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6期医院管理

甲基橙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中微量碘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研究使用甲基橙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中碘。酱油经处理后,碘酸盐与溴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可使甲基橙褪色,根据褪色程度,于508nm下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按国务院颁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规定,酱油应用加碘盐配制,其碘含量应为5~10mg/L,但国标方法中尚无碘的测定方法,笔者根据车间空气中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研究使用甲基橙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酱油中碘。酱油经处理后,碘酸盐与溴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可使甲基橙褪色,根据褪色程度,于508nm下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方法检出限0.3μg,线性范围为0.3~10mg/L,标准曲线|r|=0.9995,加标准1、2、5μg,回收率为99.6%~106.7%,RSD为2.47%~4.20%(n=6)。方法灵敏稳定、干扰少,可适用于日常卫生监督监测。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为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成人每人每天需碘100~150μg。人体的碘主要来自食物,碘摄入不足,容易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碘缺乏病 [1] 。预防碘缺乏病的基本措施是用碘盐补碘。按国务院颁布的《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规定,酱油应用加碘盐配制,其碘含量应为5~10mg/L,但国标方法中尚无碘的测定方法,笔者根据车间空气中氯的测定原理 [2] ,将酱油灰化后适当处理,然后测定其碘含量,结果满意,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实验原理
    
  酱油在碱性条件下灰化,碘被有机物还原,通过放大反应,与碱金属结合生成的碘化物被溴水定量氧化为碘酸盐,加入甲酸钠除去多余的溴,在酸性条件下与溴化钾反应,发生褪色现象,根据褪色程度,于508nm下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 高温电炉,772分光光度计,10ml具塞比色管,烘箱,水浴箱。
   
  2.2 试剂 浓硫酸,溴化钾(AR),95%乙醇(AR),10mol/L氢氧化钾溶液,氯化钠(AR),饱和溴水,200g/L甲酸钠溶液;碘标准溶液:称取于110℃烘干至恒重的基准试剂碘酸钾0.1686g,用少量水溶解后移入1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此液碘浓度为100μg/ml,临用前用水稀释成2μg/ml的碘标准使用液;甲基橙使用液:准确称取0.100g甲基橙,溶于100ml45℃左右的温水中,冷却至室温,加入20ml乙醇,移入1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再移取40ml此溶液于500ml容量瓶,加入200ml水,100g溴化钾,15ml浓硫酸,冷却后加水释释至刻度,此甲基橙使用液1ml约相当于2.0μg碘。
   
  2.3 样品处理 称取10ml样品于坩埚中,加入10mol/L氢氧化钾溶液5.0ml,先在烘箱内烘干后,移入高温炉中于600℃灰化至呈白色灰烬,待冷却后取出,以10ml水浸渍,加热溶解,再用30ml热水分数次过滤于50ml比色管中,加入1ml浓硫酸,摇匀,滴加饱和溴水至溶液呈浅黄色,边滴边振摇至黄色不褪为止(10min内),置沸水浴中加热15min,再向管中加入甲酸钠溶液5滴,摇匀后水浴10min,取出冷却后稀释至刻度。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吸取0、0.5、1、1.5、2、3、4ml碘标准溶液于10ml比色管中,向各管加入0.4g氯化钠,5.0ml甲基橙使用液,加水至刻度,混匀,20min后于波长508nm下,1cm比色杯比色,以碘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5 样品测定 取5.0ml样品处理液于10ml具塞比色管中,加入5.0ml甲基橙使用液,混匀,20min后比色,由标准曲线查得碘质量,从而求出酱油中碘的含量,同时做空白试验。
    
  3 讨论
    
  3.1 反应时间与温度的影响 标准管与样品的吸收液必须为同一批配制,否则结果相差较大。20℃时,样品加入甲基橙使用液20min后显色即稳定,至少稳定48h以上。
   
  3.2 溴化钾用量的确定 从图1甲基橙使用液的吸收光谱可以看出,波长在505~510nm处,吸光度达到最大且变化很小,故本方法选定吸收波长为508nm。
 
  图1 波长与吸光度的关系(略)
    
  3.3 溴化钾用量的确定 溴化钾可明显加快反应速度,根据实验,本法选定在每5ml甲基橙使用液中加入1.0g溴化钾。
   
  3.4 硫酸用量的选择 硫酸一方面使甲基橙使用液呈现红色,同时也参与反应。实验时吸取5.0ml未加硫酸的甲基橙使用液,加入10μg碘标准溶液,逐滴加入1.0mol/L硫酸溶液,当加入1.5ml时,红色即完全褪去,故本法选择浓硫酸用量为15ml。
   
  3.5 检出限及线性范围 检出限为空白样品进行连续10次测量的标准偏差的3倍所对应的浓度,本法检出限为0.3μg,线性范围为0.3~10mg/L,标准曲线的|r|>0.9995。

  3.6 共存离子的干扰 本次试验在10μg碘标准溶液中,加入一定浓度倍数的食品中经常存在的元素离子进行干扰实验,当结果偏离±10%以上时,即判断为有干扰。实验结果表明:100mg K + 、Na + 、Cl - ,20mg C 2 O 42- ,1mg Mg 2+ 、SO 32- 、NH 4+ ,0.35mg Ni 2+ ,0.2mg Cu 2+ 、Ca 2+ 、Fe 2+ 、Pb 2+ 、Zn 2+ 、Al 3+ 等均不影响测定,强氧化剂MnO 42- 、Cr 2 O 72- 、ClO 4- 有干扰。
   
  3.7 精密度及加标回收实验 在本法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样品加标1、2、5mg/L碘,结果表明:RSD为2.47%~4.20%(n=6),加标回收率为99.6%~106.7%,方法重现性良好,回收率满意,可满足分析要求。
    
  表1 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略)
   
  4 小结
    
  本次研究建立了酱油中碘的甲基橙褪色分光光度测定法,在本法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加有硫酸和溴化钾的甲基橙使用液与样品中碘反应,发生褪色,于508nm下测定吸光度。检出限为0.3μg,线性范围为0.3~10mg/L,RSD2.47~4.20%,回收率99.6%~106.7%,方法简单干扰少、稳定性好,可适用于日常卫生监督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1-352.
   
  2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标准处编.劳动卫生国家标准汇编(2).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295-297.
    
  作者单位:224002江苏省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陈炳灿 唐洪 蒋炜 2005-7-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