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12期综述

穴位解剖学的研究及进展

来源:INTERNET
摘要:而穴位一般分布在一定经脉循行的通路上,是人体脏腑经之气通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施行的刺激点。“穴”有空隙聚集之意,祖国医学认为,穴位是经脉的“脉气所发”(《素问·气府论》)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灵枢·九针十二原》),即穴位是经络气血聚集体表,施行针刺的特定部位,是内脏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的感觉点......

点击显示 收起

   1 引言
    
  经络学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经和络构成一个系统 [1] 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机体。“经系经脉,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的纵行主部分;“络”即络脉,有网罗的意思。纵横交错,网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部分。而穴位一般分布在一定经脉循行的通路上,是人体脏腑经之气通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施行的刺激点。“穴”有空隙聚集之意,祖国医学认为,穴位是经脉的“脉气所发”(《素问·气府论》)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灵枢·九针十二原》),即穴位是经络气血聚集体表,施行针刺的特定部位,是内脏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的感觉点和反应点,也是诊疗疾病的反应点和刺激点。穴位与经络、脏腑、气血活动有密切关系,研究穴位的解剖形态结构与阐明经络实质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2 用解剖方法观察穴位的大体形态结构
    
  通过用解剖方法观察穴位的形态结构,分辨其神经干、大血管及淋巴管等分布情况,也称为穴位的大体结构。姜氏 [2] 研究表明,穴位大多数是位于神经干或神经周围,穴位的血管形态学研究观察穴位的血管配布有规则性。胡佩儒 [3] 对手少阳三焦经穴解剖研究认为“穴位”内皆有较多神经分布。徐明海 [4] 也报道大多数穴位位于神经干或神经周围。
    
  3 用组织学等方法观察穴位的显微结构
    
  随着观察技术的发展,穴位的显微结构逐渐被广大学者所揭示。人们用各种方法如组织学方法等观察穴位的结构,分辨其神经、微血管及淋巴管分支等组织分布。有学者认为穴位与结缔组织关系密切。解剖每个穴位都能观测到一定厚度的结缔组织。沈雪勇 [5] 观察了胃经颈以下37穴位与结缔组织的形态学关系,结果表明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最相关的是筋膜,其次是骨膜,最后是关节囊。提示结缔组织可能具有传输能量和信息的功能,在经络传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党瑞山 [6] 在胆经和肺经穴位的观察中也认为穴位与结缔组织有关。
   
  Croley [7] 认为穴位区真皮乳头比非穴区多一倍,每个真皮乳头含有明显毛细血管袢,袢外包有交感神经,穴位上高的电传导性可能与含有交感神经的较密集的真皮乳头有关。Zerlauth等 [8] 通过对神门,足三里等穴位组织学观察,发现在真皮—皮下组织边界,穴位和盲点区之间存在明显组织学差异,穴区可见一条静脉,一条动脉及其伴行的神经纤维,在盲点区未见到这种“特异束状结构”。证实了在穴位下有血管—神经束通过体表浅筋膜的孔道深向深部的“血管—神经束穿透体表筋膜”的假说,并且发现血管壁较窄的中膜内有较宽的内皮下结缔组织。
   
  席氏 [9] 等在穴位处的表皮中发现缝隙连接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皮肤,认为表皮细胞间丰富的缝隙连接将导致该处皮肤导电性增加。王氏 [10] 等发现低阻区小神经束,神经纤维和神经末梢与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亦即低阻线下皮肤中神经成分显著多于对照组区。Kerdall [11] 在动物和人体上观察到穴位上有较多的肥大细胞、小淋巴管、毛细血管、微静脉、神经束、神经丛和游离神经末梢等结构。
   
  有学者 [12] 在小鼠拟阳明经络线皮肤内,发现神经—肥大细胞连接,在经线上发现人和动物的肥大细胞相对集中。王仲涛 [13] 在人皮肤内阳明经络线上发现了神经—肥大细胞连接,形成连接的神经终末与肥大细胞都呈P物质免疫阳性。有人发现穴位肥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相应的非穴区,穴位真皮组织中有大量的肥大细胞,呈弥散的成群分布,且在小血管、小神经束、神经末梢处较多,穴位是神经末梢、神经束、血管及肥大细胞相对集中的地方。
   
  近年来研究表明穴位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有一定联系,穴位存在感受器和效应器,初级传入神经元和交感神经元是联系穴位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及内脏的桥梁。有学者认为肌梭—梭内肌是穴位的基本感受器,而大多数学者认同穴位的神经束和末梢感受器学说,认为穴位最普遍的感受器是神经末梢。说明不同部位的穴位,其感受器类型不尽一致,而游离神经末梢存在于每一穴位中。刘氏 [14] 认为穴位的物质基础是胶原纤维—管状结构。文献报道 [15] 采用光学变焦手持式视频显微镜,发现足三里穴位有呈束状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本村通郎 [16] 用扫描镜观察了针体附着组织,见到的是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以及神经末梢。
   
  穴位纤维血管立体观察表明,穴位周围的血管袢分布及毛细血管数量同非穴区有显著差异。穴位显微淋巴管的观察发现,多数淋巴管通过穴位,具有集束的特性,同经络的走行关系极为密切 [17,18] 。在人合谷穴部位与经脉循线上,神经和血管比其他部位分布丰富,该穴区含有P物质的神经纤维与淋巴系统的免疫作用关系极为密切,针刺该穴位可通过淋巴系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进而与循经感传的产生有关。
   
  严氏 [19] 等观察神门穴显微结构发现穴位处微血管,淋巴管分支和小神经分支与周围穴区无明显差异,未发现附近有大血管,大淋巴干。提示在微观结构上神门穴位的微血管,淋巴管分支及神经小分支和大血管干及大淋巴干在针刺感应中不起主要作用。但神门穴有尺神经主干,非穴区未发现有大神经干,可以认为神门穴的针刺效果是通过大神经干起作用的。
   
  余安胜 [20] 等观察足三里显微结构表明,足三里穴的血管袢分支及毛细血管球,神经分支及细小分支的数量同非穴区有显著的差异,穴位普遍存在着大神经分支,淋巴管数量同非穴位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认为穴位的针刺感受组织是神经、血管及淋巴管的复合结构,即穴位的“立体构筑”。
   
  范黎 [2] ,认为不同经脉的不同穴位在胶状质有其固有的占位区,这种占位区的差异可能是穴位经络相对特异性的形态学基础。研究证明穴位区的神经传导功能比非穴区强,针刺时可能在脊髓的相应节段产生不同的功能表现,在穴区与非穴区局部存在着不同的神经构筑 [22] 。余氏 [23,24] 等通过对足三里和三阳交穴形态观察结果表明,足三里和三阳交穴不是由一种组织构成,而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共同参与穴位传导作用。严振国 [25] 等也用层次和断面解剖学方法观察了穴位的平面结构,提出穴位的“立体构筑”理论,认为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共同形成传导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穴位与神经、血管、淋巴、肥大细胞、感受器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而目前对穴位的结构尚未得出最后结论。结合不断发展的解剖学方法有利于深入认识穴位形态结构,了解穴位机能原理,早日揭开经络之迷。
    
  参考文献
    
 1 石学敏.实用针灸学.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1,222.

    2 姜俊.“神门—心脏”相关的神经机能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1,10(3):25.

    3 胡佩儒.手少阳三焦经主要穴位与周围神经的关系的局部解剖学研究.中国针灸,1987,7(3):25.

    4 徐明海.穴位组织结构与针刺作用基础的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89,8(3):28.

    5 沈雪勇,党瑞山,陈尔瑜,等.胃经穴位与结缔组织结构和钙元富集关系.中国针灸,1998,18(10):595.

    6 党瑞山,沈雪勇.手太阴肺经穴位结缔的关系.上海针灸杂志,1997,16(4):28.

    7 Groley TE.History of the acupuncture point.Amer J Acupun,1991,19(3):247.

    8 Zerlauth B.针刺穴位的组织学.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3,15(5):36.

    9 席时元,樊景禹.狗肢体穴位皮肤结构的定量形态学研究.解剖学报,1993,24(3):329.

    10 王仲涛,吴淑兰,曹玉纯,等.对循经低阻线皮肤光镜与电镜观察.针刺研究,1990,15(1):85.

    11 Kendall.针刺的科学基础(第一部分).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1,13(1):40.

    12 陈良为.小鼠拟经络线皮肤内神经.肥大细胞联接的发现—光镜与电镜研究.神经解剖学杂志,1987,3(2):253.

    13 王俊明.人皮经络线SP和VI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与肥大细胞关系光镜与电镜研究.神经解剖学杂志,1986,2(1):79.

    14 刘忠国.从一个特殊病例看经络实质.上海针灸杂志,1998,17(6):21.

    15 费伦,承焕生.经络物质基础及功能特征的实验探索与研究展望.科学通报,1998,43(6):659.

    16 木村通郎.从针刺附着组织超微结构探针刺伤害性刺激的机理.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6):46.

    17 林继海.人体皮肤经穴处结缔组织中肥大细胞形态学的免疫组化的观察.河南中医,1989,9(1):2.

    18 山国鉴照.循经感传现象与淋巴管的机制探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6,18(2):16.

    19 严振国,余安胜,赵应侠.神门穴位显微结构的研究.针灸临床杂志,1996,13(1):29.

    20 余安胜,赵应侠,严振国.足三里穴的显微结构.中国针灸,1999,19(1):27.

    21 范黎,徐明海,陈修贵.不同穴位的神经在脊髓胶状质的定位. 上海针灸杂志,1999,18(1):36.

    22 赵敏生,余安胜,李西林.辣根过氧化酶追踪“足三里”穴的脊髓投射研究.中国针灸,1999,19(90):551.

    23 余安胜,赵应侠,严振国.足三里巨微结构形态观察.针刺研究,1998,23(1):76.

    24 余安胜,赵应侠,严振国.三阴交巨微结构的形态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8,15(6):5.

    25 严振国.穴位CT断面扫描图象解剖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10.     

  作者单位:300070天津医科大学 

  (收稿日期:2004-09-12)

作者: 刘瑾 2005-7-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