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1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9例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笔者自2005年10月&mdash。2008年9月在公惠医院针灸科工作期间,门诊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除其中3例在本院或外院行手术治疗外,其他59例利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2治疗方法1。1针灸辨证治疗包括寒湿腰痛、劳损腰痛和肾虚腰痛伴......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笔者自2005年10月—2008年9月在公惠医院针灸科工作期间,门诊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除其中3例在本院或外院行手术治疗外,其他59例利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获得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9例患者中男37例,女22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85岁。其中32~40岁4例,41~50岁18例,51~60岁16例,60~70岁18例,70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为发病3天,最长为10年以上。

    1.2  治疗方法

    1.2.1  针灸辨证治疗  包括寒湿腰痛、劳损腰痛和肾虚腰痛伴有风湿性关节炎19例(男12例,女7例),全部病例均经X线摄腰椎正侧位片和CT扫描或MRI检查确诊,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选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温针艾灸2次,同时加用北京奔奥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电脑中频治疗仪20min,起针后加拔火罐8~12min。

    1.2.2  推拿

    1.2.2.1  腰椎侧扳法  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侧卧的一侧下肢伸直,另一下肢曲90°,医者站在相侧床沿左肘靠左患者骨盆外侧,右拇指点在患者腰部某一节椎体棘突旁压痛点上,肘顶在患者肩部内侧,做相反方向快速用力,当听到“卡达”声为侧扳成功,然后再如法侧扳另一侧。

    1.2.2.2  按摩点穴疗法  点揉双侧委中穴1~2min,点揉双侧髂骨上缘神经根出口处压痛点及肾俞穴各1~2min。随症加减:疼痛累及下肢,循经络针灸或点按,外侧面风市,阳陵泉、悬钟;后侧面针灸或点按承扶、殷门、承山、飞扬、昆仑。

    1.2.3  中药成药  痛血康胶囊,复方夏天无片,每日3次,每次2~3片。

    1.2.4  西药对症治疗  急性发作期,跛行者每日以丹参针、血塞痛,以5%葡萄糖或氯化钠液250ml静脉缓滴,7天为1个疗程。对腰痛加急下肢痹痛明显者,用利多卡因、维生素B12、维生素B1针剂,作穴位注射,或用洛芬待因缓释片等加强止痛效果。

    1.2.5  护理  (1)急性发作期患者禁睡“席梦思”等软床,要求绝对卧硬板床。腰椎人工对拉牵引。(2)开始治疗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1周,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身体承受力行腰椎人工对拉牵引。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2.2  治疗效果  以上列中西综合治疗后,治愈37例,治愈率为62.7%;好转17例,好转率为28.81%;未愈5例,无效率为8.47%(包括放弃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52%。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常见,尤以中老年男性患者较多,以往由于诊断不准确,常误诊为腰肌劳损,风湿腰痛等,21世纪以来,随着CT扫描的普及给诊断带来方便,避免了误诊的偏向。

    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当于中医的“腰腿痛”范畴,认为是由于病邪入侵,导致气滞血瘀,筋脉受损,而“久病入络为瘀”。故采用活血化瘀丹参针、血塞通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藉以改善血流动力,扩张外周血管,增强组织器官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局部血循环加快,从而加速突出腰椎间盘核中化学物质释放的吸收及神经根水肿的减轻,减少对神经的压迫,促使紧张痉挛的周围肌肉放松,麻痹、肿胀的神经得以逐渐恢复正常,针刺委中,是根据晋·皇谧《针灸甲乙经》的多种痛证,“病在腰者,取之腘之意”,远道取穴法治疗疾病的规律,仍为现在临床常用。针刺、艾灸加拔罐、点穴按摩整理,多管齐下,其效益彰。


作者单位:上海,上海市公惠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