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9期

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整理研究方法的探讨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一是学校教育,二是生活体验,三是对文化胜地和现有博物馆的有效介入。医学博物馆的众多医学文物系统地反映了中华医学文化内涵,它们所提供给人们的趣味性与知识连贯性均可作为自身的优秀特质而加以发扬。因此加强医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整理研究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1现状自1938年我国最早的医学史专科博物馆-中华医学会......

点击显示 收起

     历史与文化是人类现有认知范围当中最引以为傲的部分,每一个国家、民族都非常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 [1] 。

    祖国医学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了医学、哲学、文学、美学、艺术等多个学科范畴,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丰富的内涵既有巨大的史学价值,理论与临床实践又具有重大的医学科学价值,今天仍然在为人类的健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卫生保健作用。著名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常说,发展中医必须继承中医。

    了解历史与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教育,二是生活体验,三是对文化胜地和现有博物馆的有效介入。医学博物馆的众多医学文物系统地反映了中华医学文化内涵,它们所提供给人们的趣味性与知识连贯性均可作为自身的优秀特质而加以发扬。因此加强医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整理研究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1 现状

    自1938年我国最早的医学史专科博物馆-中华医学会医史博物馆(后改属上海中医学院)创立以来,医史博物馆对医史学科的建设一直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因而八十年代后,北京、陕西、南京、成都等中医学院相继创办了医史博物馆,它们既是围绕着中国医学史的主题,又各有特色。据统计,目前中医院校共有医史博物馆或陈列室18家 [2] 。各校对医史博物馆在教学中的作用均进行了总结,如刘氏指出医史博物馆不但促进医史学科的教学,同时是学校中受益面较广的机构,在对外交流中作用突出 [3] 。和氏总结医史博物馆的作用主要在三方面:为教学服务,开设医史实验课;专业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 [2] 。任氏指出医史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触摸历史的机会;医史博物馆拓展学生知识面;医史博物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4,5] 。张氏指出医史博物馆作为教学基地有如下特点:教学方式形象:教学方法重点突出,教学形式灵活有效等等 [6] 。

    医史博物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就靡然。但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又面临着新的形势。一是从属于医史学科,在整个中医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较少,对院校整体的受益面还不够广,这制约着对医史博物馆的经费投入与人员建制,从而影响了医史博物馆的办馆质量;另一方面,专业范围相对专一也使其面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医知识的功能不能很好的发挥。二是从学术角度而言,收藏和研究功能尚显薄弱,多数医史馆建设晚,藏品少,复制品多,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这方面虽然有着自己的优势,但离一个高品位的博物馆要求尚远。三是社会化意识薄弱,参与经济开发少。为此不少有识的学者提出了促进医史博物馆发展的思路:成都理工学院博物馆李奎提出:21世纪高校博物馆要把科普教育放在工作首位,必须全方位对外开放,全方位地加强教育职能 [7] 。长春科技大学博物馆的昝氏等指出高校博物馆的特点是专业性强,深而不博,相对封闭,利用率低;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为此在新形势下应有新的定位 [8] 。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柴氏也指出:高校博物馆教育功能有两个方面-面向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和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科普教育;高校博物馆应定位于人文工程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褚国本同志参观我校博物馆后也曾提出,中医要通过医史文化发展策略,向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过渡,使之成为全国独具特色,同时兼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博物馆,从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除了上述专家学者的倡导,对医史博物馆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以外,许多博物馆也在如何促进博物馆的发展方面作了许多工作,有的是进行社会化实践的尝试;如杭州胡庆余中药博物馆是以老牌药厂胡庆余堂为基础建成专业博物馆,被建设成为重点旅游项目,分药学概况陈列室、中药手工作坊厅、中医坐堂门诊、药膳等几个部分,融展览、旅游、商贸于一体,成为比较成功的社会化中医药博物馆 [10,11] 。有的医史博物馆在加强馆藏文物整理以及研究方法的探讨,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利用馆藏文物和文献资料相继编辑一系列医史工具书如《中国医史外文文献索引》、《中文医史文献索引》等,并整理出版了一系列上海地方名医学术经验 [12] 。

    诚然,要使医史博物馆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加强医史博物馆自身建设,加强馆藏文物的整理及其方法学的研究是其中关键的一环,目前这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一是馆藏文物未能得到很好的系统整理,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宣传;二是缺乏将馆藏丰富资源信息有效共享、整合、展现的宏观层面的调控。而前者是基础,只有各博物馆在作好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资源共享才能充分和全面。

  2 我们的设想、做法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课题组选择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图册的研制作为切入点,以期通过对医史文物图片的整理出版,更为直观的展示我校医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资源,既能使之作为载体向社会更好的宣传我馆,传播中医医史知识,不仅让习中医者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时间认识中医,坚定对中医的信心,还希望让社会更多的了解、支持中医事业的发展,又能为国家宏观层面提供我馆的信息资源,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探讨一种馆藏文物整理的方法,为同类研究提供一种方法学的参考。

    邓铁涛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不但精于临床,同时对医学史也有很深造诣,主持卫生部科研课题《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以及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医近代史研究》,获200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邓老非常关心我校医史文献学科的建设,本课题即得到邓铁涛基金资助。

  3 馆藏文物研究目标、方法及其内容

    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明确医史博物馆建设中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的主要内容和措施,研制出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图册,并对每件文物的特点、年代、作用做出详细的说明,以期用网上博物馆的形式,达到向国内外传播中医文化的目的。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图片收集:按《国家重点医药卫生文物收集与调研和保护》的技术要求收集、拍摄我校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图片。①文物图像拍摄标准:用330万像素以上数码像机,图像格式为TIFF或TIF(无压缩),至少用2048×1536像素拍摄。在photoshop中看为:2048×1536(或以上)像素,72(或以上)dpi的分辨率,至少8位彩色通道,16位最佳。②文物照片扫描标准:600dpi以上分辨率,16为彩色通道,TIFF或TIF(无压缩)。(2)图片分类:按《国家重点医药卫生文物收集与调研和保护》的技术要求将文物图片按朝代和质地两种方法分类编排,朝代分为远古、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近现代和少数民族;质地分类包括玉石类、陶瓷类、金属类、竹木类、纸品类、织品类、标本类、壁画石刻类、遗址类及其他。(3)文物说明:登记文物名称,详细说明每件文物来源、历史、朝代、作用、形状大小、完殁情况、等级等。(4)图片和说明汇集成册,并附文物年代与质地两种不同的检索方式。

  按照以上技术要求,进行医史文物图片收集、分类。分类统计结果如表1。表1 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分类统计(略)注:纸品类包括字、画、古籍书、文献资料复印件等,其他指玻璃、象牙、水晶、贝、骨等质地文物

    从上述数字来看,馆藏医史文物相当丰富,内容涉及面也较广。馆藏的特点为:纸品、陶瓷类居多,分别占总数的:53.30%和25.83%;织品与遗址类最少,分别为1件和3件;从年代划分来看近现代及清代的占多数,分别为:30.01%和20.70%。
 
  4 展望与讨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于1996年建成开放(注:早于上世纪60年代,邓铁涛教授创办医史馆,后因“文革”停办),是目前广东省七所高等医学院校唯一的医史博物馆,展览面积360余平方米,藏品1700多件,线装书籍2000余册。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医学伟大成就,是我校进行中医形象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中国博物馆学会高等院校博物馆专业委员的团体会员,广东省医史学会挂靠单位。1982年得到广东籍医史专家宋大仁先生捐献的一批医史文物,以藏品丰富,价值珍贵而在中医院校医史博物馆中独树一帜。同时,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重点注意地方医学资料的收集和陈列,反映了岭南中医药文化的成就及影响,每年接待校内外包括海外参观者数千人,在文物收藏、对外交流、促进教育等多项功能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2002年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广州市科普基地,正式向市民开放。如何重新对馆藏的医史文物进行整理研究,满足社会各界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需求,使中医药文化成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科研课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自建馆以来,我们作了一些工作。如参编《中国医学通史·图谱卷》、《中国医史文物图录》、参与《国家重点医药卫生文物收集与调研和保护》课题的研究与制作,承担《馆藏文物精华研究》、《医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内涵整理研究》、《馆藏医史文物管理软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课题研究,并撰写相关论文。在对外宣传方面也有一定的成绩,现已被评为广州市科普基地,向广州市民开放。本次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馆藏文物的整理、图册的研制,利用精美的图片示例配合详尽的文字说明,具有形象直观、深入丰富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中华医学文化发展内涵,使读者对中医文化有个全方位的了解,可为医史教学、科研提供很好的素材,也为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学习和了解我国医学发展及其成就提供直观的医史文物资料,并能更好地向海内外宣传中医药学的久远历史和伟大成就,使之成为中医直观生动的专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中医药知识大众化、普及化、世界化的一个新的尝试形式。同时对同类研究可提供一种方法学上的参考。

    我们认为在现代化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的形式下,医史博物馆作为专科学术博物馆,面临着新的要求。展览功能必须在大众普及化方面进一步加强,教育功能必须发挥它在人文素质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社会功能必须加强它作为中医药文化走向广大群众的窗口作用,参与到培育和引导中医药市场经济建设中去。歌德说过:“民族性就是世界性,越是民族性强的作品,越能走向世界。”医学文物正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最佳缩影,是普及中医药、宣传中医药的极好载体。

  【参考文献】

  1 刘世界遗产的文化角色与青少年的学习生活.秦陵秦俑研究动态,2003,(4):http://www.bmy.com.cn/viewpaper.asp?ID=286.

    2 和中浚.中医院校医史馆的作用、困难和发展.中医教育,1998,(专刊),142-144.

    3 刘小斌.创建医史博物馆,促进医史教育.中华医史杂志,1999(2):45.

    4 任廷苏.中医医史博物馆与中医教育关系密切.中国中医药报,1999年5月12日三版.

    5 任廷苏,郗效.谈医史博物馆与中医教育.中医教育,1998(3):35-36.

    6 张镐就.博物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作用.中医教育,2000(6):56, 58.

    7 李奎.浅谈21世纪高校博物馆的科普工作.中国博物馆学会高等学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1999,1-5.

    8 昝淑芹,金利勇,续颜.关于高校博物馆现状与发展的思考.中国博物馆,1999,(2):10-13.

    9 柴典腾,肖诗宇,张凭.高校博物馆定位的思考.中国博物馆学会高等学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1999,40-45.

    10 何鑫渠.杭州胡庆堂与旅游.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7):封二.11 何鑫渠,胡庆堂.与中药博物馆国药文化史料.中华医史杂志,2000,(40):240.

    12 吴鸿洲.21世纪博物馆的发展.中国高等学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部资料),1999,59-61.

  * 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基金课题(编号:K0030009)

  作者单位:510405广东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编辑:守 中)

作者: 罗英,林沁臻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