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4期

门急诊输液室“集体癔症”发病机制及应对策略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集体癔症”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涉及临床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有癔症性人格基础的人容易发病。本文通过对该症在门急诊输液室发病机制进行讨论,提出应对策略。【关键词】门急诊输液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集体癔症”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涉及临床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有癔症性人格基础的人容易发病。起病常受心理、环境、社会因素影响。临床实践中,因对此症认知不足,常缺乏针对性应对措施。本文通过对该症在门急诊输液室发病机制进行讨论,提出应对策略。认为:综合运用预防、治疗、教育策略是消除该症发病隐患,创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

【关键词】  门急诊输液室; 集体癔症; 发病机制及应对策略

The pathogenesi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collective hysteria in emergency room transfusion door

    FENG Chun-yan, BAI Miao-chun, LIU Yuan-zhou, et al.The General Hospital of Beijing Military Area, Beijing 100125,China

    【Abstract】  Collective hysteria is a global phenomenon, involving clinical psychology, pathological psych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 Hysteria has the basic personality people morbidity. Onset is often affected by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factors. In clinical practice, this disease is often lack of specific response measures due to lack of recogni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athogenesi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this disease in emergency room transfusion door. We consider that the integrated use of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strategy is to eliminate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risk and create the key to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Key words】  door emergency infusion room; collective hysteria; pathogenesis and coping strategies

    “集体癔症”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涉及临床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有癔症性人格基础的人容易发病。本文通过对该症在门急诊输液室发病机制进行讨论,提出应对策略。

  1  门急诊输液室“集体癔症”

    癔症是一种以解离症状(部分或完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的记忆)和转换症状(在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冲突时产生的不快心情,以转化成躯体症状的方式出现)为主的精神障碍,往往以躯体转换性症状为主,这些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

    集体癔症又名“集体歇斯底里”,心理学家亦称为“癔症流行”或“癔症传染”,是一类有某种特定刺激(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等)引发的心因性反应事件。在集体场合下,1人发病后,周围人目睹其发病情况,继而出现类似发作。临床表现为:在门急诊输液室内同时接受相似处方治疗(某种特定的药物,特定的治疗方法)的患者,“就像波浪,首先某个人出现症状,然后引发其他人(3人或3人以上)相继出现类似症状,如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脸色苍白、呼吸急促、胸闷、腹痛、眩晕、恶心、呕吐、手足麻木、抽搐、晕厥等躯体症状,同时伴有紧张、恐惧等心理应激表现,也可以有情感爆发性表现。”

  2  病因

    该症的发生存在主客观因素。

    2.1  客观因素  集体癔症通常发生在同一环境下,同一性质集体中。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大多数大型医院门急诊输液室都存在如下现状。

    2.1.1  场地空间小,相对独立又相对封闭  由于输液治疗患者成分复杂,病种复杂,用药品种复杂,处于人员相对集中,密集状况。

    2.1.2  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门急诊输液室被认为医疗风险低于其他科室,如急诊ICU,因此,医疗管理潜意识里就对医护人员“精兵强将”程度有所放宽,出现“输液室工作量大,但风险低”的惯性思维模式,自管理层(医疗管理、护理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到基层,由上至下存在松懈隐患。

    2.1.3  信息流不畅通  多数医院门急诊输液室处于“观察+治疗”地位,患者来源主要是由临床医生诊治后,因各种因素不能住院治疗(如住院处床位不足、多种综合病变致归科困难等),回归社区治疗条件又不具备,而又亟须静脉输液治疗者。患者在输液室接受输液室医生护士管理,输液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包括病情变化、输液反应等,由于需要经过:“患者(包括家属)—护士—输液室医生—经治医生”的途径,对所发生的情况缺乏及时全面反应,这种应答机制不能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2  主观因素

    2.2.1  医疗因素  工作空间相对狭小,“忙、杂、乱”的现状,使输液室医护人员疲于应付工作,尽管“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成共识,心理、社会因素已开始受到重视,但对于“集体癔症”这种虽然具有广泛性基础,但相关报道仍散发与各地的心理病症认知不足,缺乏快速识别诊治经验。

    2.2.2  医疗理念因素  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临床症状伴随身心疾患时,现行的医学思维模式即“疾病诊治的一元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模式,要求医护人员先抢救“病”,而极具隐蔽性的心理问题被置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当作出“集体癔症”诊断,医护人员治疗的同时受到心理干扰——对患者的疏导既耗时,又担心患者不能接受该诊断,不能接受“是心理暗示下形成的不自觉模仿的非器质性躯体转换症状”的现实,引起误会,引发医患矛盾。

    2.2.3  患者因素  有癔症人格(常见的如被动型、抑郁型、焦虑敏感型人格)基础的人容易发病。在相对陌生的环境,对自身病情不充分了解,存在医患沟通不畅,紧张感,孤独感,恐惧感,更容易使其对癔症易感;看到忙碌不停的医生护士,“不好意思打扰他们”的心态,使得化解心理危机的沟通、交流、倾诉等宣泄途径受阻。当患者自身心理调节机制失代偿时,出现前临床表现。当看到一个人发病后,由于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恐惧心理相互感染,传递“加速”,主动地认为他(她)晕倒了,我和他(她)打一样的针,输一样的液,我也会晕倒。于是出现一个人恶心其他人也恶心,一个人胸闷其他人也胸闷的集体表现。

  3  发病机理

    3.1  集体发病机理  集体癔症核心是模仿行为。同一环境下同一性质的患者群体中,接受同种治疗方案,形成一种非正式群体,大家在一起接受治疗,具有趋向相同的心理趋势,彼此之间处于亲密关系的心理距离,相互之间形成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的优势在于可以促进患者之间加强信息交换,更充分了解同一种疾病不同历程的信息,看到别人治好了,认为自己很快也能好起来,增强依从性,建立积极心态,有利于康复;劣势在于,当患者沟通不畅,看到别人病情有不明变化,而医护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处置及给予合理分析、解释、告知时,会进入潜意识流,从众心理机制[1]起作用,接受这种相互间的心理暗示,不自觉进行模仿。

    3.2  个体发病机制 

    3.2.1  生理机制  看到接受同样治疗的患者发病,恐惧不安心理引起大脑皮层向下丘脑发出警告,下丘脑再向交感神经系统发出一系列刺激信号,引起体内一系列的变化,使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二氧化碳呼出增多,出现头晕,胸闷,心悸,手脚发麻,肢体抽搐等表现。

    3.2.2  心理机制  (1)癔症性人格基础的患者,当发现其他人出现不适反应,而未发现自身不适反应时,会出现心理冲突,下意识的寻找自身相似感受,逐渐进入“患病”状态,缓解心理压力。当心理压力超过自身心理负荷,处于心理应激状态时,会更主动关注他人的外显行为,通过模仿他人行为,同化他人心理应激模式,化解自身心理危机。(2)癔症性人格者有更需要得到他人关注的心理需求,使其产生“出现不适反应”会得到被医护人员关注的错觉。当看到别人因出现不适受到“特别”待遇时,有被忽略、冷落的心理落差,促使其寻找自身相似感受,并外显化,引发临床症状,当受到“关注”后,心理需求得到满足,缓解心理压力与心理冲突。

  4  应对策略

    是预防策略、治疗策略、教育策略相结合的产物,涵盖预防、治疗、康复诸领域。

    4.1  治疗策略

    4.1.1  诊断  (1)对可能造成门急诊输液室集体症状的四种原因即本身疾病,药物及治疗方法的使用,可能存在的医疗程序失当和后续治疗疗效进行综合评定,鉴别患者是否有气质性病变。(2)集体癔症鉴别诊断依据:①除外器质性病变,药物毒性反应等。②有癔症性人格基础,既往曾有类似癔症发作。③集体癔症的临床表现都非常相似,以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躯体症状为多见。④对症治疗及心理治疗有效。⑤治疗后无遗留原自身基础器质性病变以外的其他器质性病变症状体征。

    4.1.2  治疗  以综合性治疗为原则。

    4.1.2.1  环境治疗  (1)使患者脱离其最初发病环境,并与其他未发病的个体隔离,将发病的个体分别隔离治疗。这样可以避免患者继续受到发病环境的影响和暗示,也可以避免其他人受患者影响或模仿患者继续发病,还可以避免患者之间相互影响与模仿。部分患者通过隔离治疗,去除外在诱因刺激,可终止发作,心情平静下来,经暗示治疗及适当对症治疗症状消失。(2)实施输液室分区管理,按病情、病种、用药等细化分区管理,既有利于创造和谐舒适的就医环境,又有利于医护人员张弛有度,合理安排,有效分配工作强度、时间、关注度等。(3)在输液室明显位置设置告示牌、温馨提示牌等,将门急诊输液室工作流程,就诊须知等以书面形式明示,告知患者当日值班医护人员姓名及联系方式,方便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

    4.1.2.2  心理治疗  (1)在“医护一体化” 管理理念指导下,在以保证患者安全、医疗安全的理念下,由经过整体化培训的医生护士对输液室环境及患者心理应激水平进行分析,发现患者有无不良情绪累积现象及癔症性人格基础的患者,进行个体干预、集体治疗综合措施,让患者不满、紧张、恐惧、孤独、焦虑、敏感、抑郁等负性情绪得到宣泄,引导他们回归明朗积极的正性情绪,缓解心理压力。(2)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包括病因、病情、诊断用药等信息沟通与交流,鼓励表达、沟通、交流,从而发现他们对医疗环节的认知误区及潜在的心理问题,再予以针对性沟通,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3)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心理疏导,一方面满足了发病群体的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使输液室其他患者及家属看到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保障,增强信任感,依从性,改善心理环境,有利于形成并保持输液室和谐舒适安全的人文环境,产生“宾至如归”的共鸣。(4)言语暗示治疗:在治疗中,以和蔼的言语,告诉患者经过治疗会取得良好效果,引导患者接受正性心理暗示,也可以配合针灸、理疗,安慰剂如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或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等。

    4.1.2.3  药物治疗  对情感暴发或痉挛发作的患者,可给予地西泮、奋乃近肌肉注射治疗,通过药物镇静催眠作用及肌松作用,使其症状缓解,再辅以心理治疗促其复原。

    4.1.2.4  其他治疗  对晕厥或木僵患者可采用针刺治疗,常选用人中、合谷、内关、涌泉等穴位。

    4.2  教育策略

    4.2.1   教育医护人员,改善就医环境  (1)医院的各项设施、设备、输液室场地等是就医的物理环境,置身其中的医护人员是就医的人文环境[2]。要倡导医护人员的奉献、敬业、博爱精神,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看似“平凡”的工作加以肯定、鼓励、嘉奖,使他们“劳有所得”,满足他们“社会成就感”的心理需求。(2)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提出的应激与应对能力关系学指出,当应对能力大于应激水平时,工作效率是高的,精神也是愉快的;反之,当应激反应大于应对能力时,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心理疾患。因此,给医护人员创造交流机会,宣泄长期积累的负性情绪,如忧虑、焦躁、愤怒、沮丧、抑郁等,帮助医护人员缓解压力,合理调整心境,形成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保持自身心理健康,营造医院和谐的人文环境。

    4.2.2  教育患者,形成良好从医模式  (1)要认识到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现状,门急诊输液室就医条件的改善仍落后于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尽管相关部门已做好提供各项服务的准备,但难免还会出现人员紧张、空间狭小、服务不到位等现象,患者及家属要给以充分理解和宽容,遇到排队,拥挤时,要学会耐心等待,切忌“加塞”或抱怨;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坦诚沟通解决,而不是对某些现象或某个人进行语言或行为上的冲击;还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来缓解自己急躁的情绪,尽可能避免对他人错误行为的模仿及盲目从众行为。(2)对医院不怀有偏见,不要带有个人好恶就医,特别是对输液室实习的医护人员。就医中如出现一些意外情况如不适反应,躯体症状,要相信医护人员能妥善救治,不要反应过度,更不要把小事“上纲上线”,使事态严重化,局面混乱。

    4.3  预防策略  (1)消除大众关于“心理问题是精神问题,有心理问题就是有精神问题”的认知误区,应认识到:心理应激是个体对“觉察”到的环境刺激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变化所引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或适应不良。“集体癔症”是个体心理应激不良,引起他人在从众心理暗示作用下的下意识的模仿行为。从认识论的角度消除误解,消除歧视心理与自卑心理。(2)开放的信息系统是医患两方面充分的理解,交流与沟通,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式,灌输式地由医护人员到患者,医护人员要对患者敞开心胸,倾听他们,了解他们,建立共情,引导他们回归到健康的心理应激模式,消除隐患。(3)大力开展临床心理学、病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医学与心理学交叉科学的知识普及,系统化培训与教育工作,对“集体癔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建立“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综合医疗体系,既重视临床诊断,又把输液室治疗工作这样的能把预防和康复联系起来的桥梁作用的科室的治疗与管理工作完整化,完美化,实现医患双赢。

【参考文献】
  1 何立婴.社会心理学.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221-257.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100125 北京,北京军区总医院医疗东区急诊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