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12期中医中药

补脾胃宜用甘味

来源:INTERNET
摘要:脾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对于这种病证的调治,关键在于选方用药。用药宜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又“脾欲甘”等,说明“甘味”是补脾药物的主味。“甘味”有“甘温”和“甘凉”之分,阳不足者,治宜“甘温”。...

点击显示 收起

    脾胃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对于这种病证的调治,关键在于选方用药。用药宜以“甘味”为主,《内经》指出:“五味入胃,甘先入脾”。又“脾欲甘”等,说明“甘味”是补脾药物的主味。
   
 “甘味”有“甘温”和“甘凉”之分,阳不足者,治宜“甘温”;阴不足者,治宜“甘凉”。就脾胃而言,“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润”,故治脾病,多宜“甘温”以助其升;“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治胃病,多宜“甘凉”以助其降,但由于脾胃当中各有其阴阳,因此又不能固执地认为“补脾”必有“甘温”。
   
  脾喜甘温,在李东垣的《脾胃论》中曾提取“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他认为“甘温”药能助脾阳之升,因此治疗脾阳不足、中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治胃阳不足的“升阳益胃汤”等方中,都用了“甘温”药,我们常用补脾的“四君子汤”也是以“甘温”药为主。
   
  脾有阴阳之分,“脾喜甘温”仅指脾阳不足而言,若是脾阴不足则不宜“甘温”,而宜“甘淡”。在《素问·补法论》中首次记载“欲会脾实,气而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冷物,宜甘宜淡。”这正是指出了“甘淡”是补脾阴的药味,我们常用的怀山药、薏米、茯苓、扁豆、莲肉、芡实等,其味都属“甘淡”,均系补脾阴之药。如拘泥于“脾喜甘温”,凡脾虚之证,都用“甘温”那就错了。
   
  脾虚有阴虚与气虚之别,虽然有“气即阳也”之说,但在运用方药时,有“温阳”与“助气”之分,如“四君子汤”是助脾气,而“理中汤”是温脾阳。脾气虚证则不能用“理中汤”,更不能“附子理中汤”,否则会出现“燥象”。相反若是脾阳虚证,用“四君子汤”也不会见效,因“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虚之甚。”其症状为阳虚者必生寒;而气虚者没有寒象,相反气虚者可能兼有阴虚,从而出现“气阴两虚”之证,这个“阴虚”,就是“脾阴虚”。如“参苓白术散”,方中用了“甘温”的党参等药,同时又用了“甘淡”的茯苓等药,其义在此。
   
  胃喜甘凉,叶天士曾说:“胃为阳土,宜凉宜润。”因甘凉用濡润之品,能蕴胃阴而助其降,胃气才不致上逆。在临床中,治疗胃阴不足者,宜用“甘凉”,就是胃阴不足,阴虚内热者,亦宜用“甘凉”,以增其液,善其阴,如常用之“增液汤”,“益胃汤”、“沙参麦冬汤”均属此类。
   
  胃也有阴阳之别,“甘凉”药物只能益胃阴而不能补胃阳,喻嘉言的《医门法律》云:“胃属土而喜甘,故中气不足者,非甘温不可。”他说的非“甘温”不可,是指“胃阳虚”者而言。临床中治疗“阳虚胃寒”的中脘疼痛病证均需用温阳祛寒药物,正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固执“胃喜甘凉”之说,也是有一定片面性的。
   
  总之,脾胃都是喜“甘味”的,调补脾胃,都应以“甘凉”为主,再视其寒热而略兼它味,以调其温凉,则不伤胃。治疗脾胃病,选方用药,虽然不尽是“甘味”,有时兼用“苦味”、“酸味”等等,但不宜多用久用,否则必致伤胃,尤其是若寒之药,更易损害胃阳,“苦寒伤胃”之说就是指的“伤胃阳”,胃阳一伤,脏腑皆无气,于是身体日渐衰弱而百病从生。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4-10-30)

作者: 王志伟 2005-7-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