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9期

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76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求中医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用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76例。结论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疗效好。【关键词】足跟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求中医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 用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76例。结果 总有效率90.79%。结论 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疗效好。

【关键词】  足跟痛;中医治疗;加减六味地黄汤

足跟痛在临床上多见于中老年人,属中医“痹证”范畴,与肾虚、肝虚、脾虚有关。笔者于2006年—2007年4月用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资料来自门诊病人,共76例,男43例,女33例;年龄52~7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年。所有病例其疼痛性质各异,表现为酸痛、冷痛、烧灼痛、刺痛,行走困难。

  1.2 治疗方法 熟地20g,枣皮20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5g,牛膝30g为基础方剂,根据邪气的偏重,气血的虚实随症加减药物。湿邪重加薏苡仁、木瓜、苍术、五加皮、豨签草、秦艽;寒邪偏重加制川乌、制草乌、细辛、桂枝、麻黄、巴戟、仙茅;风邪偏重加防风、白花蛇、乌梢蛇、全蝎、蜈蚣;热邪偏重加蚕沙、忍冬藤、栀子、络石藤、地骨皮;瘀血偏重加水蛭、虻虫、土鳖虫、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病久气血虚加黄芪、当归、制首乌、人参。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有效:疼痛症状减轻;无效:疼痛症状无明显变化。

  2.2 治疗结果 本组76例中,痊愈54例,占71.06%;有效15例,占19.74%;无效7例,占9.21%;总有效率90.79%。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 64岁,农民, 2006年9月17日诊,拄杖跛行入诊室。诉:右足跟疼痛8个多月在外服中、西药物(不详),足跟封闭治疗,疼痛时轻时重,近2个月疼痛加剧,表现为酸胀、灼热、刺痛,入夜疼痛加剧,夜不得眠,行走疼痛难忍,阴雨天症状加重。舌质红,有瘀斑,苔黄腻,脉濡数涩,辨为湿邪入侵,日久化热,脉络瘀阻,投加减六味地黄汤。药物组成:熟地20g,枣皮20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5g,川牛膝30g,秦艽15g,络石藤15g,红花15g,薏苡仁30g,玄胡15g,赤芍20g,土鳖虫15g,水蛭、虻虫各1.5g(研细每次0.5g,兑药汁服,日服3次),每日1剂,日服3次,服3剂疼痛减轻,继按前方随症加减治疗,共服16剂,症状消失,2007年3月16日因胃痛来诊,访其无复发。

  4 讨论

  肾主骨与膀胱相表里,足少阴肾经沿内踝之后,其分支进入脚跟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足外踝后方,其经筋沿足外侧结于足跟,肝主筋爪,脾主四肢肌肉。风寒湿邪侵入足跟,痹阻经络、经筋、肌肉,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素问·痹论篇》云“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阐明了痹证日久与相应内脏的关系,基于上述理论指导,运用加减六味地黄汤治疗足跟痛。方中熟地、枣皮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茯苓、泽泻健脾渗湿;川牛膝祛风湿,活血化瘀,补肝肾,引诸药下行。临床治疗要辨邪气的性质、气血的虚实,灵活加减,药切病机,疗效满意。

  


作者单位:617100 四川盐边,盐边县人民医院渔门分院中医科

作者: 杨从刚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