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7期

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成熟,培养出高级中医药人才,但仍存在许多隐忧,针对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况,从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方法三方面探讨中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关键词】中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AdiscussiononcultivationmodeofChinesem......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成熟,培养出高级中医药人才,但仍存在许多隐忧,针对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况,从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方法三方面探讨中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中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

 A discussion on cultivation mode of Chinese medical post graduated students

    ZHANG Guo-min, MO Xin-min, LIU Hui-ping, et al.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China

    【Abstract】  As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post graduated students developed, a high-leve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s were cultivated. But there were still many problems. Agains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post graduated students, we discussed on three aspects: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quality, students' clinical competence, cultivated method and to set out preliminary view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 post graduated student; cultivation mode

    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中医药人才,其学生水平的高低,不但关系到病人的安危,而且关系到中医事业的发展。所以,硕士研究生教育更应当引起重视。自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已基本趋于正规化、规范化,但是在某些方面也确实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象。

    1  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1.1  教学水平较低  (1)教育是需要资源的,包括教师、场地、设备等等,而现在院校硕士研究生普遍都在扩招中,伴随而来的是教育资源的短缺,造成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数量的发展与培养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完全成正比,其结果就是产品(学生)质量下降。硬件资源可以将就,或快速补充,但软件资源(导师)则是现在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导师缺乏或盲目的提拔新一代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制度流于形式,缺乏对学生成长的有效指导;部分导师的临床经验、知识架构不合理,均会造成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下降。(2)由于中医的特殊性,中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体制,其培养模式是在各院校的摸索中成长的,在专业设置上仍存在结构不合理,专业面狭窄,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重复设置,且缺乏中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知识梯度,不能突显中医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差距。

    1.2  临床动手能力不强  中医缺少高质量高水平的临床医生,使中医的临床疗效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是中医教学不到位,特别是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1],由于培养不出高级临床人才,导致中医高级临床人才出现断层现象。目前中医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人才”[2],其模式多为理论或临床的专题研究,用西医方法(实验为主)去研究中医,在学习期间很少接触临床,学生实际操作和临床工作能力较差。

    1.3  培养模式与方法单一  (1)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的是教研室、导师负责制,学生的学习工作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其教育质量很大程度上与导师的有效指导成正比,并且受导师的专业特长、研究方向、思维方式和学术水平的影响较大,较多注重经验的传授,而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自主能动性与创新性的培养与发展。(2)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许多院校都分为临床型和基础型。临床硕士研究生主要在临床中培养,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就可以少一点;而基础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则要求他们对中医基础理论要深入学习,同时必须对现代医学理论和实验方法有所掌握,他们的研究方法是理论探讨和动物实验,临床机会基本上被剥夺了,造成临床型与基础型极端化。

    2  中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展望

    2.1  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为应对扩招后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的新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医学教育的办学条件,加强硕士研究生教学管理,以保证中医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1)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建设,更新教学设备,提高教育技术手段,改革实验教学的组织、内容和方法。同时在设置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和课程结构时,要注意纵横结合、专精结合,在注意广度的基础上,向纵深拓展。(2)切实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工作,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有足够的临床教师投入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2.2  明确培养目标,提高临床实践能力  著名中医学家王绵之曾讲过:“……关键是读书和临证,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死读书是不对的,因为中医有许多理论和知识只有通过临证才能正确理解,至少在目前还别无他途。” 中医实践性强,离开实践将很难发展,目前的动物实验方法是仿照西医而来,还没有成熟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动物实验不是发展中医的主要手段[3]。因此,在中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应该以注重培养学生对实质问题的解决能力为主导,以适应目前中医现状及临床优势为立足点来考虑,坚持以培养临床高级中医师为主要目标;在学习期间,大量接触临床,兼学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行理论—实习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密切理论课内容而安排实践,使学生更准确、规范地领悟、应用所学理论。

    2.3  优化培养模式,改善培养方法  (1)中医硕士研究生的模式的核心应是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前提下,突出学生的临床训练,着重培养其在临床实践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①导师必须针对专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现实中不断变化的问题来变化教学内容,并提供新的课程,突出培养学生的临床、研究和创新能力;②坚持以问题为向导,以临床实际问题为参照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贯穿纵向与横向的知识和方法,展示各自的创造性和个性特征;③要建立注重临床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临床学习为主,建立指导与自学、基础与前沿、限定与开放、科研与创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方式;④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简单地技能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使学生直接参与到知识应用、创新的过程中去,使临床、研究和教学直接结合而不是相脱节[4]。(2)科研人才培养与临床人才培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科研最终是为临床服务的,而临床又是在探索、积累的基础上为科研提供题材。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因此,即便科学学位也应当具有一定的临床能力,因为治病疗效是基础,是最基本的东西,脱离了临床的研究是苍白无力的;而临床型亦应以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前提,以更好的指导临床[5]。名老中医之所以疗效高,一是理论高深,二是经验丰富。所以应让搞基础的人有机会进临床,搞临床的人也要深入对中医理论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长荣.对中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思考.中国中医药报,2007,4,26.

2 梁华龙.中医教育的“迷惘”.中国医师周刊,2003,4,7.

3 刘承.中医基础与临床不可分—中医研究生教育之我见.中国中医药报,2008,05,04.

4 郝光明.现在的中医现代化是假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报,2006,9,15.

5 冯俊,程鑫.一种可供借鉴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0:39-43.

(编辑:宋 冰)


作者单位: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08-2018) 410208 湖南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医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Δ通讯作者)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