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3期

博罗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博罗县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和要求》,对我县近5年来11例孕产妇死亡病例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进行评审分析。结果11例死亡孕产妇均为低文化低收入人群,在医疗保健机构分娩4例,在家分娩7例,在医疗保健机构死亡10例,在家死亡1例。可以避免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县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博罗县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和要求》,对我县近5年来11例孕产妇死亡病例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进行评审分析。结果  11例死亡孕产妇均为低文化低收入人群,在医疗保健机构分娩4例,在家分娩7例,在医疗保健机构死亡10例,在家死亡1例。可以避免死亡1例,占9.09%;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8例,占72.73%;不可避免死亡2例,占18.18%。结论  今后妇幼保健工作重点应放在低收入低文化的广大农村及流动人口中;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严格妇产科医务人员准入制;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助产技术和急救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接生;加强各部门的协调,支持、保护母婴安全。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分析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保健水平的主要指标,也是母婴安全的重要指标。针对我县近2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上升的现象,现将我县近5年来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发现和掌握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干预措施及管理办法,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博罗县22个接生单位2001~2006年上半年的妇幼卫生统计报表,11例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病历,死亡病案调查,调查报告附卷,孕产妇死亡评审表。
 
  1.2  方法  (1)每例孕产妇死亡由各接生单位在24h内报县妇幼保健院,并规范填写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病历。县妇幼保健院组织人员到卫生院进行调查,并按要求填写死亡病案调查、调查报告附卷。(2)  按《博罗县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制度和要求》,由县卫生局组织县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小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十二格法”从个人、家庭、居民团体、医疗保健系统及社会相关部门的知识、技能、资源、管理系统四方面对每例死亡病例进行评审。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11例死亡孕产妇中年龄在24~34岁之间;文化程度:小学7人,初中4人;经济收入:100元以上4人,100元以下7人,均低于当地的人均收入;农村户口3人,流动人口8人;计划内妊娠3例,计划外妊娠8例。
 
  2.2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类统计  见表1。
 
  表1  2000年10月~2006年3月孕产妇死亡原因分类统计 略
   
  2.3  死亡孕产妇产前保健情况  在11例死亡孕产妇中,有10例未接受过产前保健服务,占90.91%;1例接受过2次产前保健服务,占9.09%。
 
  2.4  死亡孕产妇的分娩与死亡地点  在11例死亡孕产妇中,在县级医疗保健单位分娩1例,占9.09%;在乡镇卫生分娩3例,占27.27%;在家分娩7例,占63.64%。在县级医疗保健单位死亡3例,在乡镇医院死亡7例,在家死亡1  例。
     
  2.5  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结果  可避免死亡1例,占9.09%;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8例,占72.73%;不可避免死亡2例,占18.18%。
     
  3  存在问题
 
  3.1  医疗保健机构方面  (1)部分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专业技术水平较差,对急危重症鉴别诊断不清,识别能力不足,产后出血的诊断与抢救技能欠缺,不能正确掌握合理使用催产素。(2)病历书写不规范,病程记录不全面。(3)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不健全,高危孕产妇转诊不及时,个别乡镇医院为经济利益,对高危妊娠管理制度,转诊、会诊制度,高危孕产妇分级住院分娩制度执行不力。
 
  3.2  个人及家庭方面  (1)文化程度较低,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怀孕后不进行应有的检查;(2)家庭经济困难制约了孕产妇的住院分娩,在家分娩时,出现难产或产后出血时才求助于医疗保健机构;(3)虽然在医疗保健单位分娩,但病情严重时却又不接受基层医院转诊的建议,致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死亡。
 
  3.3  社会因素  (1)有少数妇女计划外,为逃避计划生育不去做产前检查,致使高危因素难以发现;(2)强制婚检改为自愿后婚检率明显下降,使孕产妇保健意识受到很大影响,孕妇早孕建卡率低,甚至不作产前检查;(3)地方财政困难,卫生经费尤其是妇幼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客观上给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4  讨论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特别是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 在11例死亡孕产妇中几乎都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流动人口8例,农村户口3例,都属于低收入阶层。由于文化程度低,加上家庭经济困难,致使孕产妇及其家属不重视孕期保健及住院分娩。中国孕产妇死亡监测协作组研究结果:无产前检查的孕产妇死亡率达844.9/10万,其死亡危险大于7次产前检查的61倍[1]。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如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对城乡、社区、家庭及孕产妇本人进行宣传早孕检查、定期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重要性,使孕产妇能够充分认识到享受保健是自己应有的权利。
 
  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严格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准入制,凡从事妇产科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国家认可的中专及以上学历及相关的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并经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培训且取得考核合格证书,才能从事妇产科技术服务。
 
  提高各级妇幼人员的助产技术及急救水平。11例死亡孕产妇中,根据产妇死亡地点分析,死在乡镇级以上医院的有10例,表明死亡孕产妇在死亡前得到了一定的医疗救助。因此必须迅速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助产技能以及医院的整体急救水平,加强助产人员及临床医生的产科适宜技术再培训,熟练掌握病理产科的诊断及抢救原则,并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抢救方案。
 
  贯彻执行《母婴保健法》,加大对助产机构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接生。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如高危妊娠管理制度,高危妊娠转诊、会诊制度,高危孕产妇分级住院分娩制度,产科病历书写要求等。明确各级医疗保健单位的职责与任务,奖惩分明,使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得到落实。
 
  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保护、支持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要全社会的重视,相关部门应解决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问题。建立孕产妇贫困救助组织,筹集经费,使经济困难的孕产妇能够住院分娩。
     
  【参考文献】
 
  1  杨丽杰,张振武,付雪梅.产后出血致产妇死亡38例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12(6):1441.

  作者单位: 516100   广东博罗,博罗县妇幼保健院   

  (编辑:宋  冰)

作者: 王少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