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8年第8卷第2期

异丙酚在硬膜外麻醉中防治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下腹部手术病人应用异丙酚针防治内脏牵拉反应问题。结果异丙酚组对控制中下腹部内脏牵拉反应总有效率达97%,呼吸、脉搏,平均血压和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输注异丙酚针,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是防治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应的有效方法。硬膜外麻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下腹部手术病人应用异丙酚针防治内脏牵拉反应问题。方法 年龄在18~65岁之间,男50例,女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异丙酚组病人40例,B组为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简称氟芬合剂组,病人40例。结果 异丙酚组对控制中下腹部内脏牵拉反应总有效率达97%,呼吸、脉搏,平均血压和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输注异丙酚针,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是防治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应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异丙酚(氟芬合剂);硬膜外麻醉;牵拉反应


    硬膜外麻醉在我们基层医院应用比较广,但内脏神经阻滞不完全,因而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如内脏牵拉问题[1]。近年来我院在80例中,下腹部手术病人应用异丙酚针微泵静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有效地防治内脏牵拉反应问题。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0例病人,年龄18~65岁,男50例,女3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异丙酚组病人40例,B组为芬太尼0.05mg+氟哌利多2.5mg简称氟芬合剂组,病人40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用药阿托品针0.01~0.02mg/kg,鲁米那针2~4mg/kg。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分别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针+0.5%布比卡因针。当阻滞平面出现满意后,A组在开放静脉上接微注泵待切皮时以3~4m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针,B组切皮时静注氟芬合剂针(同前量),直至完成内脏手术操作。

    1.3  观察指标  异丙酚用量在150~200mg用药后,10、20、30min及停药后10、20、30min记录呼吸,脉搏,平均血压和氧饱和度的数据效果评定标准。

  2  结果

    异丙酚组对控制中下腹部内脏牵拉反应总有效率达97%,其中良好34例,占85%;较好5例,占12.5%;无效1例,占2.5%。氟芬合剂组对控制中下腹部内脏牵拉反应总有效率达77.5%,其中良好18例,占45%;较好13例,占32.5%;无效9例,占22.5%。但呼吸、脉搏,平均血压和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硬膜外阻滞麻醉中,行下腹部手术,内脏牵拉反应发生很多,影响手术操作,增加手术风险,病人痛苦,过去一般采用氟芬、度冷丁等镇痛镇静药物,效果不尽如人意[2]。因此,我们采用异丙酚针给药作为硬膜外阻滞的辅助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异丙酚针是一种静脉麻醉药,起效迅速,作用持续时间短,停药后恢复快,无蓄积作用,无恶心呕吐,不引起恶梦,幻觉等精神症状。药物静注后MAP、HR短时间内有所下降,个别下降明显且持续稍长者给予麻黄碱针,阿托品针,加快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常规吸氧处理[3]。从本组病例看,用微量泵控制输注异丙酚针,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是防治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应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6,284-288.

2 吴钰.实用麻醉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80.

3 曾媛,白勇,许幸.不同配方异丙酚麻醉在妇产科门诊手术的应用.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11):696-697.


作者单位:317109 浙江三门,三门县健跳医院

作者: 林小勇,陈品需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