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1期

原穴配伍在临床急症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原穴的变化,可推断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状态,也能诊断脏腑经络的病变,进而对疾病的预后转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原穴的配伍是以原穴配合相应的特定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原穴调理相应的脏腑,特定穴依具一定的功能以加强疗效。具有选穴少、见效快的特点,对于治疗急、重症,效果肯定。...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原穴的变化,可推断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状态,也能诊断脏腑经络的病变,进而对疾病的预后转归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原穴的配伍是以原穴配合相应的特定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原穴调理相应的脏腑,特定穴依具一定的功能以加强疗效。具有选穴少、见效快的特点,对于治疗急、重症,效果肯定。应用原穴配伍为针刺治疗急、重症提供了一条途径。 
     
  【关键词】  原穴; 配伍;急症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所属的原穴,故名“十二原”。《灵枢·九针十二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版)曰:“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故原穴反映脏腑及十二经脉的病变。因此,据原穴的反应变化,不但可推断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状态,而且也能诊断脏腑经络病变,进而对疾病的预后转归也有指导意义。由此可见,原穴在临床上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1  原穴在诊断上的应用
                         
  通过望诊、按诊来判定疾病的性质和部位。望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望原穴区域有无出现红晕、苍白、青紫等色泽变化;二望原穴有无瘀斑、丘疹、凹陷等形态异常反映,以诊断疾病的病位、病性。如:太渊见点状红赤或伴有丘疹,乃为肺热咳嗽等。按诊:用指腹按压原穴测知异常感觉和形态变化。如:按压穴区出现胀痛、灼热、针刺、触电样感觉等,一般有急性或炎性病变,酸麻感多属慢性病,麻木则为顽固性疾病,形态异常如条索状、结节状等一般多属慢性病。
                       
  2  原穴的配伍规律及应用
                       
  原穴可单独使用,但大部分常与某些特定穴相互配合使用,以促进经气输布,增强治疗功效,调整内脏功能。
                         
  2.1  脏腑原穴相配  此为五脏原穴与六腑原穴阴阳上下、刚柔相济的配穴法,适用于内脏有病而症状主要反映在体表器官的病变。阴经治内脏,阳经治体表器官,内脏病证反映在体表器官时,取阳经原穴配阴经原穴,配穴原则是:“少阴配少阳,太阴配太阳,厥阴配阳明”。原原相配为五脏原穴与六腑原穴相配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内脏有病同时出现相应体表器官的病变。阴经原穴治疗内脏病,阳经原穴治疗体表器官疾患,标本同治,以增强疗效。如阴虚肝旺的头晕目眩或郁怒伤肝的手足拘挛证,则取肝经原穴太冲,配阳明经原穴合谷,二穴结合,阴阳上下,刚柔相济,同气相求,称为“四关”,颇具养血理气,平肝熄风,通经除湿之功。
                       
  原原相配治眩晕(高血压危象):患者,女,70岁。1994年5月7日初诊。病史:患者争吵后,突感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心悸、烦躁,不能直立。查病人面色赤红,双目紧闭,手足拘挛,汗出,头痛以巅顶为主。血压32/15kPa,舌淡红苔白,脉弦数。辨证:肝阳上亢,治则:平肝潜阳,缓急止痛。急取太冲、合谷,用泻法。进针5min后,患者自诉头晕、头    痛减轻,目可睁开,继续留针,隔5min行针1次。30min后,血压降至19/12kPa,患者诉头痛已除,略有些头晕,余症消  失。嘱患者服用降压药以巩固疗效。体会: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范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因暴怒引动肝阳,上扰清窍,发为眩晕头痛。取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太冲,平肝熄风,疏肝理气;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清热祛风,开窍醒志,二穴相配,又名四关,共奏平熄肝风、活血通络、调和阴阳之效,使诸症消失。
                         
  2.2  原俞相配  将本脏腑原穴与相应的背俞穴相配,取其原穴与背俞穴在主治性能上的共性,以相互协同增强疗效的一种配穴法。就其主治性而言,原穴擅扶正祛邪,俞穴偏调阴病,对各脏腑之虚证功效尤著。
                         
  原俞穴相合治疗蛔厥证:患者,男,6岁。患者因右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而来诊,自诉疼痛呈钻顶样,恶心欲吐,家属代诉患者或翻滚号叫,或蜷缩于床,或疼痛若失。冷汗淋漓。查右肋下有压痛,无腹肌紧张、双侧胆俞穴压痛明显,舌苔白腻,脉弦。证属胆蛔乱窜,气机逆乱。取穴:丘墟、胆俞。先取远端丘墟穴,再取背部胆俞穴,患者立即感到钻顶样疼痛有所减轻,遂强刺激,每5min行针1次,留针1h。出针后,患者自诉已无明显不适,后用上法连续针刺3天,未再发作。
                         
  2.3  原络相配  可分表里经和同经原络相配等形式。表里经原络相配,适用于兼有表经或里经有病者,如手太阴肺经有病出现咳喘气促、齿痛、便秘等证,可取肺经太渊为主,辅以大肠经偏历为客。同经原络相配,是对由内伤、外感演成的诸种慢性疾病,在取本经的原穴同时,常配本经的络穴以协同治疗。如久咳不愈,取肺经原穴太渊透刺络穴列缺;必悸胸痛,取心包经原穴大陵透络穴内关等,均收效颇佳。
                         
  原络相配治心悸(阵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女,62岁。1993年10月9日初诊。病史:平素体虚,因情绪激动突感心悸、胸闷、气短、汗出、乏力。刻诊:心率180次/min,律齐,面色苍白,手足冰冷,舌淡红,苔白,脉细数。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辨证:心血不足。治则:养血安神。取大陵透内关,用补法。进针2min后,患者诉心悸、胸闷好转。5min后,心率90次/min。留针20min,诸症均除。体会:心悸属中医“怔忡”范畴,其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凡因脏腑虚损的病理改变累及心而致心气血不足时均可出现。心主神志,心血不足,心神失养,神不守舍而发怔忡。此病例取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大陵、络穴内关。心包是心之外膜,络是膜外气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取该经之原穴大陵,可调畅心络,安心神;内关在治疗心经的病变方面有重要作用,“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实则心痛,虚则烦心”(《针灸甲乙经》),取络穴内关既可宁心安神,又可理气散滞,加强通畅心络的作用,两穴相配,共奏活血通脉、宁心安神之效。
                         
  2.4  原合相配  常分表里经、同经、异经原合相配等形式。表里经原合相配,通常是取阴经原穴,配阳经合穴或下合穴。如脾胃不和所致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取脾经原穴太白,配胃经合穴足三里,以健脾和胃、升清降浊。同经原合相配,如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配合穴曲池,善治头目疼痛、牙龈肿痛、咽干鼻衄等风热疾患,为双调气血,调理上焦之妙法。异经原合相配,如大肠经原穴合谷,配胃经合穴足三里,调理胃肠、化滞通便之功颇著。肝经原穴太冲,配胃经合穴足三里,多用于胃脘疼痛、肋胁窜痛、烦燥易怒,为疏肝和胃之验方。
                       
  原合相配治呃逆(顽固性呃逆):患者,男,48岁。1995年6月26日初诊。病史:久服氯喹近1个月,胃中胀满不适,食谷不化,复因暴食引起呃逆。曾服用阿托品,均未见效。来诊时已连续呃逆7天,呃声不断,胃中胀满,不思饮食,食入即吐,大便不成形。查:病人面色萎黄,呃声低沉,舌边有齿痕,苔白,脉缓。诊断:呃逆。辨证:脾胃失和。治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取穴:太白、足三里。太白用补法,足三里平补平泻。5min后,患者诉胃中胀满感减轻。留针30min后,患者胃中堵胀感明显好转,呃逆间隔时间延长,已能连续说出整句话。第2天复诊时诉晨起已能少量进食,未呕吐,继用上法治疗5次后,呃逆痊愈,胃胀感消失。体会:呃逆的病因多种多样,此患者由于药物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复因暴食伤胃,致脾胃失和,上胃动膈,发为呃逆。取脾之原穴太白,理气健脾,助脾气之运化;胃之合穴足三里,调理胃气,降逆止呃,二穴相配,共奏理气、和胃、止呃之功。
                       
  3  原穴在预后转归的运用
                         
  如何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呢?在现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可有许多理化检查结果来帮助判断。但是,临床上,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办法来判断,而这种方法在传统中医是常用的,即对原穴的诊察,我们可以从下面几点论述:其一,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它能诊察十二经脉气血的盛衰,推断脏腑功能的强弱,故《难经·六十六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版)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也”。其二,原穴的部位,大都位于四肢腕踝关节附近,阴经的原穴多有动脉,通过对原穴的脉诊,不但能指导诊断、治疗,而且也能为疾病的预后转归提供一个重要的客观指标,因此,《灵枢·九针十二原》(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版)说“凡将用针者,必先诊脉”。如: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若太渊、冲阳两脉突然出现洪大,提示病人阳气浮越,病情可能加剧,预后欠佳;经治疗,若两脉呈现迟缓之象,提示病人阳气内收,病情缓解,预后良好。其三,十二时辰配十二原穴,结合病症,判断疾病的预后转归。
                       
  结语:原穴的配伍是以原穴配合相应的特定穴治疗疾病的方法。原穴调理相应的脏腑,特定穴依具一定的功能以加强疗效。具有选穴少、见效快的特点,对于治疗急、重症,效果肯定。应用原穴配伍为针刺治疗急、重症提供了一条途径。 

  作者单位:550002 贵州贵阳,贵阳中医学院

  (编辑:宋  冰) 

作者: 王峰, 高红涛,高万里,姬锋养,罗亚非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