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4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2000~2005年40例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占53%),宫内残留、感染(20%),子宫切口感染、溃疡(6。(2)出血量:产后2h内>1000ml(早期休克)占100%,晚期休克,累计失血量2000~3500ml不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对2000~2005年40例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占53%),宫内残留、感染(20%),子宫切口感染、溃疡(6.6%),软产道裂伤(6%)。(2)出血量:产后2h内>1000ml(早期休克)占100%,晚期休克,累计失血量2000~3500ml不等。(3)早期出血者,常规止血方法成功率95%,子宫切除率5%。晚期出血,常规止血方法成功率92.5%,子宫切除率7.5%。羊水栓塞、DIC,子宫切除率100%。结论  针对出血主要原因的高危因素病例,产前要有正确的预测,并做好预防措施,同时要降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  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失血性休克,短时间内可危及人的生命。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现阶段剖宫产率不断上升,使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增加,其中以晚期出血的问题日益严重,使子宫切除率增加,影响年轻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其危害性已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0年1月~2005年12月共分娩11536例,其中产后出血315例,占2.3%,失血性休克40例,占0.3%,抢救成功率97.5%。早期出血性休克30例,占75%。晚期出血性休克8例,占20%,子宫切除4例,占10%。产妇年龄19~39岁,平均25岁,孕周32~41周,初产妇18例,经产妇22例,双胎3例,死亡2例(1例羊水栓塞、DIC,1例自下级医院转入半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

    1.2  方法  本组病例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早期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至2h内出血量≥500ml,晚期出血指产后24h后~12周,阴道有反复出血,其中一次出血≥500ml,多见于产后3周以上,有时6周以上,甚至数年。出血原因与处理方法、分娩方式、时间的关系见表1。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χ2检验。 表1  出血原因与处理方法、分娩方式、时间的关系

    2  结果

    2.1  出血原因  本组病例经临床治疗观察、B超、清宫、病理报告,结果证实发生早期出血的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羊水栓塞DIC。发生晚期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感染、溃疡,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其他。

    2.2  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用大量宫缩剂、补液、输血、抗生素等抗休克治疗,输RBC 4~12U不等,血浆400~1200ml,抢救成功率97.5%。早期出血休克无一例子宫切除。晚期出血休克,抢救成功率100%,子宫切除率12.5%。

    3  讨论

    对产后出血休克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和治疗。

    3.1  宫缩乏力  临床上对于滞产、产程延长的产妇;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多所致的子宫过度膨胀;以及妊高征、贫血、胎盘早剥或子宫卒中、宫内感染或子宫肌瘤影响宫缩等,应注意产后及时使用缩宫素,胎头娩出后即时使用催产素20U宫壁注射,并20U静推,因催产素的t1/2是10~15min,半小时后重复使用,静推时要稀释。麦角新碱有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等副反应,禁用于妊高征、高血压病或心脏病患者。米索禁用于青光眼、支气管哮喘或有过敏史者。对有高危因素者,在胎儿娩出用缩宫素的同时,应用米索600μg舌下含化,或卡孕栓1mg纳肛。产前可静推10%葡萄糖酸钙10ml,以增强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效应性。若剖宫产术中出血,按摩子宫时可将子宫搬出切口外,温热盐水湿敷,两手相对紧压子宫进行按摩,一般持续5~15min显效,有效者90%以上。无效者,再选择宫腔纱条填塞,24h后取出。或子宫血管结扎。无效切除子宫。

    3.2  胎盘因素  对于副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者,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有否胎盘胎膜残留,以及胎盘边缘有否血管断裂现象等。有胎盘粘连者要加强宫缩剂的应用。植入不出血者行保守治疗(MTX或5-Fu化疗);无生育要求者,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对于前置胎盘剥离面出血者,可“8”字缝合剥离面止血。或用垂体后叶素6U稀释于20ml生理盐水中,于子宫内膜下多点注射,显效快,可重复使用,无明显副作用。子宫卒中并有凝血功能障碍者,要输新鲜血浆,补充凝血因子。Fg<1.5g/L时,输纤维蛋白原,输2~4g,可升高1g/L,BPC<50×109/L,输BPC悬液。输一个治疗量200ml,可升高BPC(10~20)×109/L,对于剖宫产术后宫内残留者,要在B超下刮宫,以防子宫切口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3.3  羊水栓塞DIC  临床上尽管发生率低,但应严防。对于高龄初产、经产妇、子宫收缩过强、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剖宫产等有诱发因素者,应提高警惕。另外,产程中,应避免为急于阴道分娩,过早地人工破膜,需要时,宜在宫缩间歇期进行,使羊水缓缓流出。一旦确诊,采取抗过敏、抗休克、改善低氧血症、防治DIC和肾衰,预防感染。

    3.4  子宫切口感染、溃疡  常见于晚期出血,往往反复出血,一次出血量>500ml。对保守治疗无效者应输血、补液、抗休克的同时,剖腹探查;若发现子宫切口裂开、坏死或感染较重,无法保留子宫时,应当机立断行子宫次全切除或子宫全切术。对于迫切保留子宫者,若切口周围血运尚可,也可切除局部坏死组织,再用肠线缝合新鲜创面,术后营养支持,足量抗生素应用,也可成功治愈。

    临床上应注意预防:(1)严格掌握剖宫产者指征,杜绝因社会因素而手术。(2)提高手术技巧,规范操作,合理选择子宫切口,缝合子宫切口时,避免穿透子宫内膜。(3)术中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4)抗生素应用要合理、有效、足量。(5)尿管24h拔除后要下床活动,以利子宫复旧。

    4  预防

    4.1  关于剖宫产的治疗体会  术前30min单次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术后继续应用≤5天。多采用氨苄、头孢菌素加甲硝唑或替硝唑。用药原则:对母婴无明显毒副作用,疗效肯定,参照产妇经济条件。早下床勤活动。另外术中应先吸净羊水,再取小儿,防止羊水栓塞的发生。

    4.2  对于阴道分娩者  产前有高危因素时,应提高警惕,备血、补液前提下,及时使用宫缩剂,不能待发生出血时再应用。产后认真检查胎盘胎膜,难产者,常规检查软产道。

    作者单位: 236000 安徽阜阳,阜阳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编辑:悦  铭)

作者: 范建灵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