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7期

免疫性输血反应的初步探讨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及并发症非常常见,而输血反应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输血引起的免疫反应可引起机体发生过敏、发热,溶血等反应,了解这些反应特别重要,可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其发生。即发性免疫反应。迟发性免疫反应临床的输血反应由于免疫引起的过半。免疫性输血反应可分为即发性和迟发性两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及并发症非常常见,而输血反应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输血引起的免疫反应可引起机体发生过敏、发热,溶血等反应,了解这些反应特别重要,可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其发生。
      
  【关键词】  免疫;即发性免疫反应;迟发性免疫反应
      
  临床的输血反应由于免疫引起的过半。免疫性输血反应可分为即发性和迟发性两种 [1] 。即发性免疫输血反应可分为: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和肺水肿;迟发性免疫输血反应可分为:溶血反应,输血后紫癜,移植物抗宿主病,血清病反应。

  1 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是一种常见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一般为0.5%~1%,高的可达3%~5%。免疫性原因:受血者血液中含有的淋巴细胞、粒细胞以及血小板抗体,与输入的白细胞血小板发生反应。与热原反应引起的反应比较,特点是:(1)输血或妊娠次数越多,反应越多。(2)如果有过一次反应,则下次发生的机会增多,热原引起者常与季节、温度等因素有关,常呈批次性。症状以畏寒、寒颤、发热为主,体温升高至38℃~40℃,可伴有头痛、烦躁、潮红、心悸,持续1~2h,严重可达8~9h,与输入血液中白细胞浓度及受血者抗体特异性和效价有关。一般不引起血压下降,寒颤时可稍有升高。有时是因为输入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有白细胞抗体引起的反应。

  2 过敏反应
    
  2.1 受血者体内缺乏IgA (1)完全缺乏:约有1/500的病人血浆中几乎完全缺乏IgA,输入含有IgA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制品,刺激病人产生很强的抗IgA抗体,以后再输入含有IgA血液或血液成分及血浆制品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2] 。(2)部分缺乏:病人缺乏IgA亚类,输含IgA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及血液制品后产生针对IgA亚类抗体,以后再输入此类制剂会发生反应,一般症状较轻,如荨麻疹等 [2] 。
   
  2.2 IgG抗体 IgG也有同种异型,病人体内有抗G  m 抗体,输全血、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所引起的反应一般较轻。

  2.3 补体G 4  青霉素等抗体。如献血者血液中有青霉素抗体而受血者正在使用青霉素。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胃肠道症状、休克、意识障碍。可在开始输血几分钟后,突发面色潮红,血压升高,随即显著下降,面部或喉头水肿、气喘、胸闷、呼吸困难,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起肺水肿或肺浸润。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部绞痛,偶有寒颤,但无发热,可与其他反应区别。

  3 溶血反应
    
  可分为即发性和迟发性。
   
  3.1 即发性溶血反应 免疫性原因:血型错误,输入了不配合血液,红细胞被破坏,引起溶血。其中以ABO系统主侧不配合占大多数,后果严重;次侧不配合反应较轻;由Rh等其他系统不配合引起的,以免疫性抗体较多见,红细胞破坏主要不在血管内皮系统,称为血管外溶血,但严重时可伴有血管内溶血。症状:(1)结合补体的IgM天然抗体(如抗A抗B)引起的,以血管内的溶血为主,主要表现为休克、DIC、肾功能衰竭。输入量超过25ml即可引起发热,伴有寒颤,头晕,头痛,腰痛,面色苍白或潮红,出汗,血压下降,脉率和呼吸加快,紫绀,呼吸困难,胸闷。出现血红蛋白尿,有明显出血现象,如呕血、便血、穿刺针眼流血。手术创面广泛渗血,高钾血症,黄染,少尿,甚至无尿等。输血量>200ml,反应多严重而危险。血浆游离蛋白在发生反应后2h即有明显升高,10h后逐渐下降,24h后消退,血红蛋白在溶血反应发生4h左右达高峰,黄疸出现稍晚。(2)Rh引起的溶血反应以血管外溶血为主。溶血过程比较缓慢,高胆红素血症比血红蛋白更明显。主要表现为寒颤、发热、黄染、贫血,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也可有血红蛋白尿。如果输血量大,超过网状内皮系统的承受能力,致使部分受损红细胞得以在血液中循环一段时间,也可发生部分溶血。
   
  3.2 迟发性溶血反应 输血后数天发生的溶血反应,属于迟发性溶血反应。免疫学原因:红细胞血型除了ABO系统以外,还有Rh、MNSs、P、Kell、kidd、Duffy……血型系统,血型抗体约400种Rh等血型系统以免疫抗体多见,若无妊娠史,初次输血一般不发生急性溶血反应,但可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因为受输入抗体的刺激,于10天后可能产生相应抗体(初次同种免疫结果)破坏输入的存活的红细胞,引起血管外溶血为主的反应。由于这种抗体形成较慢,症状较轻,容易漏诊;如果受血者以前有过妊娠或输血,产生免疫性抗体,因时间较久,抗体已下降至测不出水平,此时如果输血,配血实验是相合的,但血液输入后,可引起记忆反应,迅速产生大量IgG抗体,与初次免疫比较,再次免疫产生的抗体要强得多,快得多,输血后1~5天即可发生溶血反应。迟发性溶血反应以Rh,Jk系统较多,Fy,kell系统其次,MNSs等较少。症状初次免疫引起的溶血反应出现较晚(输血10~14天),溶血是悄悄进行的,多无明显症状,直至血红蛋白下降比估计的快,血胆红素升高,直接抗体蛋白试验阳性时,才使人想到。
   
  再次免疫引起的迟发性溶血反应,主要症状是发热、贫血、黄疸。发热最常见,于输后1~2周出现,8天左右出现血红蛋白尿,5~10天出现黄疸,较少发生肾功能衰竭,病人多因其他严重疾病死亡,迟发性溶血反应不是直接原因,但可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
    
  1 李慧文.中华医学输血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7-77.
   
  2 罗泊特.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上海:世界卫生组织,2002,135-260. 

  (编辑秋 实)

  作者单位:132000吉林省吉林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132000吉林省吉林市妇女儿童保健所

作者: 武丽娟 郝晶茹 白艳菊 郝晶杰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