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7期

非胆源性疾病胆囊壁增厚的B超诊断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胆囊壁增厚的病因可归纳为胆源性和非胆源性两类,在临床上前者发病较高,而后者较低且较易误诊。1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0~2004年无胆囊及胆道疾病、胆囊壁增厚厚度3mm的住院患者486例,其中经手术及病检证实肝硬化者216例(肝硬化组),经临床确诊为急性病肝炎9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手术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

点击显示 收起

  胆囊壁增厚的病因可归纳为胆源性和非胆源性两类,在临床上前者发病较高,而后者较低且较易误诊。两者如何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结合我科诊断情况讨论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00~2004年无胆囊及胆道疾病、胆囊壁增厚厚度>3mm的住院患者486例,其中经手术及病检证实肝硬化者216例(肝硬化组),经临床确诊为急性病肝炎93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手术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低蛋白血症177例(低蛋白血症组),上述三组为研究组。对照组是既无胆囊及胆道系统疾病、又不包括上述各组疾病的正常老年人120例。各组的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各组的年龄、平均年龄 (略)
   
  1.2 方法 使用仪器西门子小狮王探头频率3.5MHz。患者禁食至少10h后于次晨进行胆囊检查,于右肋缘下斜切,7~8肋间斜切扫查至胆囊最大回声区时冻结,测量与声束垂直胆囊底部最厚处的厚度、最大无回声区面积,同时测量门静脉腔径。所有病例均在超声检查前后3d内检查血浆白蛋白浓度,并在2周内至少重复1次。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以ˉ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各组胆囊壁平均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以肝硬化组胆囊壁平均厚度为最大。各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中以低蛋白血症组为最低。门静脉平均腔径除肝硬化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1),其它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囊面积上述各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2。
    
  表2 各组胆囊壁厚度、血浆白蛋白、门静脉腔径、胆囊面积的比较(略)
   
  3 讨论
    
  胆囊壁超声测值与实际值相差很小,术前胆囊壁超声测值与术后胆囊壁实际值对照,96%相差仅在1mm以内。对照组胆囊壁正常厚度为1~3(平均2)mm,胆囊壁大于3mm被视为胆囊壁增厚。
   
  胆囊壁增厚有非规则局限型和规则均匀型两种。非规则局限型胆囊壁增厚又称为胆囊隆起样病变,见于胆囊腺瘤、胆囊癌及胆囊息肉等。规则均匀型胆囊性增厚见于两种情况,一是胆源性疾病,如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 [1~3] ;二是非胆源性疾病,如肝硬化、低蛋白血症、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4~6] 。以下就影响胆囊壁厚度的因素作一讨论。
   
  3.1 胆囊壁的厚度与血浆白蛋白水平 研究组平均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经统计学处理显著低于对照组,虽低蛋白血症组平均血浆白蛋白水平最低,但胆囊壁增厚程度不为最大,这表明胆囊壁增厚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密切有关,但不是胆囊壁增厚唯一因素。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导致胆囊壁增厚,可能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胆囊壁增厚与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是否呈正相关,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3.2 胆囊壁增厚与门静脉腔径、门静脉高压的关系 216例肝硬化患者手术及病检均证实有门静脉高压,肝硬化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高于低蛋白血症组,但前者胆囊壁增厚明显高于后者,这表明除低蛋白血症外,门静脉高压是构成胆囊壁增厚的重要因素,门静脉高压的重要超声征象之一为门静脉和胃冠状静脉腔增宽、迂回,肝硬化组门静脉腔径显著性高于其它组。因胆囊静脉汇入门脉系统,门静脉高压可导致毛细血管静水压上升,故门静脉高压可致胆囊壁水肿增厚。
   
  3.3 胆囊壁厚度与胆囊大小 本文研究组与对照组胆囊大小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研究组胆囊壁增厚与胆囊大小无关,并非胆囊收缩可致胆囊壁增厚。本文未证实急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胆囊壁不完全性收缩导致胆囊增厚。急性病毒性肝炎组门静脉腔径正常,血浆白蛋白水平略高于研究组的其它两组,但胆囊壁增厚程度(除肝硬化组外)大于低蛋白血症组,原因可能是:(1)病毒直接作用及病毒在胆系上皮复制;(2)肝细胞内受损,蛋白及胆酸的合成 障碍,胆汁不能正常排泌;(3)肝细胞受损溶质泵失能,Na + -K + -ATP酶活性降低,致大部分水和盐被囊壁吸收,使胆囊壁充血水肿,渗出增多 [6] 。
   
  3.4 胆囊壁厚度的动态观察 低蛋白血症组177例,其中手术后所致75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所致分别为57例、45例,经治疗后血浆白蛋白水平恢复正常再复查,胆囊壁厚度恢复正常者分别为75例、48例、39例,敏感性分别为100%、84.21%、86.67%。
   
  21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经门腔静脉分流术后4周复查,其中180例门静脉腔径、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恢复正常,15例门静脉腔径恢复正常,血浆白蛋白水平未恢复正常,12例血浆白蛋白水平恢复正常,门静脉腔径未恢复正常,9例门静脉腔径、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未恢复正常。除上述180例胆囊壁厚度完全恢复正常外,其余15例、12例、9例胆囊壁厚度均未完全恢复正常,但除9例门静脉腔径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均未恢复者外,而15例、12例中有一项恢复者,其胆囊壁厚度较前减轻。
   
  急性病毒性肝炎93例经治疗后复查,胆囊壁厚度完全恢复正常75例,该75例血浆白蛋白水平肝功能均恢复正常,乙肝全套除HBsAg阳性外,余均转为阴性。另18例,血浆白蛋白水平虽恢复正常,但GPT增高,乙肝全套检查均为小三阳,胆囊壁厚度未恢复正常。随着门静脉高压的改善,低蛋白血症的纠正以及病毒性肝炎临床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胆囊壁厚度亦逐渐恢复正常,说明非胆源性疾病所致胆囊壁增厚是可逆的。
   
  研究表明胆囊壁规则均匀增厚而临床症状不支持急、慢性胆囊炎等的诊断,应考虑非胆源性疾病所致,此时超声应着重探查有无肝硬化征象,检查门静脉腔径、胃冠状静脉腔径、肝静脉及下腔静脉腔径、双肾大小实质光点回声强弱及有无腹水等,并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如血浆白蛋白水平、GPT、血氨水平、肝炎全套等,如无上述各项检查阳性指标,应探查胆囊管以上胆管有无梗阻所造成“空胆囊”,如胆囊体积明显缩小,应考虑有无胆囊纤维性增生。

  【参考文献】
    
  1 Marchal G,Rich O,Ryon S,et al.Gallbladder wall thickening:a new sign of gallbladder disease visualized by gray scale cholecystosono-graphy.J Clin Ultrasound,1978,6(2):177-179.
   
  2 Marchal G,Rich O,Ryon S,et al.Gallbladder wall sonolucency in a-cute cholecystitis.Radiology,1979,133(6):429-431.
   
  3 Sanders RC.The significance of sonographic gall-bladder wall thicken-ing.J Clin Ultrasound,1980,8(4):143-145.
   
  4 Maudgal DP,Alam C,Bayer H,et al.Gallbladder abnormalities in a-cute infections hepatitis.Dig Dis Sci,1984,29(3):257-260.
   
  5 Fiske CE,Henry TJ.Ultrasonographic evidence of gallbladder wall thickening in association with hypalbuminemia.Radiology,1980,135(4):713-716.
   
  6 Maresca G,Litwin E C.Sonographic patterns of the gallbladder in acute viral hepatitis.J Clin Ul-trasound,1984,12(7):141-144.
    
  (编辑曲 全)

  作者单位:430014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 

作者: 杨顺实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