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四种基本颌位的解剖关系与临床意义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它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大体上可分为口腔医学基础、口腔预防医学、口腔临床医学等三大领域。其中与临床诊疗密切相关的是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及口腔内科学这四大临床学科[1]。口腔医学中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而复杂的。但所有口腔医学的二级临床学科进行诊疗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却是一致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口腔医学(stomatology) 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医学学科。它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大体上可分为口腔医学基础、口腔预防医学、口腔临床医学等三大领域。其中与临床诊疗密切相关的是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及口腔内科学这四大临床学科[1]。口腔医学中各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而复杂的。但所有口腔医学的二级临床学科进行诊疗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却是一致的,即为患者恢复更好的口颌系统的生理功能,并尽可能恢复协调美观的解剖形态结构。

    口颌系统的功能是:咀嚼、吞咽、言语和维持正常的颌面形态等。其中最基本的,也是维持人类之生存首要的功能当然是咀嚼。而咀嚼的实现势必涉及牙合及下颌的运动,下颌运动时就会产生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变化,此即颌位的变化。

    因此研究最基本的可重复的几个颌位之间的解剖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就可以将口腔医学的各二级临床学科进行有机的串联,从而有利于临床实践中各学科之间的合作,最终使经过治疗的口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达到协调舒适与美观稳定的统一。

    1  ICP、RCP、MCP、MPP的解剖关系

    下颌的位置,即颌位,从理论上讲有无数个,对其所有的位置变化进行研究不但不可能,而且毫无医学意义。正常生理功能中的颌位值得研究的仅仅是指重复性好的少而又少的几个,即牙尖交错位(ICP)、后退接触位(RCP)、肌接触位(MCP)和下颌姿势位(MPP),四者之间的解剖关系甚为微妙和复杂[2]。

    ICP是由牙尖交错牙合(ICO)所决定的,因此又称为牙位[3]。RCP由韧带的可退让性决定又称为韧带位,属于物理性定位。MCP与升颌肌的收缩密切相关而又称被为肌位(MP)。MPP是下颌及颌周诸肌无主动功能状态下的下颌位置,因此又称为息止颌位。

    正常情况下由RCP调到ICP时存在着自由正中域,即由RCP到ICP时,后牙呈对称而均匀的接触,水平向无偏斜或偏斜不超过0.5~1.0mm,无单侧咬合性接触,二者之间是以前后向为主的位置关系约1mm,此即所谓的“二位”。

    ICP、MCP正常情况下是一致的,意即下颌由MPP沿着肌力闭合道闭合至上下牙刚有接触时下颌的位置正好就是ICP,而并无个别牙或少数牙的接触(早接触),此即所谓:牙位肌位的协调一致。而MPP是通过正常的肌力闭合道与ICP或MCP发生联系的[4]。

    正是ICP、RCP、MCP、MPP四者之间的可重复的解剖关系才保证了咀嚼过程中成千上万次的颌位变化,在舒适行使功能的同时而又不致于导致整个口颌系统的功能或结构的紊乱[5]。因此临床各科在治疗、修复或正畸、手术过程中维持或修正ICP、RCP、MCP、MPP之间的解剖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就会导致各种医源性的口颌系统的功能甚或结构上的紊乱。

    2  ICP、RCP、MCP、MPP的临床意义

    2.1  ICP的临床意义  正常的ICP可以保证上下颌牙尖窝交错式最紧密,最广泛的牙合接触,从而增大了牙合的咀嚼面积利于提高咀嚼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牙合力的分散而避免个别牙或少数牙的牙周创伤;另外,由于ICP的存在,纵然有个别牙缺失也不至于使对颌牙完全丧失功能,还可避免邻牙和对颌牙在短时间内发生倾斜移位和牙合向伸长。这样就为临床及时修复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2.2  RCP的临床意义  当全口牙或多数牙缺失时,由ICO决定的ICP也将随之难以确定或消失。而由韧带决定的RCP却不是如此,仍然可以在全口牙缺失的情况下被准确的获取,这在义齿修复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可替代和必须的。如此才使我们为全口牙缺失的患者重建合乎功能和美观的义齿性咬合成为可能。

    2.3  MCP的临床意义  MCP与ICP是否一致直接关系到口颌系统的功能是否正常。正是因为MCP的存在我们才可以判定天然牙合或义齿重建牙合可能存在的早接触、牙合干扰等牙合紊乱,从而准确的去除之。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参照ICO的异常与否来推断ICP、MCP之间的不调之原因是在于牙合的紊乱,还是在于肌功能的异常。

    2.4  MPP的临床意义  MPP是由下颌骨本身的重力和升颌肌的牵张反射所决定的。正常的MPP可以使面部表情自然美观,并可使功能状态下可能造成的口颌系统内的尚无临床症状的微小创伤(如关节内)有足够的休息期进行修复,实际上人类的牙合接触在24h内也才17min左右而已。另外,MPP还是全口义齿修复中确定垂直距离(VD)的重要参考因素。

    3  小结

    综上所述,ICP、RCP、MCP、MPP之间的解剖关系是复杂和至关重要的。正是它们之间协调的交替变化贯穿于下颌运动的始终,才使口颌系统得以舒适自然行使功能的同时,而又不发生各种紊乱症状[6]。因此口腔医学各临床专科进行治疗的目的应是恢复已遭破坏的四种颌位之间的解剖关系,临床医师认识ICP、RCP、MCP、MPP之间的解剖关系和临床意义对指导临床实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0.

    2  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

    3  易新竹.牙合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1.

    4  Kobayashi J.Studies on matrix components relevant to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TMJ.Kokubyo Gakkdi Zasshi,1992,59(1):105-123.

    5  Hellman M.Variation in occlusion.Dent Cosmos,1921,63:608.

    6  Ronald A.An overview of bruxism and its management.Dent Clin Noth Am,1997,41(2):229-241.

   作者单位: 443500 湖北长阳,长阳县人民医院

   (编辑:李  木)

作者: 陈勃,李翠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