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1期

会阴中侧切术应用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会阴中侧切开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产科手术之一,目的是切开会阴组织,扩大外阴口利于胎儿顺利娩出,减少母婴产伤,确保母婴安全。1一般资料选择同期入院经阴需行切开术分娩的产妇800例,随机分为两组,400例实施会阴中侧切开,作为观察组,另外400例实施传统的会阴侧斜切开术,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切开原因差异无......

点击显示 收起

  会阴中侧切开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产科手术之一,目的是切开会阴组织,扩大外阴口利于胎儿顺利娩出,减少母婴产伤,确保母婴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同期入院经阴需行切开术分娩的产妇800例,随机分为两组,400例实施会阴中侧切开,作为观察组,另外400例实施传统的会阴侧斜切开术,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切开原因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1]  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术的适应证,当胎头拨露3cm左右时,用0.5%利多卡因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宫缩时嘱产妇停止屏气用力,用钝头弯剪自会阴后联合正中点开始沿中线左旁20°~30°向下剪开阴道和会阴皮肤,距肛门括约肌2cm处,转变剪刀方向,使其尖端指向外斜侧,切开约1~2cm,注意止血,保护会阴,胎儿娩出处理新生儿后,以2-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阴道、肌肉和皮下组织,再皮内连续缝合皮肤。术后治疗护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2  结果
               
  2.1  观察组  术后会阴水肿89例,对照组为91例,差异无显著性。
               
  2.2  会阴切开后裂伤  观察组29例,占7.2%;对照组27例,占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2.3  并发症  观察组未发生娩肩困难,无肩损伤,对照组5例,有1例肩损伤,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      有显著性。两组均无肛门括约肌损伤发生。
               
  2.4  术后10日随访  切开处疼痛硬结>7天,观  察组7例,占1.7%;对照组21例,占5.2%,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中侧切开波及肌层少,切口路经耻骨尾骨肌筋膜的左边缘,末端波及少量左侧耻骨肌筋,不损伤肛门括约肌,故取了会阴正中切开的优点,又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肛管和直肠的缺点,极大地减少对产妇的损伤,有利于产后康复;再者,行会阴中侧切开,保持阴道口原来的纵椭圆形,有利于胎头俯屈。由于传统会阴侧切术、切口角度大,大量的肌肉被切开,宫缩时与盆底肌协同作用减弱,阴道口的纵椭圆形被破坏,3500g以下的胎儿几乎没有俯屈动作即娩出,使胎儿的屈曲状态消失,原来紧抱的双肩松弛,双肩径相对增大,双肩未能下降到正常位置,有的甚至双肩径位未及转至骨盆入口斜径线上,以至双肩径仍持续占据骨盆入口前后径,造成相对双肩径不到位,导致娩肩困难及新生儿肩性损伤。≥3500g的胎儿,双肩径较大,双肩下降到位原本不易,过度扩大的阴道口,使胎头过早的娩出,而双肩刚入盆或嵌入骨盆入口,形成了绝对双肩径过大,发生肩难产、新生儿肩性损伤、严重的臀丛神经麻痹概率增高[2]。
                   
  但是,笔者观察到,胎儿较大,会阴及阴道黏膜充血、红肿者,行会阴中侧切时,易发生切开后重度裂伤,伤及阴道侧后壁,增加了缝合难度。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41-749.
               
  2  林华丽,董立芹,陈勇化.会阴侧切改良技术防止新生儿分娩性肩损伤观察.现代护理报,2006,3.
 
  作者单位:262700 山东寿光,寿光市人民医院 
 
  (编辑:李  木)  
作者: 柳玉芳,张秋凤,李中民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