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9期

冠脉造影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护理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出现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AP)的患者的护理及FAP的预防方法。方法入选18例FAP病人,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9例,占50%。结论女性、鞘管直径、介入术中血压水平以及围手术期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是发生FAP的危险因素,经过术前预防及发生FAP后的护理,病人预后......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出现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AP)的患者的护理及FAP的预防方法。 方法  入选18例FAP病人,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9例,占50%;超声指导下注射凝血酶5例,占28%;自发性血栓形成4例,占22%。 结果  18例病人均预后良好。 结论  女性、鞘管直径、介入术中血压水平以及围手术期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是发生FAP的危险因素,经过术前预防及发生FAP后的护理,病人预后良好。

  【关键词】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
      
  近年来,心导管技术已发展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为主要内容的新兴学科。冠状动脉造影(CA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管穿刺部位,股动脉的假性动脉瘤(FAP)为少见血管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3%~8.0% [1,2] ,FAP的发生率与患者的性别、动脉鞘的型号,介入术中动脉收缩压的水平及围术期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拔管时压迫手法及患者体位等均有关系 [3]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12月共接受CAG及PCI患者1444例,男950例,女494例,年龄35~72岁;平均(59±1.5)岁,共发生假性动脉瘤18例,女11例,占61.1%;男7例,占38.9%;平均(60±1.5)岁。发生率为1.24%。

     1.2 临床表现与诊断 股动脉穿刺局部出现逐渐增大的搏动性肿块,可伴有局部胀痛及跳痛,听诊可发现新出现的收缩期杂音或杂音性质发生变化,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于血管外的管腔,内部有血液活动,经异常通道与动脉相连,脉冲多普勒有特征性血流往复征,可确定FAP。

     1.3 方法 发生FAP后,可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或超声指导下压迫修复;失败的病例选择超声指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通常瘤体直径<3.5cm [4] 或瘤体体积<6cm [5] 的FAP可形成自发性血栓。我院FAP18例中,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9例,占50%;超声指导下注射凝血酶5例,占27%;自发性血栓形成4例,占22%。

  2 护理

     2.1 FAP的预防

     2.1.1 血压的变化 文献表明,患者收缩压水平增高是PCI术后出现FAP的危险因素 [3] ,因此CAG与PCI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水平,特别是收缩压的变化。一旦血压波动过大或收缩压明显增高,应通知医生,配合医生控制血压。

     2.1.2 监测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拔管前,必须监测APTT,当APTT<60s时,方可拔管。

     2.1.3 体位 拔管后,嘱患者穿刺侧下肢制动,对于肥胖的患者尤其注意加压包扎的牢固性。若患者解大、小便需改变体位,应教会患者非穿刺侧下肢弯曲,抬高臀部,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压住沙袋或加压包扎处,避免体位突然变化如翻身等造成沙袋及加压包扎的移位,18例中有1例因突然翻身造成加压包扎移位,形成FAP。

     2.1.4 避免腹压增加 (1)术前充分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因剧烈或频繁的咳嗽可造成腹压上升,可能造成穿刺部位出血或加压包扎移位。若患者有慢支病史,一定注意充分止咳,且咳嗽时应用手按住沙袋或加压包扎部位。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有慢支病史,术后因频繁、剧烈咳嗽造成FAP。(2)保持大便通畅:患者可因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而导致腹压增高出现FAP。对于便秘患者术前服用通便药物;加压包扎及拆除加压包扎后的便秘者应灌肠以免患者用力导致腹压升高。

     2.2 出现FAP后的护理

     2.2.1 体位 (1)本研究中9例患者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的方法,沙袋压迫6h,加压包扎持续12~24h,根据穿刺部位有无血管杂音及出血来判断是否解除加压包扎。(2)本研究中5例患者采用超声指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500IU,术后患者股动脉加压包扎并制动6h。

     2.2.2 下肢缺血及栓塞 发生FAP后采取加压弹力绷带包扎的病人,需延长下肢制动12~24h,且此类患者多停止抗凝药物的使用,所以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部分假性动脉瘤自发性血栓形成的病人,下肢活动后血栓脱落,引起下肢动脉栓塞。对于FAP的病人应密切观察穿刺侧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

     2.2.3 穿刺部位的观察 因FAP可造成血管破裂,引起皮下大血肿,所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局部出血或血肿情况,若发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

     3 小结

     随着介入手术的数量不断增加,介入器材和介入操作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及高效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使FAP的发生有所上升。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3%~8.0% [1,2] ,本组病例FAP发生率为1.24%,与文献报道相似 [1,2] 。FAP的发生与肥胖、高龄、收缩压上升、女性、应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有关。其主要原因有:(1)术后制动不佳。某些高龄或有腰部疾患的患者难以忍受术后长时间下肢制动而过早屈腿,导致压迫止血时形成的血栓脱落或加压包扎处纱布移位,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2)腹压增加。频繁而剧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导致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3)性别与年龄。女性由于股内收肌群不如男性发达,高龄患者肌肉相对萎缩,推测同样条件下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女性可能高于男性,高龄患者可能高于青壮年 [4] 。(4)压迫止血不佳。拔除动脉鞘管后止血时间过短或过于频繁松手观察止血效果,或者绷带加压包扎过松,位置不正确,导致FAP。(5)围术期FAP可能出现血管破裂、血栓栓塞、压迫周围神经组织、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和显著失血等不良后果 [1] 。本组病例未出现任何不良后果。对CAG或PCI病人应充分进行评估,尽可能避免高危因素。发生FAP后应注意体位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愈合良好。
    
  【参考文献】

  1 Perna LL,Olin JW,Goines D,et al.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atheterization pseudaneurysms.Circulation,2000,102:2391-2395.

     2 Wixon CL,Philpott JM,Bogey WM,et al.Duplex-directed thrombin injection as a method to treat 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s.J AM Coll Surg,1998,187:464-466.

     3 Waksman R,King SB3rd,Douglas JS,et al.Predictors of groin compli-cation after ballon and new-device coronary intervention.Am J Cardi-ol,1995,75:886-889.

     4 李丽,张艺.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7):63-64.

    5 Schaub F,Thesis W,Bugey WM,et al.Management of219consecutive cases of postcatherization pseudoaneurysm.J Am Coll Cardiol,1997,30:670-675.

  作者单位:10002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冠心病监护室

  (编辑:悦 铭)

作者: 张海泳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