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8期

脑积水分流术后分流管阻塞28例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阻塞的原因,减少发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总结28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阻塞因素。结果阻塞原因:20例分流管阻塞,4例感染,4例低颅压。结论分流管阻塞是首位因素。...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室-腹腔分流阻塞的原因,减少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  分析总结28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阻塞因素。 结果  阻塞原因:20例分流管阻塞,4例感染,4例低颅压。27例二次手术成功,1例失败。 结论  分流管阻塞是首位因素。手术时分流管选择,手术过程规范、严格无菌技术可减少发生阻塞。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脑积水;阻塞

  我科于1990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各类脑积水133例。均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其中28例在复诊时,出现脑积水而行二次手术更换分流管。其中1例在1年内4次更换新管。总结其可能主要原因,分流内阻塞占82%(23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5~78岁,平均31.4岁。梗阻性脑积水12例,其中先天性8例,肿物性3例。炎症性1例。交通脑积水16例,其中:外伤性10例,先天性6例。   

  1.2 手术情况 本组28例病人第一次手术,使用美国、法国进口分流装置,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每例术前测脑脊液压力,选择高、中、低压分流装置。分流装置安放在后侧脑室枕角。直切口长6~7cm。脑室端带针芯穿入,长度在4~7cm。平均5cm。脑室管安放成功后,每例都留取脑脊液1~2ml化验,均正常。而且无色无沉淀,保证分流管通畅。分流泵安放在枕部皮下,远端经皮下隧道,经右颈部,胸前达剑突下,经腹部正中小切口进入腹腔。腹腔游离端长度20~30cm。常规抗生素治疗3天,1周拆线。复查CT,脑室缩小,分流管通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而出院。   

  1.3 第二次手术 发生在第一次手术分流术后4~8年间。第二次手术均在原来基础上重新更换新管。考虑为炎性病变者给予抗生素治疗1周以上。脑脊液化验正常后换管。有2例先行外引流3周后换管。    

  2 结果    

  28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CT复查出现脑室扩大,同第一次手术时的情况,部分比第一次扩大明显。经影像信息资料和手术更换分流管时情况分析,分流失败原因有20例分流管阻塞。4例感染,4例低颅压。27例二次手术后成功,1例病人在1年时间内换管4次均失败。此例病人,11年前有外伤昏迷史,在乡镇医院治疗,6年后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恢复顺利。2004年春出现头痛症状,CT检查示分流管阻塞,脑室重度扩大。第一次更换分流管,术后2周病愈出院。2月后出现呕吐无力复诊。CT示:第四脑室以上明显扩大。磁共振检查未发现后颅窝及上颈段占位病变。行二次换管出院。2月余后又有同样症状来院,转上级医院治疗。第三次换管后,保持3月失败。第四次分流管安放在左侧,双侧置分流管均失败。最终在我科行外引流,因家中经济无能力继续治疗放弃。此病人在本院换管二次,均留取脑脊液化验正常。    

  3 讨论    

  分流管阻塞是分流失败的首位原因,近端管阻塞较远端管阻塞多见,文献报道59.4% [1] 。本组28例中有20例,占71.43%,近端阻塞16例,远端阻塞4例。发生在术后4~8年,其中1例术后2个月,平均5.2年,脑室端阻塞常见原因:脑组织、血块或细胞蛋白成份沉淀。安放时带芯导入侧脑室,放脑脊液不要过多,清亮即可。同时留取2ml化验。脑室内长3~4cm为宜。尽可能一次成功。操作轻巧。方向、力度、长度准确,可避免近端分流管阻塞。远期近端阻塞,也可出现在分流阀处。多因重度脑积水,分流术后,脑皮层塌陷,短期内脑膨胀复位慢,出现双额、颞、顶硬膜下积液。在头部运动不协调,生成慢性硬膜下出血,而至分流管阻塞。本组有8例阻塞前出现硬膜下积液,而后出血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后1~3年后阻塞。考虑为脑脊液中血细胞成份,蛋白沉淀而发现阻塞。有6例为脑外伤后颅内血肿术后发现脑积水,分流术后阻塞。均有额、颞部脑损伤软化灶存在,或脑室穿通改变,破碎脑组织沉淀致分流管内阻塞。远端管阻塞常因大网膜包裹管端口周围炎症,异物反应造成。腹腔脏器排列复杂,加之呼吸体位变化,运动因素的影响,大网膜对异物有很强的趋势性和包裹性,而发生阻塞 [1] 。置入腹腔端分流管后长度为25~30cm为宜。远端多打几个侧孔。而且尽可能放置于肝脏膈面,与肝圆韧带固定。减少阻塞发生。   

  术后感染是比较重的并发症,它出现在颅内感染,分流管皮下感染,腹腔感染。文献报道发生率在31.3% [1] 。本组4例,占14.3%,颅内感染1例,皮下通道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术后感染常在近期发现。引起的因素有:原有颅内或腹腔内有不明显的炎症,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低或有明显的异物反应,反应强烈。本组1例在1年内更换分流管4次,每次均在1.5~2个月时发生阻塞。4次均特别注意无菌技术,而且术前状况均无发热,白细胞升高。脑脊液化验均正常。术前、中、后均应用抗生素。失败原因考虑为强烈异物反应。增强病人营养状况、抵抗力。可减少或避免术后感染。一旦出现感染,及早拔除分流管,全身抗生素治疗。另外分流阀处的虹吸阀,挤压要适度,感觉分流管通畅即可。不可过度挤压,而损坏虹吸阀发生分流管阻塞。

  【参考文献】    

  1 白雪卿,康玉铸,闫晨光,等.脑室-腹腔分流术失败32例原因分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9(12):567.    

  作者单位:030800山西晋中,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田小平王文泽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