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4期

临床标本的真菌培养和药敏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临床真菌感染的现状与耐药情况,为临床二重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用API20CAUX细菌鉴定条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送检的2826份临床标本共分离真菌909株,检出率为32。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仅应做好真菌的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临床真菌感染的现状与耐药情况,为临床二重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 各种临床标本经分离培养、用API 20CAUX细菌鉴定条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送检的2826份临床标本共分离真菌909株,检出率为32.2%。主要为白色念珠菌656株,占72.2%,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这些念珠菌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分别为97.7%、94.8%;对克霉唑、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中敏,分别为87.4%、82.9%、87.4%、85.1%、85.1%;对益康唑、咪康唑、特比萘酚耐药,分别为72.5%、76.3%、23.7%。结论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不仅应做好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而且要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关键词】  真菌;药敏试验;耐药分析

 由于临床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广泛使用,抗真菌药物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真菌耐药性日益增强,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加强对真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的工作对临床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对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10月送检的2826份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909株真菌的种类及耐药性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  均来自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10月住院及社区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包括痰液、咽拭子、粪便、尿液、各种分泌物、胸腹水、脑脊液等。

    1.1.2  培养基  沙保弱培养基,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均由法国科玛嘉公司提供)。

    1.1.3  K-B法(纸片扩散法)  药敏琼脂由广州市乐通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1.4  真菌药敏纸片  由广州市乐道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克霉唑、益康唑、氟康唑、酮康唑、咪康唑、特比萘酚、制霉菌素、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

    1.1.5  鉴定条  API  20C  AUX细菌鉴定条  (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

    1.2  方法

    1.2.1  真菌分离鉴定  临床标本无菌操作接种于沙保弱氏培养基中,35℃温箱培养24~48h,用接种环挑取疑似真菌菌落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同时采用芽管形成试验,真菌显色培养鉴定两种方法进行初步筛选鉴定,同时用API 20C AUX 细菌鉴定条进行鉴定确认。

    1.2.2  真菌药敏试验K-B法  将分离的真菌和标准菌株ATCC90028培养24h后,用0.5%NaCl制成2麦氏单位真菌悬液,用无菌棉签均匀涂抹于药敏板上,并在15min内干燥后将药敏纸片贴于平板上,放置35℃温箱培养24h,量取纸片的抑菌直径作为判断药敏试验的指标。

  2  结果

    2.1  真菌分离结果

    2.1.1  2826份临床标本  其中痰液1827份,咽拭子366份,粪便174份,尿液166份,分泌物175份,胸腹水67份,脑脊液51份,共分离真菌909株,检出率为32.2%。见表1。表1 各种标本真菌的检出率

    2.1.2  2826份标本共分离真菌909株  其中主要是白色念珠菌656株,占72.2%。其次光滑念珠菌116株,占12.8%;热带念珠菌91株,占10.0%;近平滑念珠菌21株,占2.3%;克柔念珠菌19株,占2.1%;其他念珠菌6株,占0.7%。见表2。表2 检出的真菌的种类

    2.1.3   药敏试验结果  对135株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制霉素、两性霉素B敏感,分别为97.7%、94.8%;对克霉唑、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中敏,分别为87.4%、82.9%、87.4%、85.1%、85.1%;对益康唑、咪康唑、特比萘酚耐药,分别为72.5%、76.3%、23.7%。见表3。表3  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3.1  流行病学分析  近年来真菌感染有所增加,与ADIS流行、肿瘤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导致人群免疫力下降、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菌群失调等有关[1]。

    由表1可见,各种临床标本中真菌的检出率以痰液最高,占35.30%。由于正常人的上呼吸道也存在少量的真菌定植,使得检出率可能略高于实际的感染率,故在实际工作中应告知患者标本正确采集方法,取得标本后,首先涂片,观察是否符合要求,严格控制标本的质量。

    3.2  病原学分类  白色念珠菌是临床上最常见一种念珠菌,分离最多,占50%~60%以上[2]。由表2可见,检出的真菌的种类,以白色念珠菌为首,占72.2%,其次分别为光滑念珠菌占12.8%,热带念珠菌占10.0%,近平滑念珠菌占2.3%,克柔念珠菌占2.1%。实验室应提高各种念珠菌分离培养技术,为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病原学依据[3]。

    3.2  药敏分析  药敏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对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敏感,分别为97.7%、94.8%;对克霉唑、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中敏,分别为87.4%、82.9%、87.4%、85.1%、85.1%;对益康唑、咪康唑、特比萘酚耐药,分别为72.5%、76.3%、23.7%。

    两性霉素B对于大多数真菌病的治疗效果较满意,但毒副作用较大。咪康唑是一种非肠道制剂,因有较严重的毒性而限制了其使用性。酮康唑具有广泛的抗真菌活性,且比咪康唑或两性霉素B的毒性小。而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氟康唑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它既可口服,又可静脉用药[4]。

    3.3  加强实验室工作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要加强真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工作,积极开展真菌耐药性监测,给临床提供用药依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遏制二重感染,有效治疗真菌感染性疾病。

【参考文献】
  1 洪秀华.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9.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3 刘华,周中华,喻华,等.260株念珠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3):347-349.

4 杨健.医院真菌感染117例临床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5):346-347.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430080 湖北武汉,武钢总医院检验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