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4期

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10例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和治疗体会以及经验教训。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方法,结扎部位以血管较少的峡部为宜,且不宜过多的切除输卵管。【关键词】输卵管结扎术。盆腔静脉瘀血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输卵管结扎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和治疗体会以及经验教训。方法 通过B超、妇科双合诊宫旁组织增厚,持续加压又逐渐变薄,明确诊断。结果 10例均经剖腹探查证实。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方法,结扎部位以血管较少的峡部为宜,且不宜过多的切除输卵管。术式以抽芯包埋法最好。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术;盆腔静脉瘀血症;剖腹探查;子宫切除

 输卵管结扎术是我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女性绝育手术,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切口小,组织损伤小,对机体的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直视下施术,适合已生育的夫妇选用。本文10例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均在我站收住,经剖腹探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1  发病年龄  24~30岁6例,31~35岁3例,36岁1例。

    1.1.2  发病时限  病史最长5年,最短6个月。术后6个月~1年4例,2~5年6例。

    1.1.3  施术单位  10例均在乡卫生院,其中8例在县医院、乡卫生院反复住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神经官能症”,并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不佳,2例在我站门诊中西医结合等对症治疗无效。

    1.2  临床表现

    1.2.1  症状  10例均有慢性下腹痛,低位腰痛,极度疲劳,情绪不稳和不思饮食。8例有白带过多和经期延长,经量增多。5例有排便坠痛和排气不畅。4例有阴道灼痛和尿路刺激症状。7例有腿痛,性交痛和失眠多梦。3例有全腹饱胀和乳房胀痛。此外,4例有性感不快,3例有痛经

    1.2.2  体征  10例均有耻骨上或一侧下腹深压痛,阴道壁松弛并充血,宫颈肥大着色,子宫增大,宫体压痛和宫旁组织增厚。其中宫体后倾后屈7例,双合诊时持续加压后宫旁组织变薄7例,外阴着色6例,下肢轻度水肿5例,中度水肿3例。

    1.3  剖腹探查情况  10例均有少量淡黄色腹腔渗出液,子宫后倾后屈7例,子宫肥大10例,两侧阔韧带内静脉迂曲6例,一侧阔韧带内静脉迂曲4例,迂曲的静脉沿骨盆漏斗韧带向上伸展5例(都发生在静脉迂曲严重的一侧)。膀胱顶部静脉曲张1例。静脉直径0.5~1.0cm 6例,1.0~1.2cm 4例。一侧阔韧带裂伤1例,圆韧带损伤1例。折叠式结扎术9例,伞端切除1例。输卵管断端与肠管、网膜粘连2例,与网膜形成粘连带1例,与盆腔粘连2例。

  2  治疗结果

    本组36岁1例采取子宫全切除术,35岁以下9例采取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症状完全消失8例,术后半月症状完全消失1例,1例术后其他症状消失,但泌尿系刺激症状至出院时仍未完全消失,半年后随诊完全康复(该例膀胱顶部静脉迂曲呈团状,血管直径0.8cm)。

  3  讨论

    输卵管结扎术后盆腔静脉瘀血症以术后2~4年多见,发病率与手术单位技术水平和条件,即对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不严等有关。

    临床自觉症状的轻重和盆腔病变一致。妇科双合诊宫旁组织增厚,持续加压逐渐变薄,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体征,一般容易忽视。

    本组盆腔静脉淤血特别明显者7例,轻度者3例,考虑与结扎部位及术式直接相关。前7例均为壶腹部折叠法,因该处血管丰富,容易损伤而形成血肿,折叠切除太长,将较大较多血管束扎,导致血液回流不畅,盆腔血管高度充盈,扩张迂曲。因此,为减少手术后遗症发生,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操作一定要稳、准、轻、细,严格按规程操作,严密止血,结扎部位以血管较少的峡部为宜。扎管时尽量避开系膜血管,减少组织损伤,且不宜过多的切除输卵管,手术时间宜选择在月经后1周内,术式最好采用抽芯包埋法为好,此法安全,不损伤系膜血管,效果好,失败率低。

    本组下肢水肿病例,可除外心、肝、肾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系盆腔静脉淤血,下肢静脉和淋巴回流不畅所致。

    本组病例大部分曾反复住院治疗。笔者以前曾用圆韧带缩短术、卵巢静脉结扎术、粘连分离术治疗过4例,效果均不佳。这10例采用子宫切除术,则达到满意效果。

    (编辑:张  犁)


作者单位:744600 甘肃庄浪,庄浪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