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6期检验与临床

冷冻制片方法的改进

来源:INTERNET
摘要:冷冻制片诊断是及时确诊、明确病变性质、以便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范围的一种重要的术中诊断方法。制片贵在及时、清晰。笔者经过几年的实验,对传统的方法加以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

点击显示 收起

  冷冻制片诊断是及时确诊、明确病变性质、以便制定临床治疗方案和确定手术范围的一种重要的术中诊断方法。制片贵在及时、清晰。笔者经过几年的实验,对传统的方法加以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Shandon恒冷切片机,北京铁路总医院术中冷冻标本500余例。
   
  1.2 方法 (1)将取材后的新鲜组织放于组织托上(小组织用OCT包埋剂在其底部和周围加以衬托包埋)置于冷冻台。(2)恒冷箱的温度设定在-25℃深低温速冻 [1] ,一般组织削出平面后直接切片,肌瘤、甲状腺、淋巴结等硬脆组织,先削出平面,再用左手拇指指腹(戴橡胶手套,以保证组织面平滑)轻贴于组织平面2~3s后切片。(3)用干净的载玻片附贴,立即入冷冻固定液固定2min。(4)常规HE染色至无水乙醇脱水,吹干后不用二甲苯透明,直接封片。
    
  2 结果
    
  切片时间显著缩短:由于将恒冷箱的温度从传统的-20℃调至-25℃,组织冷冻时间缩短,特别是含脂肪多的组织以及同时收到几个冷冻标本时,这一优点更加突出。切片质量优良:90%以上的切片完整、组织结构清晰、染色对比度良好,消除了冰晶、裂隙等假象,特别是对肌瘤、甲状腺、淋巴结等硬脆组织,效果更加明显。给快速、及时、准确作出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3 讨论
    
  传统的冷冻制片方法是在-20℃冷冻2~5min后切片,而改进后的方法在-25℃冷冻1min左右即可切片,这样,既节省了时间,还可以减少冰晶形成而引起的细胞间针状裂隙的产生。因为冷冻时间过长,其蛋白质与水形成的胶体状态受到破坏,水分从胶体状态的蛋白质中分离出来,在细胞间形成针状裂隙,造成形态学假象,很容易导致误诊 [2] 。手术室经常会在1~2min之内,同时送来几个冷冻标本(多时4、5个),若做完一个,再做一个,不仅中间等候时间太长,不能达到冷冻诊断30min出结果的要求,而且,组织在空气中暴露时间太长,细胞自溶,切片染色模糊不清,给诊断带来困难。我们将恒冷箱调至-25℃,送来的标本及时取材冷冻,再根据标本的特点先后切片,一同固定、染色。不仅缩短了每个标本的冷冻时间,更大大缩短了中间等候时间,所有标本在10min之内同时完成制片。即便有些硬脆组织,用指腹轻贴组织平面使之迅速回软,切出的组织片同样滋润、光滑、厚薄均匀,染色后组织结构清晰,颜色对比鲜明。
   
  切片贴附后,不要在空气中停留,立即放入固定液。因为切片很薄,在较高的温度下长久停留,会破坏组织细胞成分,使染色模糊不清。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及时固定2min,常规HE染色至无水乙醇脱水,吹干。由于取材、冷冻、切片、固定都非常及时,切片可以不用二甲苯透明,直接封固。这样做出的切片透明度良好,既节省时间、节省试剂,又避免了二甲苯污染空气,还能保证诊断。
   
  经过近几年500例左右冷冻切片实践结果总结,此法可行,切片质量接近石蜡切片,确保冷冻诊断安全、可靠,减少了冷冻诊断的差错。500例中仅有8、9例因组织学形态不典型而等候常规石蜡结果,其余均正确发出报告。
    
  参考文献
    
  1 Culling C.F.A.著.孔庆雷译.组织病理学与组织化学技术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32-142.
   
  2 骆新兰.冰冻切片常见问题分析与预防.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99,8(4):356.
    
  作者单位:100038北京北京铁路总医院病理科

作者: 张建英 沈兵 高颖 2005-7-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