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1期

株洲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率调查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株洲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的状况,减少X射线受检者的受照剂量,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结果医用射线诊断机受检人数逐年增加,有21台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超标率为12。不同类型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入射体表剂量超标率普通型大于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不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株洲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的状况,减少X射线受检者的受照剂量,保障公众健康与安全。  方法  日常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  结果  医用射线诊断机受检人数逐年增加,有21台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超标率为12.5%,20世纪70、80、90三个年代及90年代后的产品超标率呈下降趋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类型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入射体表剂量超标率普通型大于带影像增强器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产地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率国产的大于进口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受检者不必要的照射。
     
  【关键词】  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率
             
  医疗照射是当前所有人工辐射源造成人类集体剂量的最大来源,而其主要贡献来自X射线诊断检查,特别是荧光透视[1]。为了解我市医用X射线透视机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率,使受检者的受照剂量保持尽可能低的水平,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我们对全市168台医用X射线机入射体表剂量率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与方法
 
  1.1  内容  对全市各医疗应用单位的透视人数,不同年代、不同类型、不同产地医用X射线机的入射体表剂量率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
 
  1.2  方法  使用卫生部放射卫生防护监督所生产的RD-98智能型诊断仪,仪器检前已校正,其测试位置和评价方法按仪器使用说明和GBZ 130—2002《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公众接受X射线照射  我市现有168台医用X射线诊断机用于透视工作,2003年有86万人次接受透视检查,2004年有90余万人次接受检查,2005年有91万人次接受检查。每年接受X射线检查的人数逐年增加。
 
  2.2  不同年代的X射线透视入射体表剂量结果  见表1。从表1可见,168台医用X射线诊断机中有21台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超标率为13.1%,其中70年代的超标达到60%,80年代以后生产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透视入射剂量率呈明显下降趋势,70年代与80年代以后生产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不同年代X射线透视机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结果  略
 
  2.3  不同类型的X射线透视机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结果  见表2。从表2可见,带影像增强器医用X射线机的超标率明显低于普通医用X射线机,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表2  不同类型X射线透视机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结果  略
 
  2.4  不同产地的X射线透视机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结果  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进口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率低于国产医用X射线诊断机,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3  不同产地的X射线透视机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结果 略
 
  3  讨论
 
  每年接受透视的人员逐年增加,主要是由于放射诊断技术没有合理应用,重效益,重复检查,每年的学生体检、军检、从业人员的体检将X射线检查列为常规检查。这样不仅增加了公众剂量,浪费卫生资源,使受检者接受了不必要的X射线照射。对婴、幼、儿童、青少年的体检不应将X射线胸部检查列于常规检查项,从业人员的就业前或定期检查X射线胸部检查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
 
  70年代的X射线机比较陈旧,自身防护效果差,影像质量不符合要求,应该更换新设备,增加设备的本质安全性。
 
  普通X射线机透视入射体表剂量超标,在调查中发现,主要表现为:荧光屏普遍存在老化,为了提高清晰度,工作人员不是更换荧光屏,而是加大曝光条件。另外是工作人员没有做好暗适应,存在电流过高、曝光时间长、射野大等普遍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培训工作,建立X射线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计划,降低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

  进口的医用X射线诊断机入射体表剂量率超标率低于国产医用X射线诊断机,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国产医用X射线诊断机的医用防护其本质安全性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孙世荃.人类辐射危害评价.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41. 
 
  作者单位:412000 湖南株洲,株洲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

  (编辑:秋  实)   

作者: 谭禾祥,周定超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