

    6 林锦炎,殷文武,林伟生,等.医务人员院内感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环境和行为因素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3,29:13-15.

  7 李灵辉,彭国文,梁文佳,等.广东省SARS聚集性病例流行病学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3,29:3-5.
    
  (收稿日期:2004-06-26) 

  作者单位: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市安贞医院人群防治办公室 

  (编辑维 兰)

作者: 商鸣宇 姚崇华 杨晓辉等 2005-7-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